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178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闭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提高把压缩部件固定在它的驱动电机的外壳内的可靠性的措施的密闭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过去,例如,在特开平6-159274号公报中公开的,焊接构造的外壳中容纳着压缩部件和驱动电机这样的密闭式压缩机已经公知。这种压缩机,由于在压缩工作流体时工作流体不易泄漏,不存在水分的渗透进入等问题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例如,可以使用在设置有冷冻装置的致冷剂回路的空调机中。
上述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部件具有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压缩工作流体的结构,例如,汽缸和活塞。
但是,由于上述压缩部件的汽缸一般是铸件制成,存在外壳和压缩部件结合强度不够的问题。也就是说,铸铁延展性很差,而且是脆性的。还有,由于铸造时的残余应力加上焊接时的残余应力,易于产生裂纹等,铸件焊接中容易出现铸件的焊接不良的问题。
此外,由于驱动电机一般采用热压配合固定在外壳内,所以存在驱动电机与外壳的结合强度不够等问题。也就是说,当外壳因内部压力而膨胀变形,由于它和驱动电机的过盈量减小,存在着结合强度不够的问题。
特别是,在使用例如二氧化碳等高压非常高的流体作为工作流体的情况下,由于内压致使外壳的膨胀变形增大,就会产生如下问题压缩部件的焊缝断开,驱动电机位置偏移等,因而其所容纳部件的固定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有鉴于以上几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密闭式压缩机中所容纳部件的固定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密闭式压缩机是,用含碳量为2.0%以下的钢材制成的固定部件40将压缩部件20固定在外壳10上,或者将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
具体地说,第一发明是在其外壳10中容纳了用于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部件20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上述压缩部件20固定在由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并焊接在外壳10上的固定部件40上。
此外,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把固定部件40另外做成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之外的独立部件。
此外,第三发明是在第二发明中,压缩部件20由主体部分22、构成压缩室26上面的盖子23、构成压缩室26下面的底部24所构成。固定部件40焊接在外壳10上,另一方面,上述压缩部件20的主体部分22、盖子23、底部24中的至少某一个部件连接固定在该固定部件40上。
此外,第四发明是在第二发明中,压缩部件20具有汽缸21、在汽缸21中摆动的摆动活塞25和支承该摆动活塞25的衬套66。在上述汽缸21上,形成了用于嵌入衬套66的衬套孔65。在固定部件40上,形成了与上述衬套孔65连通并且能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流入上述衬套孔65中的衬套贯通孔46。
此外,第五发明是在第三发明中,把固定部件40另外做成可以嵌插压缩部件20的圆环状。在上述固定部件40中,形成了用于让润滑油流下来的回油孔47,该回油孔的开口面积,占固定部件40底面积的50%以上。
此外,第六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中,在外壳10上设有与固定部件40相对应的焊接孔28,固定部件40通过上述焊接孔28焊接在外壳10上。
此外,第七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中,在外壳10内,布置了驱动电机30,该驱动电机具有定子芯34上安装有线圈的定子32和设置在该定子32内,能够转动,而且连接并驱动压缩部件20的转子33。上述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
此外,第八发明是在,其外壳10内容纳着驱动电机30,而该驱动电机具有定子芯34上安装了线圈的定子32和设置在该定子32内,能够转动,而且连接并驱动压缩部件20的转子33的这样一种密闭压缩机的基础上,上述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
此外,第九发明是在第八发明中,在外壳10上设有对应于定子芯34的焊接孔38,定子芯34通过上述焊接孔38焊接在外壳10上。
此外,第十发明是在第八发明中,在定子芯34上,形成了面积为外壳10内部的底面积5%以上的回油部分83。
此外,第十一发明是在第十发明中,在靠近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与外壳10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定子芯34的回油部分83。
此外,第十二发明是在第一或第八发明中,从压缩部件20排出的工作流体充满高压拱顶形的外壳10的内部。
此外,第十三发明是在第一或第八发明中,将工作流体压缩至其临界压力以上,同时,连接在进行制冷循环的致冷剂回路上。
