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式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5739发布日期:2021-04-27 19: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助推式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助推式释放器。


背景技术:

2.油田上测试吸水剖面时需要用释放器释放同位素,原释放器在侧面开有活门,打开装同位素开关后仪器下入油井下,工作时,依靠电机旋转打开底堵,同位素依靠重力自行通过下部窗口进入到井筒内。由于井筒内含有大量的油污和其它杂质,底堵打开后就会进入仪器井筒内,使部分同位素附着在仪器壁上无法进入井筒内,成汁量不足,无法完成测试,因此需要多次反复启下释放器,重新填充同位素直至测试成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释放器释放同位素时部分同位素会附着在仪器壁上而无法进入井筒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推式释放器,该助推式释放器可以把同位素推送到井筒内,确保一次下井即可完成测试任务。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推式释放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连接有仪器主体,壳体内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前端连接有助推丝杠,助推丝杠外部连接排料活塞,排料活塞前端连接有堵料凡尔,仪器主体、排料活塞与堵料凡尔之间形成储料腔,仪器主体前端侧壁上开有出料口。
5.所述仪器主体后段侧壁上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置有导向键,且导向键端部连接在排料活塞上。
6.所述壳体前端螺纹连接有丝母,仪器主体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体,所述丝母侧壁上开有两个长槽,长槽内通过转轴连接有弹性定位器,且弹性定位器与转轴间设有弹簧,弹性定位器一端卡在限位体侧壁上的卡槽内。
7.所述壳体后端与电机壳体相连,传动轴后端通过连接轴与电机相连。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释放器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推动排料活塞向前移动,从而将同位素由出料口推出,避免同位素附着在仪器主体内壁上而无法进入井筒内,保证有足量的同位素参与测试过程,确保释放器每下井一次都能完成测试任务,同时减少了测试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接触放射性元素的时间,使操作更安全。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电机的示意图。
11.图中1

球连接头,2

快速连接触头,3

出料口,4

堵料凡尔,5

排料活塞,6

储料腔,7

助推丝杠,8

导向键,9

限位体,10

弹性定位器,11

丝母,12

壳体,13

传动轴,14

连接轴,15

电机,16

电插头,17

仪器主体,18

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

步说明:
13.由图1、图2所示,一种助推式释放器,包括壳体12,所述壳体12后端通过螺纹与电机壳体相连,所述壳体12前端连接有仪器主体17,壳体12与仪器主体17之间可以通过以下结构相连:壳体12前端螺纹连接有丝母11,仪器主体17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体9,所述丝母11侧壁上开有两个长槽,每个长槽内均通过转轴连接一个弹性定位器10,且弹性定位器10与转轴间设有弹簧,弹性定位器10在弹簧作用下后端向外弹出,从而卡在限位体9侧壁上的卡槽内,将限位体9与丝母11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壳体12与仪器主体17连接在一起。向下按压弹性定位器10,即可将限位体9与丝母11分离,从而将壳体12与仪器主体17分离。
14.所述壳体12内部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轴13,传动轴13后端通过连接轴14与电机15相连,电机15通过电插头16连接电源。传动轴13前端连接有助推丝杠7,助推丝杠7与限位体9之间设有轴承。助推丝杠7外部连接排料活塞5,排料活塞5前后两端与仪器主体17之间设有密封圈,排料活塞5前端连接有堵料凡尔4,排料活塞5、仪器主体17与堵料凡尔4之间形成储料腔6。仪器主体17前端侧壁上开有出料口3。所述仪器主体17后段侧壁上开有两个导向槽18,每个导向槽18内均置有导向键8,且导向键8端部连接在排料活塞5上,这样当助推丝杠7转动时,排料活塞5在导向键8的限定下只能前后移动而不能转动。所述仪器主体17前端通过快速连接触头2连接球连接头1。
15.工作时,事先将同位素填装进储料腔6内,将该释放器与电机15相连,释放器随仪器下入井内,当需要释放同位素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通过连接轴14带动传动轴13转动,传动轴13带动助推丝杠7转动,助推丝杠7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排料活塞5的直线运动,推动排料活塞5向前运动。排料活塞5推动堵料凡尔4向前运动,逐渐使储料腔6与出料口3相对,从而使同位素由出料口3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