一种油井锥型铅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4649发布日期:2019-07-24 09:15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井锥型铅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铅印,特别涉及一种油井锥型铅印。



背景技术:

油井铅印是确定井下落鱼位置及其形状、以及套管变形及变形位置的专用工具,分为锥形铅印和平底铅印,其中,锥型铅印通常用于确定油井套管的挤扁程度和破裂位置的检测操作,目前油田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是端部铅头加工成橄榄形的锥形铅印,如图1所示,由于油田生产中要求使用的铅印直径比井眼直径小10%,因此橄榄形铅头的锥形铅印其铅头中部的长径凸起区域50与套管内壁距离很小,在上下井的操作过程中极易与油井套管产生摩擦或者碰撞,同时又由于该凸起区域10纵向有效高度较小,强度相对较低,在与套管内壁的接触中经常会形成摩擦剥落或者碰撞变形等情况,这些不利情况的出现,必然会对油井套管变形及变形位置的确定精度和准确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打印检测失败,以至于需要重复进行打印操作,因而影响了打印成功率和打印效率。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锥型铅印使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行橄榄形铅头的锥型铅印做出结构的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油井打印检测精度、打印效率及成功率,更好地满足油田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锥型铅印,以进一步提高油井打印检测的精度、打印效率及成功率。

一种油井锥型铅印,由本体1和铅头2组成。

所述本体1上部设有内螺纹,用以与上端钻具进行连接,下部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3,用以加固与所述铅头2的连接。

所述铅头2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下部,所述铅头的上部主体区域10呈圆柱形状,具有较高的表面抗磨擦性能及抗冲击性能,下部打印区域20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形状,锥度角A优选为10°~50°,所述锥度角可根据所述一种油井锥型铅印应用油井的类型、以及井下落鱼的位置及其形状而具体选择确定。

进一步,所述铅头2下方的打印区域与底端面之间具有一个圆形过渡区30,所述铅头2下方的打印区域与上方的主体区域之间具有一个圆形过渡区40,其作用是避免因过渡区尖角或者凸起剥落或者变形可能造成对打印检测精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油井锥型铅印, 铅头上方主体区域采用圆柱形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橄榄形铅头径向凸起区域因摩擦或者碰撞可能导致表面剥落或者变形,影响打印精度的问题,下方打印区域采用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形状,可适用于不同类型油井的以及不同位置及形状的井下落鱼的打印,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中,能够提高油井打印检测精度、打印效率及成功率,更好地满足油田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橄榄形铅头锥型铅印的结构简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锥型铅印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油井锥型铅印,如图2所示,由本体1和铅头2组成。

所述本体1上部设有内螺纹,用以与上端钻具进行连接,下部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3,用以加固与所述铅头2的连接。

所述铅头2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下部,所述铅头的上部主体区域10呈圆柱形状,下部打印区域20呈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形状,锥度角A为15°。

进行井下检测打印时,先将所述一种油井锥型铅印铅头的圆周整理平整,对已有的残余印迹做好登记记录;随钻具下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井筒畅通无阻,严格控制钻具下放速度,遇到阻碍时不得硬性下压;当对井下落鱼损坏部位进行打印时,打印深度必须准确,并且也不得硬性下压,否则将会挤掉所述一种油井锥型铅印的铅头,导致打印操作失败;打印结束后在井口拆卸所述一种油井锥型铅印时,要注意保护好所述铅头上的印迹,防止地面操作产生的额外印迹与打印痕迹相互混淆,影响对打印结果的分析处理,影响打印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