作用也就是说,第一发明中,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部件20固定在由含碳量2.0%以下的钢材制成并焊接在外壳10上的固定部件40上。因此,在外壳10由于内部压力上升而变形的情况下,就能防止,例如,铸件的焊接部分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结果,可以提高压缩部件20焊接固定的可靠性。
此外,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将固定部件40做成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之外的独立部件。因为通过这种固定部件40,把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固定在一起,所以,即使是象原来那样,压缩部件20的焊接部位是由,例如,铸件构成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压缩部件20的焊接固定的可靠性。
此外,第三发明是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将固定部件40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另一方面,把压缩部件20的主体部分22、盖子23及底部24中的至少某一个部件连接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40上。因此,即使是与原来一样,例如,由铸件构成压缩部件20的焊接部位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可靠地将压缩部件20固定在固定部件40上。
此外,第四发明是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在压缩部件20中设有汽缸21、活塞25以及衬套66,并在汽缸21上形成衬套孔65。并且,在固定部件40上,形成了与上述衬套孔65连通的衬套贯通孔46。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让外壳10内的润滑油通过衬套贯通孔46流入衬套孔65。结果,即使在使用,例如,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能让润滑油可靠地流入衬套孔65内。
此外,第五发明是在第三发明的基础上,将压缩部件20嵌入圆环状的固定部件40中,同时,在固定部件40上形成回油孔47。并且,因为这种回油孔47的开口面积做成固定部件40底面积的50%以上,所以,固定部件40上的润滑油能很容易地回落。因此,即使在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能让外壳10内的润滑油很容易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第六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通过对应于固定部件40设置的焊接孔28,将固定部件40焊接在外壳10上,从而能简便牢固地固定压缩部件20。
此外,在第七或第八发明中,将驱动压缩部件20的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从而,即使内部压力上升导致外壳10膨胀变形,也能防止定子芯34位置偏移。此外,由于定子芯34一般采用钢材制成,所以能牢固地将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结果,就能防止定子芯34和转子33之间的空气间隙的恶化,以及防止定子芯34与转子33的接触,从而能提高压缩机1的可靠性。
此外,第九发明是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定子芯34对应的焊接孔38,将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从而,能简便且牢固地固定驱动电机30。
此外,第十发明是在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在定子芯34上形成回油部分83,由于使这种回油部分83的面积为外壳10内部的底面积的5%以上,因此,外壳10内的润滑油能通过定子芯34上的回油部分83很容易地回流到储油部分。此外,即使在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能使润滑油可靠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第十一发明是在第十发明的基础上,由于在靠近该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与外壳10接触的部位,形成了定子芯34的回油部分83,所以,一方面,能确保焊接在外壳10上的部分,另一方面,还能可靠地使附着在外壳10内壁上的润滑油回流到储油部分中。
此外,第十二发明是在第一或第八发明的基础上,从压缩部件20排出的工作流体充满高压拱顶型的外壳10内部。因压力升高后排出的流体充满了外壳10内部,外壳10内的压力升高,从而使得该外壳10的变形增大。但是,因为是用由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且焊接在外壳上的固定部件40来固定压缩部件20,所以,即使在这样的膨胀变形增大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例如,焊接铸件的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
此外,第十三发明是在第一和第八发明的基础上,因为将工作流体压缩到它的临界压力以上,所以,密闭压缩机1内的高压变得非常高。可是,由于使用由含碳量为2.0%以下的钢材制成且焊接在外壳10上的固定部件40来固定压缩部件20,所以,即使在外壳10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诸如焊接铸件的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按照第一发明,在外壳10内部压力上升而导致外壳10变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例如铸件的焊接部位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结果,可以提高固定压缩部件20的焊接的可靠性。
