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井口稳固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72075阅读:来源:国知局
3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母32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3的旋向相反,所述升高短节31两端设有螺纹,所述升高短节31两端螺纹的旋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32的旋向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3的旋向相配,所述升高短节31的一螺纹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32相啮合,所述升高短节31的另一螺纹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3相啮合,所述调节部34固定在所述升高短节31上,
[0045]工作状态,抒动调节部34,通过所述调节部34带动所述升高短节旋转,通过所述升高短节31的两端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32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3啮合,实现所述第一支撑套管I与所述第二支撑套管2之间垂直距离的调节。
[00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拧动调节部34,因第一固定螺母32和第二固定螺母33的旋向相反,故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相对升高短节31的运动方向相反,如第一支撑套管I相对升高短节31上升时,第二支撑套管2以相同的速度相对升高短节31向下运动,如此设计,大大缩短了调节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之间的距离的时间,工作效率高,且操作简单。
[0047]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部34设置在所述升高短节31的中部。因第一固定螺母32和第二固定螺母33的旋向相反,将调节部34设置在升高短节31的中部可实现快速调节。
[0048]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部34为六方调节螺母。使用六方调节螺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部,便于调节,且使得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调节部34还可以是四方调节螺母等。所述调节部34还可以是直接在升高短节上加工出类似于调节螺母的结构,例如,对称设置在升高短节上的两个平面,所述调节部34是满足扳手操作的任何结构。
[004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螺母32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套管I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33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套管2上。通过焊接将第一固定螺母32和第二固定螺母33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上,连接稳固,避免第一固定螺母32和第二固定螺母33在升高短节31的剪切力及轴向摩擦力作用的过程中失去连接作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第一固定螺母32和第二固定螺母33也可与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设计为一体。
[0050]如图1所示,所述锁紧机构4设置多套,多套所述锁紧机构4均匀分布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上。锁紧机构4用于锁紧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的一对半圆形管,使得第一支撑套管I和第二支撑套管2分别套在油管外。
[0051]如图1所示,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对应的单头螺栓43、有内扣螺母41及无内扣螺母42,所述有内扣螺母41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的一个半圆形管上,所述无内扣螺母42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的另一个半圆形管上,所述单头螺栓43依次穿入所述无内扣螺母42及所述有内扣螺母41,通过所述单头螺栓43与所述有内扣螺母41啮合实现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固定及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心距的调整。
[0052]通过单头螺栓43、有内扣螺母41及无内扣螺母42的设计,单头螺栓43依次穿入无内扣螺母42及有内扣螺母41,通过单头螺栓43与有内扣螺母41的啮合,调节单头螺栓43,可调节第一支撑套管I的一对半圆形管及第二支撑套管2的一对半圆形管各自的中心距,并将第一支撑套管I的一对半圆形管扣合为圆形,将第二支撑套管2的一对半圆形管扣合为圆形,使得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稳固不同尺寸要求的井口。
[0053]如图1所示,所述锁紧机构4设置四套,四套所述锁紧机构4成对设置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侧部上,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单侧设置四套所述锁紧机构4中的一套所述锁紧机构4,且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侧部周向设置四套所述锁紧机构4中的两套所述锁紧机构4。
[0054]第一支撑套管I及第二支撑套管2均包括一对半圆形管,以第一支撑套管I为例,第一支撑套管I的一对半圆形管要扣合为圆形,则存在两个开口端,两个开口端均需要锁紧并固定,故在一对半圆形管上的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套锁紧机构4,也即一对半圆形管上沿周向设置两套锁紧机构4,第二支撑套管2上的锁紧机构4的设置同第一支撑套管I。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为了使得连接更可靠,锁紧机构4还可设置为八套、十二套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4设置八套。
[0055]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抽油机井口稳固器,设置在套管顶盖与井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包括第一支撑套管、第二支撑套管、调整机构及锁紧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与所述井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与所述套管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与所述第二支撑套管相对垂直方向上下叠加布置,所述第一支撑套管及所述第二支撑套管均包括一对半圆形管,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相对设置, 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与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之间,通过所述调整机构调节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与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上,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所述一对半圆形管,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使得所述一对半圆形管扣合为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调整机构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套管及所述第二支撑套管的外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升高短节及调节部, 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上端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同轴布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旋向相反,所述升高短节两端设有螺纹,所述升高短节两端螺纹的旋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的旋向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旋向相配,所述升高短节的一螺纹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相啮合,所述升高短节的另一螺纹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相嗤合,所述调节部固定在所述升高短节上, 工作状态,拧动调节部,通过所述调节部带动所述升高短节旋转,通过所述升高短节的两端螺纹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啮合,实现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与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之间垂直距离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升高短节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六方调节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套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多套,多套所述锁紧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一对应的单头螺栓、有内扣螺母及无内扣螺母,所述有内扣螺母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的一个半圆形管上,所述无内扣螺母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的另一个半圆形管上,所述单头螺栓依次穿入所述无内扣螺母及所述有内扣螺母,通过所述单头螺栓与所述有内扣螺母啮合实现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固定及所述一对半圆形管中心距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四套,四套所述锁紧机构成对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侧部上,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单侧设置四套所述锁紧机构中的一套所述锁紧机构,且所述一对半圆形管的开口端外壁侧部周向设置四套所述锁紧机构中的两套所述锁紧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属于抽油机技术领域。所述抽油机井口稳固器包括:第一支撑套管、第二支撑套管、调整机构及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套管与井口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套管与套管顶盖固定连接,且通过调整机构调整第一支撑套管、第二支撑套管之间的距离,通过锁紧机构使得第一支撑套管及第二支撑套管的一对半圆形管扣合为圆形,防止井口继续上窜而拉断管线,且避免在井口附近使用钢丝绳而绊倒工人。
【IPC分类】E21B33-03, E21B23-01
【公开号】CN204283301
【申请号】CN201420681640
【发明人】闻伟, 赖文艳, 葛东文, 周瑞, 高李颖, 董洪青, 苏有礼, 刘美红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