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气隙直线电机推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09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调气隙直线电机推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以直级电机为驱动力的矿用推车机,特别是采用直级电机作为动力源的自调气隙直级电机推车机。
目前矿山使用的直级电机推车机,其初级安装在基础上,次级车上装有推头和轮对,推头推动矿车,轮对支承次级车在专门铺设的次级导轨上往复运行。这种初级和次级导轨分别安装在各自基础上的直级电机推车机很难准确保证初、次级的的平行度和气隙,因此现场安装时必须调试。
超窄型复合次级直线电机推车机(专利申请号90208498.4)初级和次级导轨装为一体,可以解决现场安装阶段初、次级平行度和气隙问题。但由于工作时初级在垂直方向不能上下浮动,气隙受加工和安装误差以及次级焊接件(如次级车及次级导轨等)变形或磨损造成的误差影响较大、因此,对次级导轨轨面和次级车体底面等加工要求较高。上述导轨和次级车都是焊接件,次级车又较长(长4-5m不等,通常分成三节连起来使用),一旦出现变形或者次级车上轴孔、轮轴组件磨损,工作中气隙不能自行补偿和自动调整,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推力和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利用直级电机工作时初、次级间的垂直电磁吸力为其水平方向电磁推力8倍左右这一特性,使其初级在垂直方向能上下浮动。例如,断电时初级落下,通电工作时依靠电磁吸力使初级向上浮动到固定位置,达到工作时自调气隙到设计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直线电机次级车通过装在其上的车轮置于次级导轨上。位于次级导轨中间、次级车下面的电机初级机架上,装有初级、定位螺栓和限位滚轮。断电时,初级、定位螺栓和限位滚轮随同初级机架落在有定位孔的基础框架上,初级机架和基础框架通过定位螺栓定位。当直级电机通电后,初级和次级间产生相当于八倍推力的电磁吸力使初级机架向上浮动,直到机架上的限位滚轮同次级车底面接触为止。只要安装时调整好限位滚轮的工位,其气隙即可在通电工作时自动调节到设计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工作中气隙可自调,所以对次级导轨轨面和次级车底面等加工及安装要求较低;次级导轨或次级车体的稍许变形对气隙影响较少;次级车轴孔和轮轴组件的加工偏差和稍许磨损对气隙的影响较少;由于本实用新型气隙大小的限位滚轮置于初级机架上,磨损后较已有技术次级车的轮轴组件容易拆装,更换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反应迅速,动作可靠。


如下图1为主视图图2为横向剖视图图中序号1-初级机架;2-初级;3-限位滚轮;4-次级车;5-次级导轨;6-车轮;7-基础框架;8-橡胶垫;9-定位螺栓;10-推头现以推力为2000N自调气隙直线电机推车机为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直线电机次级车4通过装在其上的车轮6置于次级导轨5上。位于次级导轨5中间、次级车4下面的电机初级机架1上装有初级2、定位螺栓9和限位滚轮3,直线电机断电时都随同初级机架1落在有定位孔的基础框架7的橡胶垫8上。推力为2000N的直级电机推车机的电机浮动件(包括初级机架1、初级2、限位滚轮3、定位螺栓9等)自重100kg左右,下落距离仅1-4MM,对基础框架的冲击力可忽略不计。当初级2通电后,初、次级间产生相当于水平电磁推力(即2000N)八倍左右的垂直电磁吸力(相当于16000N左右),足以克服上述电机浮动件的自重,使初级机架1向上浮动到限位滚轮3同次级车4的底面相接触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通电工作时电机气隙自动调节到设计值。
权利要求一种以直线电机为驱动力的自调气隙直线电机推车机,其特征在于,电机断电时,装有初级2、定位螺栓9和限位滚轮3的初级机架1在自重作用下落于有定位孔的基础框架7上,并使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孔定位;当电机接电时,初、次级间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了初级机架1的负载和自重而向上浮动,直到机架上的限位滚轮同位于其上的次级车底面接触,即实现气隙调节到设计值为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以直线电机为驱动力的自调气隙直线电机推车机。初级机架上装有初线、定位螺栓和限位滚轮。电机断电时,在自重作用下初级机架落于有定位孔的基础框架上;通电工作时,初、次级间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了初级机架的负载和自重而向上浮动,直到限位滚轮接触到位于初级上面的次级车底面为止(浮动距离1—4mm),从而保证了电机气隙自动调节到设计值。本实用新型对次级导轨轨面和次级车底面加工要求较低,反应快,动作可靠。
文档编号E21F13/00GK2117667SQ9220429
公开日1992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9日
发明者赵世昌 申请人:赵世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