此外,按照第二发明,即使在与原来一样,压缩部件20的焊接部位是,例如,铸件做成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压缩部件20的焊接固定的可靠性。
此外,按照第三发明,即使在与原来一样,例如,由铸件构成压缩部件20的焊接部位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其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将压缩部件20可靠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0上。
此外,按照第四发明,外壳10内的润滑油能通过衬套贯通孔46很容易地流入衬套孔65中。结果,即使在使用,例如,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润滑油可靠地流入衬套孔65中。
此外,按照第五发明,即使在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可靠地流回储油部分。
此外,按照第六发明,由于通过设置与固定部件40对应的焊接孔28,将固定部件40固定在外壳10上,因此,可以简便且牢固地焊接固定压缩部件20。
此外,按照第七或第八发明,即使内部压力上升导致外壳10膨胀变形,也能防止定子芯34位置偏移,同时,可以将定子芯34牢固地焊接在外壳10上。结果,就能防止定子芯34和转子33之间的空气间隙恶化,防止定子芯34与转子33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的可靠性。
此外,按照第九发明,通过设置与定子芯34对应的焊接孔38将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就能简便且牢固地焊接固定驱动电机30。
此外,按照第十发明,能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通过定子芯34上的回油部分83很容易地回流到储油部分。此外,即使在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润滑油可靠地流回储油部分。
此外,按照第十一发明,一方面能保证焊接在外壳10上的部分,另一方面,还能使附着在外壳10内壁上的润滑油可靠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按照第十二发明,即使因升压而排出的流体充满外壳10内部,使得外壳10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例如,焊接铸件的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
此外,按照第十三发明,即使在将工作流体压缩至它的临界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例如,焊接铸件的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


图1是本发明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表示汽缸和摆动活塞的结构的断面图;图3是盖子和安装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A是盖子和安装板的结构的顶视图;图3B是沿图3A中III-III线的断面图;图4是安装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A是安装板的结构的顶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IV-IV线的断面图;图5是沿图3A中V-V线的断面图;图6是定子芯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密闭式压缩机1,是一种摆动活塞型旋转压缩机。如图1所示,这种密闭式压缩机1,在其外壳10内容纳了用于压缩作为工作流体的致冷剂的压缩部件20、布置在压缩部件20的上部的驱动电机,即压缩机电机30,形成全密闭型的,也就是所谓的构成高压拱顶形的压缩机。并且,这种压缩机使用,例如二氧化碳(CO2),作为致冷剂,连接在进行空调机之类的冷冻循环的致冷剂回路(图中省略)上,构成将致冷剂压缩至它的临界压力以上的压缩机1的结构。这种冷冻循环的高压,譬如,设定为13.7MPa.
上述外壳10,由圆筒状的主体11、和分别焊接固定在主体11的上部和下部的碗状的端部壳体12、13构成。上述外壳10的主体11上,设有贯通该主体11的吸入管15,以及设置在该吸入管15的连接部位的上方、穿过主体11、连通外壳10内部和外部的排出管16。另一方面,在上部的端部壳体12上,设有连接着外部电源(图中未表示),用于向压缩机电机30供应电力的端子17。此外,在外壳10的下部形成了用于贮存规定量的润滑油的储油部分(图中未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密闭式压缩机1中,由于要压缩的工作流体是二氧化碳这样的高压非常高的致冷剂,考虑到轴承所要承受的负荷,必须确保滑动部分上的油膜,所以要使用高粘度润滑油。此外,在下部的端部壳体13上,设有支承压缩机1用的托架18。
上述压缩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内部的下方,具有汽缸21和作为在汽缸21内摆动的摆动活塞的摆动件25。汽缸21由作为主体部分的汽缸主体22,作为盖子的前盖23和作为底部的后盖24构成。汽缸主体22做成圆筒状,布置成和外壳10的主体11同轴线。前盖23设置在汽缸主体22的上端,后盖24设置在汽缸主体22的下端。汽缸主体22、前盖23、和后盖24用螺栓29连接,组合成一体。汽缸主体22、前盖23和后盖24都用铸件制成。
