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1391发布日期:2023-03-29 17:0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质量检测:是指检查和验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活动,它分为空气质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检测等,质量检测有时也可以称测试或实验,是指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到一定程度,必须在规定的检测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方可,钻孔装置是指用于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设备的总称,常见的钻孔装置有电钻,钻床等。随着加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钻孔装置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市场上的钻孔装置无喷水装置,无法对地面道路钻孔时产生的灰尘,进行沉降,会导致空气污染,伤害人体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在进行钻孔时产生灰尘造成污染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框,且两个所述立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腔顶部与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边缘固定套设有齿盘,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两个所述立框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所述防护罩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相邻的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螺纹杆,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插接有进料口,所述支撑座的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腔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底座的右侧靠近顶部处贯穿有压力罐,所述压力罐的顶端处开设有插接孔,且所述插接孔的内腔贯穿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顶端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齿轮的前侧处。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若干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若干个所述支撑腿以底座的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7.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插接在防护罩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共同与齿盘之间相互啮合设置。
8.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左右两侧与相邻的立框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握把,两个所述握把以防护罩的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9.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框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条形槽,相邻的所述立框远离底座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条形槽,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开设有螺纹孔,相邻的所述螺纹杆贯穿相邻的螺纹孔内腔。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靠近右端处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齿块与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钻杆,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钻杆的底端处贯穿通孔的内腔。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底部处开设圆孔,且所述圆孔的内腔贯穿有第一水管,且所述第一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水箱的前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管相靠近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气压块的左右两侧处并与气压块的内腔之间为相互贯通设置。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得设备在进行钻孔时,能够通过联动关系,使得设备钻孔时对钻孔处进行喷水降尘处理,使得钻孔时不会由于灰尘飘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底座;2、螺纹杆;3、电机;4、升降板;5、握把;6、防护罩;7、手摇轮;8、齿盘;9、第一齿轮;10、进料口;11、齿条;12、水箱;13、支撑座;14、万向轮;15、固定块;16、喷头;17、气压块;18、立框;19、钻杆;20、单向阀;21、第二齿轮;22、联动杆;23、转杆;24、压力杆;25、压力罐。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
21.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22.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3.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24.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图。
25.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包括,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靠近底部处开设圆孔,且圆孔的内腔贯穿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6,水箱12的前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管相靠近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20,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气压块17的左右两侧处并与气压块17的内腔之间为相互贯通设置,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若干个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若干个支撑腿以底座1的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底座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框18,且两个立框18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罩6,防护罩6的左右两侧与相邻的立框18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握把5,两个握把5以防护罩6的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防护罩6的内腔顶部与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边缘固定套设有齿盘8,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7,两个立框18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防护罩6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相邻的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螺纹杆2,相邻的螺纹杆2的顶端均插接在防护罩6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两个第一齿轮9共同与齿盘8之间相互啮合设置,底座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支撑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2,水箱12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插接有进料口10,支撑座13的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的内腔插接有转杆23,转杆23的前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21,底座1的右侧靠近顶部处贯穿有压力罐25,压力罐25的顶端处开设有插接孔,且插接孔的内腔贯穿有压力杆24,压力杆24的顶端铰接有联动杆22,联动杆22的顶端铰接在第二齿轮21的前侧处。
26.两个立框18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条形槽,相邻的立框18远离底座1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条形槽,且相邻的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底部靠近右端处固定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的右侧齿块与第二齿轮21之间相互啮合设置,升降板4的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钻杆19,底座1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钻杆19的底端处贯穿通孔的内腔,升降板4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开设有螺纹孔,相邻的螺纹杆2贯穿相邻的螺纹孔内腔。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8.首先,通过手动旋转手摇轮7,通过手摇轮7的旋转使得带动转动杆进行旋转,通过转动杆的旋转带动齿盘8进行旋转,通过齿盘8的旋转带动相邻的第一齿轮9进行旋转,通过相邻的第一齿轮9的旋转带动相邻的螺纹杆2进行旋转,通过相邻的螺纹杆2的旋转配合螺纹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带动升降板4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板4的上下移动带动固定板和电机3进行上下移动,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带动钻杆19进行旋转,通过钻杆19的上下移动和旋转对地面处进行钻孔,与此同时,通过升降板4的上下移动带动齿条11进行同向移动,通过齿条11与第二齿轮21之间相互啮合设置,使得带动第二齿轮21进行旋转,并通过第二齿轮21带动联动杆22进行运动,配合铰接关系,使得联动杆22带动压力杆24在压力罐25内腔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压力罐25的上下移动带动气压块17在压力罐25内腔进行上下运动,并通过气压块17的运动使得压力罐25内腔的气压发生变化,并通过气压变化,配
合两个单向阀20的导向作用,使得水流通过进料口10的内腔进入到第二水管的内腔,再通过气压块17的上下运动,使得水流进入到压力罐25内腔,并通过第一水管挤出,通过喷头16进行雾化喷出对钻杆19进行降尘处理。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测钻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得设备在进行钻孔时,能够通过联动关系,使得设备钻孔时对钻孔处进行喷水降尘处理,使得钻孔时不会由于灰尘飘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健康。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