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险回压阀及其快卸抢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36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抢险回压阀及其快卸抢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防止石油、天然气钻井发生井喷的回压阀及其抢装工具。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引起气浸、井涌、井喷现象的发生,如果在起下钻具或接单根时发生气浸、井涌、井喷现象,就需要采用专门的工具快速地抢装回压阀,目前采用的抢装工具与回压阀用钻具螺纹连接后进行安装,虽然能达到快速抢装的目的;然而,当会压阀抢装完后,在卸抢装工具时,其下部的回压阀与井下钻具连接处的螺纹跟着离扣,往往要耽误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抢装工具卸下,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井喷事故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抢险专用回压阀及其快卸抢装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回压阀实际上为现有的箭形回压阀,即其内部结构未变,它主要包括阀本体、压帽、盘根盒、“O”形盘根、密封垫、垫圈、密封箭、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在其外壳上部对称有两个对称圆弧状传力提升键。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抢装工具与上述箭形回压阀采用卡口式的连接,其结构包括圆筒体,壳体的上端中心处安装有顶压螺栓,上侧固定有手柄,其特征在于圆筒壳体的低端与两组半环底盖夹传力半环后对称固定,构成一对弧形缺口及位于其同一侧的,与之等圆弧的圆弧形键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附


图1为抢装工具的仰视附图3为箭形回压阀的主视图;附图4为箭形回压阀的俯视图;附图5为抢装工具与箭形会压阀配用时的半剖示意图。
参见
图1、2抢装工具由圆筒壳体1,传力半环2,半环底盖3,手柄4,顶压螺栓5、固定螺栓6组成;其中顶压螺栓5位于壳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并与制螺纹联接,壳体底部与两侧半环底盖3夹传力半环2由螺栓6对称固定为一体,构成一对45°的圆弧形缺口和位于缺口右旋一侧的45°的圆弧形键槽,手柄4在壳体的两侧与之焊接为一体。
参见图3、4键形回压阀的壳体上部增加了一对40°圆弧传力提升键8。
参见图5,上述结构的回压阀及抢装工具的使用过程是这样的先将抢装工具的45°圆弧缺口正对箭形回压阀的40°圆弧传力提升键后下压并顺时针旋转45°,使传力提升键8卡在圆弧键槽内,顺时针旋转顶压螺栓5,使其打开箭形回压阀的密封箭,这时回压阀处于开启待令状态,当起下钻或接钻杆时,一旦发生气浸、井喷、井涌,立即两人或四人手握手柄4将连接在一起的回压阀及其抢装工具扣在钻具上顺时间旋转使箭形囬压阀与钻具连接紧,然后反时针旋转顶压螺杆5使回压阀芯子关闭后再反时针旋转抢装工具45°将其向上取出卸下。此时,钻具水眼内的井喷失控便得以控制。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加工方便,能在紧急情况下快装快卸,操作轻便安全,能有效地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抢险回压阀,为箭形回压阀,它主要包括阀本体、压帽、盘根盒、“0”形盘根、密封垫、垫圈、密封箭、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在其外壳上部有两个对称的圆弧状传力提升键(8)。
2.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回压阀卡口式连接快卸抢装工具,包括圆筒形壳体(1),安装其顶部中心的顶压螺栓(5)及固定在其两侧的手柄(4),其特征在于圆筒壳体(1)的底端与两半环底盖(3)夹传力半环(2)后对称固定在一起,构成一对圆弧形缺口及位于其同一侧的、与之等圆弧的圆弧形键槽。
专利摘要一种抢险回压阀及其快卸抢装工具,用于防止石油、天然气钻井发生井喷时的抢险。其中回压阀为箭形回压阀。其特征是在外壳上增加了一对传力提升键;快卸抢装工具与箭形回压阀为卡口式连接,即抢装工具底端有一对缺口及一对键槽。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合理,能在紧急情况下快装快卸,能有效地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E21B34/00GK2145863SQ9222178
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8日
发明者蹇宗承, 游华江, 陈绍谙 申请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