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9212发布日期:2020-07-21 12:3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属于井下喷雾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生产过程中,如掘进、采煤、运输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煤尘不仅会污染工作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可能发生煤尘爆炸,降尘喷雾装置使用合理与否,对矿井煤尘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的降尘喷雾装置存在不足:

现有喷雾装置喷嘴易堵塞,现有喷雾装置多为喷嘴型,压力水流通过喷嘴后,变成细小的水粒喷射出来,完成雾化过程,因喷嘴孔径较小,水流中的细小杂质很容易堵塞喷嘴,影响喷嘴的雾化效果。

喷雾装置成本方面,现有的喷雾装置一般为一个喷雾架安装多个喷嘴,以覆盖断面为20㎡的巷道为例,一组喷雾架安装4个喷嘴,每个喷嘴价格在2-3百元左右,每组喷雾架价格在3百元左右,一套喷雾装置需1100元以上。

喷雾装置日常维护方面:现有的降尘喷雾装置对水质要求高,井下静压水中的杂质容易造成喷嘴堵塞,需要每天需要进行一次维护,必要时还需要安装水质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具备较好的降尘效果,解决了传统的井下喷雾装置对水质要求高、成本高、日常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顶板上的伸缩杆和喷头,所述巷道顶板下表面通过固定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上设有调节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孔内部穿设调节螺栓,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调节螺栓进行伸缩固定;所述第一杆下端安装有尾管,所述尾管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尾管一端安装有喷头,另一端为密闭端,使用尾管堵头密闭,所述密闭端尾管上表面安装有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所述喷头内部为空腔结构,外表面设有喷孔,所述喷头前端设置有可拆卸式喷头堵头,后端与尾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孔为圆孔,沿钢管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产生喷雾覆盖喷头周围360°范围。

所述喷头内部后端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喷头内部后端,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杆和环形刷,所述环形刷的刷毛朝外并贴合喷头内壁,所述活动杆活动贯穿喷头堵头,所述活动杆顶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喷头堵头外侧。

所述水管接头处还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

所述喷孔为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长200-1000mm。

优选的,所述水管接头和分管接头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水管调节阀门和压风管调节阀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达到较好降尘效果,不易堵塞、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和复用,解决现有喷雾装置喷嘴易堵塞问题,降低喷雾装置维护工作量,同时所述喷雾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可利用废旧4寸钢管和2寸钢管加工制作,降低成本,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头;2-喷孔;3-尾管;4-水管接头;5-风管接头;6-伸缩杆;7-调节螺栓;8-固定端;9-巷道顶板;10-调节螺栓孔,11-弹簧,12-活动杆,13-环形刷,14-刷毛,15-喷头堵头,16-拉手,17-第一杆,18-第二杆,19-尾管堵头,2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顶板9上的伸缩杆和喷头,所述巷道顶板下表面通过固定端8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接的第一杆17和第二杆18,所述第一杆17上设有调节螺栓孔10,所述调节螺栓孔内部穿设调节螺栓7,第一杆17和第二杆18通过调节螺栓7进行伸缩固定;所述第一杆17下端安装有尾管3,所述尾管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尾管一端安装有喷头1,另一端为密闭端,使用尾管堵头19密闭,所述密闭端尾管上表面安装有水管接头4和风管接头5;所述水管接头4和风管接头5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所述喷头1内部为空腔结构,外表面设有喷孔2,所述喷头1前端设置有可拆卸式喷头堵头15,后端与尾管连接。

所述喷孔2为圆孔,沿钢管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产生喷雾覆盖喷头周围360°范围。

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长200-1000mm,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选为500mm。

所述水管接头处还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20,对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

实施例2

实施例1结构中,所述喷头内部后端还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连接喷头内部后端,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杆12和环形刷13,所述环形刷的刷毛14朝外并贴合喷头1内壁,所述活动杆12活动贯穿喷头堵头15,所述活动杆12顶端设置有拉手16,所述拉手16位于喷头堵头15外侧。

所述喷孔为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

实际使用时,所述水管接头和分管接头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水管调节阀门和压风管调节阀门,在方便操作位置均设置阀门,使用时,打开水管调节阀门和压风管调节阀门,通过调整水管和压风管阀门开启角度大小,控制喷雾大小。

使用一段时间后,拉动活动杆,利用环形刷对喷头内壁进行刷洗清理,清除内壁积累的污垢。如果污垢太多,拆下喷头堵头,将污垢从喷头前端排出。喷头的喷孔为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井下巷道内的灰尘不容易进到喷头内,防止喷孔堵塞。

本装置达到较好降尘效果,不易堵塞、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和复用,解决现有喷雾装置喷嘴易堵塞问题,降低喷雾装置维护工作量,同时所述喷雾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可利用废旧4寸钢管和2寸钢管加工制作,降低成本,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巷道顶板上的伸缩杆和喷头,所述巷道顶板下表面通过固定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上设有调节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孔内部穿设调节螺栓,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调节螺栓进行伸缩固定;所述第一杆下端安装有尾管,所述尾管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尾管一端安装有喷头,另一端为密闭端,使用尾管堵头密闭,所述密闭端尾管上表面安装有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所述喷头内部为空腔结构,外表面设有喷孔,所述喷头前端设置有可拆卸式喷头堵头,后端与尾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内部后端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喷头内部后端,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杆和环形刷,所述环形刷的刷毛朝外并贴合喷头内壁,所述活动杆活动贯穿喷头堵头,所述活动杆顶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喷头堵头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为圆孔,沿钢管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为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接头处还设置有可拆卸式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接头和分管接头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水管调节阀门和压风管调节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喷嘴防堵塞空腔式矿用风水联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顶板上的伸缩杆和喷头,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调节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孔内部穿设调节螺栓,所述伸缩下端安装有尾管,所述尾管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尾管一端安装有喷头,另一端为密闭端,使用尾管堵头密闭,所述密闭端尾管上表面安装有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和风管接头分别利用软管与巷道静压水管和压风管连通;所述喷头内部为空腔结构,外表面设有喷孔,所述喷头前端设置有可拆卸式喷头堵头,后端与尾管连接。具备较好的降尘效果,解决了传统的井下喷雾装置对水质要求高、成本高、日常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霍灵军;张永斌;郑晓斌;乔鑫;王磊;李安青;王川;张旭清;官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