上述汽缸21,通过用作固定部件的安装板40固定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具体地讲,安装板40用螺钉连接固定在前盖23上,同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这种焊接是让熔融金属从外壳10的外部通过外壳10的主体11上的焊接孔28流进去,形成焊接部分,将安装板40和外壳10的主体11焊接固定起来。这种安装板40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上述汽缸21中,压缩室26是由汽缸主体22的内圆周面,前盖23的下端面、后盖24的上端面和摆动件25的外圆周面分区形成。
在前盖23和后盖24上,形成在中心贯通上下的轴孔23a、24a。上述驱动轴31插入轴孔23a、24a中,可以自由转动。即,上述驱动轴31,沿着外壳10的中心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上述汽缸21的前盖23、压缩室26和后盖24。
另一方面,压缩机电机30,具有定子32和转子33,布置在上述压缩部件20的上方。
上述定子32具有圆筒状的定子芯34,和安装在该定子芯34上的三相线圈。各线圈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形成从定子芯的轴心的端部向外突出的线圈端部36。并且,定子32的结构做成当向各线圈通入电流时便能产生旋转磁场,定子芯34将在下面详细描述。上述转子33,在其内部嵌有永久磁铁(图中省略),做成能够在定子32内部旋转的结构,同时,上述驱动轴31嵌入压缩部件20中,连接并驱动压缩部件20。
定子芯34热压配合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同时,焊接固定在主体11上。这种焊接是让熔融金属从外壳10的外部通过外壳10的主体11上的焊接孔38流入而形成的融合部分,将定子芯34和外壳10的主体11焊接固定在一起。
此外,通过端子17向压缩机电机30通电,使转子33旋转,带动驱动轴31旋转,向压缩部件20施加旋转驱动力,就驱动了该压缩部件20。
此外,在上述驱动轴31上,虽然图中未表示,但还设有离心泵和供油通路。离心泵设在驱动轴31的下端,随着该驱动轴31的旋转,能够把贮存在外壳10内下部的润滑油抽吸上来。并且,供油通路在驱动轴31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同时,还与设在各个部分的给油口相连通,把离心泵抽吸上来的润滑油输送到各个滑动部分去。
通过吸入管15,上述密闭式压缩机1连接着储液罐50,这种储液罐50是由壳体部件51,和接合在壳体部件5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端部件52和下端部件53构成的、上下方向较长的密闭容器。上述吸入管15插入储液罐50的下端部件53的下端,回流管54的下端插入储液罐50的上端部件52的上端。回流管54是将在致冷剂回路中循环的致冷剂导入储液罐50的管子,其上端做成可以与图中未示出的构成致冷剂回路的管子连接的结构。上述吸入管15,延伸通入密闭容器内部,高度达到壳体部件51的上端。并且,储液罐50的结构做成,可以从通过回流管54流入的致冷剂中把液体致冷剂分离出来。
如图2所示,上述汽缸主体22,在其内部设有摆动件25,另外,还设有吸入通道64和衬套孔65。
上述摆动件25,由圆筒状的旋转部分60和长方体状的翼板61构成一个整体,旋转部分60设置在压缩室26中。与驱动轴31做成一体的偏心部分62嵌入上述旋转部分60中,上述旋转部分60支承在该偏心部件上,可以自由转动。同时,其外圆周面的一部分隔着润滑油油膜与汽缸主体22的内圆周面接触。并且,摆动件25将压缩室26隔成低压室26a和高压室26b。
上述吸入通道64,沿半径方向贯穿汽缸主体22的外圆周面和内圆周面。并且,上述吸入通道64的内侧端在压缩室26处开口,能连通低压室26a。上述外壳10的主体11的吸入管15嵌入上述吸入通道64中。
上述衬套孔65,是在汽缸主体22的内圆周面上,在吸入通道64附近凹进的一部分,并且,从汽缸主体22的上端面一直延伸至下端面。在上述衬套孔65内,设有一对断面呈半月形的衬套66,可以自由转动。衬套66设置在衬套孔65中的靠近汽缸主体22的内圆周面上。在衬套孔65中靠近汽缸主体22的外圆周的一侧,形成背面空间67。摆动件25的翼板61插入上述一对衬套66之间,这种翼板61在一对衬套66的支承下可以自由进退移动。并且,当驱动轴31旋转时,摆动件25便以摆动的一对衬套66为摆动中心摆动。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安装板40,具有圆环状的底面部分44,和直立设置在该底面部分44的外圆周上的侧面部分45,其纵断面成“コ”字状。并且,压缩部件20的前盖23嵌入其中堵塞了底面部分44的开口。前盖23,它的下端面布置成与安装板40的底面部分44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上述安装板40,用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它的侧面部分45焊接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构成固定部件。也就是说,压缩部件20相对于外壳10,是通过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且焊接在外壳10上的固定部件,即安装板40,固定在外壳10上的。
在上述安装板40的底面部分44的内侧面上,形成了沿半径方向向外凹进的底面凹部46。底面凹部46的位置,大致在汽缸主体22的衬套孔65的正上方,从底面部分44的上面延伸到下面,连通了外壳10的内部空间和汽缸主体22中的衬套孔65的背面空间67。也就是说,这种底面凹部46是为了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流入衬套孔65内的空隙,构成了与衬套孔65相连通的衬套贯通孔。
