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433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调节机构与下触头24配合,下触头24用于连接电雷管。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位于第二铜柱19与下触头24之间,调节机构包括螺套23、与螺套23配合的螺杆10和螺杆10上的螺母9,下触头24固定设置在螺套23上,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接触时,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通路状态。螺套23通过下接头15端部设置的护帽22固定,下接头15端部还设置有接头帽20,接头帽20通过护环17固定在下接头15上。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未运动时,闭合帽7与上接头6内壁接触,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短路状态。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向下运动且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未接触时,闭合帽7与上接头6内壁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断路状态。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向下运动且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接触时,闭合帽与上接头6内壁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通路状态。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接头6内设置有与闭合帽7配合的台阶,闭合帽7与台阶接触时,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短路状态。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触头I上端位于上接头6外,下端位于上接头6内且通过上接头6端部设置的挡圈2限位,上触头I和第一铜柱5均与上接头6内壁绝缘,第二铜柱19设置在支撑杆14内且与支撑杆14绝缘,下触头24上端位于下接头15内,下端位于下接头15外。
[0040]活塞组件在自由状态时,其闭合帽7通过与上接头6接触,实现电缆芯线直接连接到上接头6上,形成短路;其第二铜柱19和下触头24未接触,形成断路。在预定井液压力下,活塞组件将克服回位弹簧18的压力,向下运动,闭合帽7与上接头6分离,形成断路;其第二铜柱19和下触头24接触,则形成通路。
[0041]实施例2
[00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3]如图所示,所述的上接头6通过螺纹与上端仪器及电缆连接,通过第一弹簧3与上触头I形成软触点,保证电路的连通。
[0044]所述的中接头8使用滚压加工内壁,保证粗糙度小于0.8,同轴度高于0.04,从而保证活塞组件运动灵活、自由。
[0045]所述活塞组件,通过台阶面的设计,使得井液推动下能克服回位弹簧18的阻力,向下运动,从而切断闭合帽与上接头的接触,同时连接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形成通路。
[0046]所述回位弹簧18可在压力小于其弹力时(即地面装配阶段与下井起始阶段),保持闭合帽7与上接头6接触,形成短路状态,同时断开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形成断路状态,从而实现物理切断电雷管的回路,保证人员安全。
[0047]所述下接头15与接头帽20、护环17等,用于与下端装置的连接与密封。
[0048]所述螺杆10用于调节本安全装置的控制压力值。所述螺母与螺套用于限制螺杆的位置,并辅助调节。通过现有的高分子绝缘材料4和O形圈配合用于实现本安全装置的密封性能以及内外绝缘性能。
[00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50]将本安全装置通过电缆传输的方式下入井筒后。由于井液压力P的作用,活塞组件将会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待井液压力足够克服回位弹費的初始弹力时,闭合帽下移,与上接头不再接触,原有的电缆芯线短路状态解除。而此时,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第一铜柱仍与闭合帽连接。
[0051]待井液压力继续升高,将推动活塞组件继续下行,到达预定压力值后,第二铜柱将接触螺杆,此时实现通路,电缆芯线将直接连接到下方的电雷管,形成回路。此时,压力再升高,则支撑杆将顶到下接头上,阻止活塞组件继续运动。
[0052]若射孔作业由于意外失败,未能击发电雷管,提出井口时,随着井液压力降低,回位弹簧将推动活塞组件上移,从而切断螺杆与第二铜柱的连接,形成断路。随后,闭合帽也将上移,接触上接头,从而使本安全装置以上的电缆芯线短路,确保人员安全。
【主权项】
1.一种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6)、中接头(8)和下接头(15),接头内设置有电雷管发火线路,电雷管发火线路上端用于连接电缆,下端用于连接电雷管,中接头(8)内设置有由井液压力带动的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电雷管发火线路配合控制电雷管发火线路的短路、通路和断路状态,下接头(15)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井液压力值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筒(12)、活塞杆(13)和支撑杆(14),活塞筒(12)滑动密封设置在中接头(8)内,活塞杆(13)固定设置在活塞筒(12)内且与活塞筒(12)绝缘,支撑杆(14)与活塞筒(12)固定连接且与活塞杆(13)绝缘,支撑杆(14)上设置有回位弹簧(18),回位弹簧(18) —端限位在支撑杆(14)外壁上的台阶处,另一端限位在下接头(15)内的台阶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接头(8)上设置有井液压力进口(21),活塞筒(12)外壁上设置有与井液压力进口(21)配合使活塞组件向下运动的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雷管发火线路包括上触头(I)、第一铜柱(5)、闭合帽(7)、第二铜柱(19)和下触头(24),上触头(I)上端连接电缆,下端通过第一弹簧(3)与第一铜柱(5)连接,第一铜柱(5)与闭合帽(7)固定连接,活塞杆(13)上端与闭合帽(7)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6)与第二铜柱(19)连接,第二铜柱(19)通过调节机构与下触头(24)配合,下触头(24)用于连接电雷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位于第二铜柱(19)与下触头(24)之间,调节机构包括螺套(23)、与螺套(23)配合的螺杆(10)和螺杆(10)上的螺母(9),下触头(24)固定设置在螺套(23)上,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接触时,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通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未运动时,闭合帽(7)与上接头(6)内壁接触,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短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向下运动且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未接触时,闭合帽(7)与上接头(6)内壁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断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向下运动且第二铜柱(19)与螺杆(10)接触时,闭合帽(7)与上接头(6)内壁未接触,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通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6)内设置有与闭合帽(7)配合的台阶,闭合帽(7)与台阶接触时,电雷管发火线路处于短路状??τ O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触头(I)上端位于上接头(6)外,下端位于上接头(6)内,上触头(I)和第一铜柱(5)均与上接头(6)内壁绝缘,第二铜柱(19)设置在支撑杆(14)内且与支撑杆(14)绝缘,下触头(24)上端位于下接头(15)内,下端位于下接头(15)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式电缆射孔安全装置,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中接头和下接头,接头内设置有电雷管发火线路,电雷管发火线路上端用于连接电缆,下端用于连接电雷管,中接头内设置有由井液压力带动的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电雷管发火线路配合控制电雷管发火线路的短路、通路和断路状态,下接头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井液压力值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电缆接头和电雷管之间通过液压进行电路控制,从而避免火工品意外引爆,且实现了控制压力的线性可调,可适用于不同井况。
【IPC分类】E21B43-119, E21B43-116, E21B43-1185
【公开号】CN204552711
【申请号】CN201520247024
【发明人】赵金龙, 吴贵旭, 殷腾, 陈宇
【申请人】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