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373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包括与井下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多孔结构I,所述多孔结构I具有三维立体连通的网络孔隙。所述多孔结构I应当是与井下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多孔结构I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井下积液井段油管和实际投放时该多孔结构I经过的油管大小和形状来进行设置。
[0019]所述多孔结构I具有金属结构的网状表面。在制作时可选择不锈钢材质的细钢丝或其他金属材料,利用勾花等方式编制成平面网状结构,再利用焊接等工艺,将平面网络结构连接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或者采用立体编织的方法将不锈钢材质的细钢丝编织成三维立体网络。不锈钢材质的多孔结构I不易因长期受积液的影响而生锈或腐蚀等,使用寿命较长。所述多孔结构I为沿轴向延伸结构,例如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棒状结构。
[0020]本实施例的助起泡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带封隔器的低压低产气井,方便投放和取出,例如,可采用与现有的投放泡排棒或类似的方式投放多孔结构I,使多孔结构I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封隔器中缩颈管段的台阶面上,并与井下积液井段油管的指定位置相应。此外,这样的结构还有利于增大多孔结构I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积液井段油管中气液的搅动作用,从而提高泡排采气的效果。当混合有泡排剂、积液和地层产出的气体流经所述多孔结构I后,该多孔结构I能够起到增大气液相流体搅动的作用以及类似丝网分离的作用,改善气液的流动状态,使泡排剂在气流搅动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泡沫,显著提高泡排采气的效果,并引起重力沉降、惯性碰撞、离心分离等物理现象,提高气体的举升效果,从而大幅提高气井的产量,改善或恢复不能连续带水或积液严重的低压低产气井的生产。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助起泡装置还可以在光油管气井中使用,以提高泡排采气的效果。为了方便将该装置投放并悬挂在积液井段油管的指定位置,在所述多孔结构I的一端连接有与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悬挂装置。
[0023]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端与多孔结构I相连、另一端设有张紧机构6的卡挂机构4,以及与所述卡挂机构4相配合的提捞机构。
[0024]所述提捞机构可以包括设于所述多孔结构I顶部的外提捞颈2;以及轴向穿过多孔结构I可与凹槽3扣接用于提拉多孔结构I和卡挂机构4的钩状件5。所述外提捞颈2即现有的提捞头结构,与专用打捞工具配合以实现投放和提捞的目的。所述钩状件5是类似于凸缘的结构。所述卡挂机构4设有供所述提捞机构提拉的凹槽3,凹槽3与钩状件5扣接并且大小相适应以实现提拉。提捞机构的轴向长度应适当,以便使多孔结构I位于卡挂机构4和提捞机构的外提捞颈2之间,并且在投放和提拉过程中提捞机构可以沿轴向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述多孔结构I在卡挂机构4的凹槽3上方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与卡挂机构4相连。
[0025]所述张紧机构6优选为现有的压弹臂,其作用是稳固的悬挂在油管上,使多孔结构I不至于滑落,确保多孔结构I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压弹臂设在与多孔结构I相对的卡挂机构4的轴向一端,压弹臂的张紧和松弛可通过钩状件5在凹槽3内上下滑动来实现。例如,所述压弹臂可包括与油管接触以实现悬挂的部分以及设有缩颈台阶的凹槽3侧壁部分,缩颈台阶下方的凹槽3较小。
[0026]由于钩状件5与凹槽3大小是相适应的,故通过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钢丝作业将与专用打捞工具连接的提捞机构投放到积液井段油管中,并通过丢手的方式释放外提捞颈2,钩状件5不再受到拉力,从而对卡挂机构4和多孔结构I也不在施加拉力,在重力作用下钩状件5将沿凹槽3向下滑动,当钩状件5滑动到缩颈台阶时,将会对缩颈台阶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使凹槽3侧壁会受到来自钩状件5的径向压力而扩张,从而带动压弹臂沿径向扩张与油管接触并悬挂在油管壁上。当需要将多孔结构I取出气井时,通过钢丝作业将专用打捞工具放入井下,并与提捞机构连接配合后,向上提拉外提捞颈2,钩状件5将脱离缩颈台阶向上滑动,压弹臂不在受到径向压力处于松弛状态而脱离油管壁,钩状件5与凹槽3扣接后再带动卡挂机构4和多孔结构I向上运动直至脱离气井。为使压弹臂能够稳固的悬挂在油管壁上,并且不下滑,压弹臂外周还可设成齿状,以增大与油管壁之间的摩擦力,且所述提捞机构的重量、压弹臂的弹性系数等参数可根据计算及实验获得。
[0027]本实施例的助起泡装置,其多孔结构I利用悬挂装置稳定的悬挂在积液井段光油管管壁上,方便投放和取出。当混合有泡排剂、积液和地层产出的气体流经多孔结构I后,多孔结构I就能起到增大气液相流体搅动的作用,改善气液的流动状态,使泡排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并提高气体的举升效果,解决了泡排采气工艺的局限性,从而大幅提高气井的产量,改善或恢复不能连续带水或积液严重的低压低产气井的生产。
【主权项】
1.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井下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多孔结构(I),所述多孔结构(I)具有三维立体连通的网络孔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I)具有金属结构的网状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I)为沿轴向延伸结构。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I)的一端连接有与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悬挂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端与多孔结构(I)相连、另一端设有张紧机构(6)的卡挂机构(4),以及与所述卡挂机构(4)相配合的提捞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挂机构(4)设有供所述提捞机构提拉的凹槽(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捞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多孔结构(I)顶部的外提捞颈(2),以及轴向穿过多孔结构(I)可与凹槽(3)扣接用于提拉多孔结构(I)和卡挂机构(4)的钩状件(5)。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6)为压弹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泡排采气的助起泡装置,包括与井下积液井段油管相适应的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具有三维立体连通的网络孔隙。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气井积液井段油管的指定位置起到增大气液相流体搅动的作用,改善气液的流动状态,使泡排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并提高气体的举升效果,解决了泡排采气工艺的局限性,从而大幅提高气井的产量,改善或恢复不能连续带水或积液严重的低压低产气井的生产。
【IPC分类】E21B43/22
【公开号】CN205349313
【申请号】CN201620163844
【发明人】赵哲军, 陈海龙, 倪杰, 刘通, 许剑, 杨逸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