此外,在安装板40的底面部分44上,形成了用于回油的回油孔47和用于插入连接前盖23的螺钉42的贯通孔41。贯通孔41共有三个。回油孔47由若干个在顶视图上呈椭圆形的,贯穿上述底面部分44的长孔47a构成,沿着底面部分的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布置。并且,这些回油孔47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安装板40的底面部分的底面积的5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长孔47a合计的总开口面积在底面部分44的底面积的50%以上。
如图3所示,在前盖23上形成数个连接孔70和一个缺口凹部71。连接孔70,是用于拧进连接固定安装板40的螺钉42的孔,设置在与安装板40的贯通孔41对应的位置上。缺口凹部71,设置在前盖23的上面,在平面上看起来大致成椭圆形。
此外,如图5所示,在前盖2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了与上述缺口凹部71连通的,用于排出压缩室26内的高压致冷剂的排出孔72,和用于螺钉连接的连接孔74。排出孔72设置在与汽缸主体22的内圆周面相邻的、并且对应于衬套孔65附近的位置上,从前盖23的下端面穿过缺口凹部71,形成能与外壳10内部连通的结构。此外,如图2所示,排出孔72做成与压缩室26的高压室26b连通。
此外,如图3A及图5所示,通过拧在上述连接孔74中的螺钉73,将排出阀75和压板76连接固定在一起。排出阀75是堵塞排出孔72上端的板状的开关阀,当压缩室26内致冷剂压力上升到和外壳10内部压力相同时,便弯曲,打开排出孔75,将压缩室26的内部与外壳10的内部连通。上述压板76设置在排出阀75的上面,用来限制排出阀75的弯曲程度,不使排出阀75过度弯曲。还有,在图3B中,省略了排出阀75、压板76、及螺钉73。
如图6所示,上述定子芯34做成圆筒状,同时,在它的内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了若干条间隔相等的凹槽,这些凹槽沿驱动轴31的轴线方向延伸,构成线圈插入部81。线圈插入部81,例如,由24条凹槽构成,上述三相线圈中各相的线圈嵌入其中。此外,在上述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上,形成了作为回油部分的芯子切口部分83,这些芯子切口部分83,是由在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等间隔设置的数个凹部83a构成,并且,这些凹部沿轴线方向延伸。这些外圆周面上的凹部83a共有4个,两两相隔90度,且从定子芯34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芯子切口83,也作为外壳10内致冷剂和润滑油的通道。并且,芯子切口83的面积设定为外壳10内部的底面积的5%以上。例如,当外壳内部的底面积是9852mm2时,芯子切口83的面积是951mm2。
此外,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上,除了芯子切口83以外的部分,都与外壳10的主体11的内圆周面相接触,并且这一部分和主体11之间用点焊焊接固定。也就是说,芯子切口83,做成与外壳10接触的部分相邻。
下面,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密闭式压缩机的运转过程。
通过端子17,给压缩机电机30供应电力,转子33便旋转,转子33的旋转通过驱动轴31传递给压缩部件20的摆动件25,这样,压缩部件20便进行规定的压缩运转。
参照图2具体说明压缩部件20的压缩工作过程。首先,从紧挨着汽缸主体22上的吸入通道64内侧开口端右侧的汽缸主体22和摆动件25接触的状态说起。在这种状态下,压缩室26的低压室26a容积最小。当摆动件25在压缩机电机30的驱动下向右转动时,低压室26a的容积随着摆动件25的转动而增大,将低压致冷剂吸入低压室26a。这种低压致冷剂,是将从致冷剂回路流入储液罐50的液体致冷剂分离后,通过吸入管15流入的。致冷剂的吸入一直持续到摆动件25进行了一圈公转后,再回到紧挨着吸入通道64的内侧开口端右侧,摆动件25和汽缸主体22成接触的状态为止。这时,压缩室26中,汽缸21内圆周面和摆动件25之间呈覆盖了润滑油膜的状态,即,在致冷剂中含有润滑油的状态。
这样,完成致冷剂吸入的那一部分,这时就成了压缩致冷剂的高压室26b,并且,此时的高压室26b中的容积最大,高压室26b中充满了低压的致冷剂。这时的高压室26b,因为压力较低,前盖23上的排出孔72被排出阀75所封闭,成为密闭空间。随着摆动件25从这一状态开始转动,高压室26b容积减小,高压室26b内的致冷剂受到压缩。然后,当高压室26b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高压室26b的高压致冷剂迫使排出阀75弯曲,使排出孔72成打开状态,高压致冷剂便从高压室26b排到外壳10内。这时,致冷剂被压缩到它的临界压力以上,高压致冷剂和润滑油一起排到外壳10内部。
然后,当高压致冷剂充满外壳10内部之后,便从排出管16排出,在图中未示出的致冷剂回路中循环。另一方面,包含在外壳10内的高压致冷剂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附着在外壳10内壁上,然后,这些润滑油沿着外壳10的内壁向下流,在流过定子芯34外圆周面上的凹部83a和外壳10之间的空间后,通过安装板40上的回油孔47和底面凹部46。通过了回油孔47的润滑油,储存在外壳10的下部。另一方面,通过底面凹部46之后的润滑油,流入汽缸主体22上的衬套孔65的背面空间67中。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密闭式压缩机1的结构,是将,把压缩部件20固定在外壳10上的固定部件,另外做成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之外的独立的安装板40。而这种安装板40采用含碳量低于2.0%以下的钢材制成。因此,即使在外壳10由于内部压力上升而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焊接部分的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结果,就能提高对压缩部件20焊接固定的可靠性。此外,因为通过安装板40,将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固定在一起,所以,能提高与原来相同的铸造制成的汽缸21焊接固定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一方面,将安装板40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另一方面,又把安装板40连接固定在压缩部件20的前盖23上。所以,对于与原来相同的铸造制成的汽缸21,能提高安装板40在外壳10上的焊接固定的可靠性,同时,能将汽缸21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板40上。
