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694发布日期:2021-01-15 11:5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采煤工艺中用液压支架进行工作面的安全支护,液压支架的驱动支撑力主要来自于液压支架的立柱。立柱底部的半球形缸底安置在液压支架底座箱体中的柱窝上,立柱通过缸底与柱窝的球形接触面来承载支撑力。在液压支架工作过程中,立柱在底座箱体中容易发生径向转动,立柱的径向转动容易造成与立柱连接的连接件损坏和失效。为了防止液压支架工作过程中立柱发生径向转动,目前通常是在底座上设置压板,在立柱上设置立柱压块或耳板,让压板压在立柱压块或耳板上,通过耳板或立柱压块来限制立柱在底座箱体中的径向转动,避免立柱其他连接件损坏和失效。

在压板与立柱压块的组合情况下,由于立柱压块不能有效阻止立柱的径向转动,通常需要在立柱底部的通液块处增设一个限位板。而在设计生产中在通液块位置处设计的限位板间隙较大,不能有效限制立柱转动,导致立柱径向转动角度偏大。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立柱受力不均匀会导致立柱径向转动扭矩大,会对通液块损伤较大,严重时会导致通液块开焊、漏液,最终导致立柱失效,无法正常工作。

在压板与立柱耳板组合的情况下,虽然立柱耳板能有效控制立柱的径向转动,但在设计生产中立柱耳板与立柱缸底需要一体锻造而成,其生产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可靠、成本较低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可靠、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包括立柱,及固定设置在立柱缸底上部的立柱侧壁上的四个限位柱,所述四个限位柱中的两个限位柱与另两个限位柱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四个限位柱位于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液压杆两侧的立柱侧壁上,所述四个限位柱的外圆面与液压支架底座上的主筋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限位柱外圆面与所述底座主筋内表面的间隙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限位柱的直径为6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限位柱与立柱的连接面为弧面,且限位柱的弧面半径与立柱外圆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限位柱与所述立柱侧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压块和固定设置在液压支架底座上与所述压块相匹配的立柱压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在立柱缸底上方的立柱侧壁上相对设置两对限位柱,并且两对限位柱分别与底座两侧的主筋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这样当液压支架工作时,底座两侧的主筋能够限制立柱两侧的限位柱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限制立柱的径向转动。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直接将两对限位柱固定在立柱相对的两侧壁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整体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限位柱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立柱;2限位柱;3立柱缸底;4压块;5立柱压板;6底座;7柱窝;8液压杆;9主筋;21连接面;22外圆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液压支架的底座6的柱窝7上布设置立柱1,立柱1与柱窝6之间球形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包括立柱1,及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缸底3上部的立柱侧壁上的四个限位柱2。四个限位柱2处于立柱1的同一圆周的侧壁上并垂直于立柱1侧壁,其中,四个限位柱2中的两个限位柱2与另两个限位柱2分别相对设置。四个限位柱2位于立柱1侧壁上的液压杆8两侧,并且,立柱1两侧的限位柱2与底座6两侧的主筋9的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这样当液压支架工作时,若立柱发生径向转动,立柱1两侧的限位柱2就会与底座6两侧的主筋9的内表面发生抵触,因此底座两侧的主筋能够限制立柱两侧的限位柱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限制立柱的径向转动。

参见图6,四个限位柱2与立柱1的连接面21为弧面,且限位柱2的连接面21的弧面半径与立柱1的外圆半径相同。为了提高限位柱的使用强度,四个限位柱采用钢制结构,四个限位柱2通过连接面21与立柱1的侧壁焊接固定在一起。四个限位柱2的外圆面22与底座6两侧的主筋9的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四个限位柱2的外圆面22与底座6的主筋9的内表面的间隙为5-10mm。这样四个限位柱2的外圆面22与底座6的主筋9的内表面基本贴合,即使四个限位柱2能在其与底座6的主筋9内表面的间隙间发生一定量的转动,但其转动的量也非常有限,这样立柱2在液压支架工作时也只能发生很小量的径向转动,而立柱发生少量的径向转动不会造成与立柱连接的连接件损坏和失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四个限位柱2能够方便焊接在立柱1的侧壁上,又不影响立柱1在底座6柱窝3内的安装,并且也为了保证限位柱2与底座6的主筋9内表面的间隙,同时还为了进一步保证限位柱2的使用强度,四个限位柱的柱体直径设计为60-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立柱1的限位,也为了对立柱1的限位达到一种平衡,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还在立柱1的中下部侧壁上设置压块4和固定在液压支架底座6上与压块4相匹配的立柱压板5。压块4焊接在立柱1中下部的侧壁上,立柱压板5的两端焊接在底座上,也可以在立柱压板5和底座6上设置螺孔,将立柱压板5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底座6上。这样,当液压支架工作时,立柱1中下部有压块4和立柱压板5对立柱1限位,底部有四个限位柱2对立柱1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对立柱1限位防转,防止立柱1在工作时发生径向转动而对与立柱1连接的其他连接件的影响。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及固定设置在立柱缸底上部的立柱侧壁上的四个限位柱,所述四个限位柱中的两个限位柱与另两个限位柱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四个限位柱位于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液压杆两侧的立柱侧壁上,所述四个限位柱的外圆面与液压支架底座上的主筋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限位柱外圆面与所述底座主筋内表面的间隙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限位柱的直径为6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限位柱与立柱的连接面为弧面,且限位柱的弧面半径与立柱外圆半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限位柱与所述立柱侧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压块和固定设置在液压支架底座上与所述压块相匹配的立柱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包括立柱,及固定设置在立柱缸底上部的立柱侧壁上的四个限位柱,所述四个限位柱中的两个限位柱与另两个限位柱分别相对设置,所述四个限位柱位于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液压杆两侧的立柱侧壁上,所述四个限位柱的外圆面与液压支架底座上的主筋内表面平行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立柱限位防转结构,使用效果可靠,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柳佳岐;任相广;赵忠志;孙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