此外,在压缩部件20中,设有汽缸21、摆动活塞25和衬套66,在汽缸21上形成衬套孔65。并且,在安装板40上形成连通上述衬套孔65的底面凹部46。因此,外壳10内的润滑油能很容易地通过底面凹部46流入衬套孔65。这样,能使高粘度润滑油可靠地流入衬套孔65。
此外,由于在安装板40上形成的回油孔47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安装板40底面积的50%以上,从而,安装板40上的润滑油能很容易地向下流,因此,高粘度润滑油可以可靠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由于把驱动压缩部件20的压缩机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所以,即使因内部压力上升而致使外壳10膨胀变形时,也能防止定子芯34位置偏移。此外,还能将钢制的定子芯34牢固地焊接在外壳10上。这样,定子芯34和转子33之间的就能保持正常的空气间隙,可以防止定子芯34与转子33接触,提高压缩机1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安装板40和定子芯34是通过焊接孔28、38焊接的,因此,能使焊接简便且牢固。
此外,定子芯34上形成了芯子切口83,由于这种芯子切口83的面积设定为外壳10内部底面积的5%以上,从而,能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通过定子芯34上的芯子切口83,很容易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由于在定子芯34与外壳10的接触部分的附近形成定子芯34的芯子切口83,所以,一方面,能确保焊接在外壳10上的部分,另一方面,还能使附着在外壳10内壁上的润滑油可靠地回流到储油部分。
此外,由于从压缩部件20排出的致冷剂充满高压拱顶型的外壳10内部,因此,即使在受高压排出的致冷剂充满了外壳10内部,致使外壳10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焊缝的断裂等焊接不良以及定子芯34的位置偏移等情况。
此外,由于将工作流体压缩到它的临界压力以上,密闭压缩机1内的高压变得非常高。但是,由于将压缩部件20固定在外壳10上的安装板40采用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所以,即使在外壳10因内部压力非常高而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焊缝断裂等焊接不良的情况。此外,由于定子芯34是焊接连接的,所以,即使在外壳10因其内部压力非常高而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定子芯34的位置偏移。
其他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汽缸21通过另外设置的安装板40固定在外壳10上,但固定部件40并不限于上述安装板那样的结构。只要是,用由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且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的任一结构的固定部件40,将压缩部件20固定住就可以了。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并不限于将上述安装板40连接固定在前盖23上,例如,也可以将它连接固定在上述汽缸主体22或后盖24上。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不限于将摆动件25的转动部分60和翼板61做成一体,此外,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安装板40上的底面凹部46。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在不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安装板40上的回油孔47。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在不使用压力变得很高的工作流体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压缩机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固定在外壳10上的结构,或者省略通过安装板40来固定压缩部件20的结构。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不限于将安装板40和定子芯34通过焊接孔28、38焊接。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在不使用高粘度润滑油的情况下,可以缩小定子芯34上的芯子切口83的切口面积。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不限于采用高压拱顶型压缩机1。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密闭式压缩机,适用于压缩高压非常高的工作流体的场合,特别,适合用于空调机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在它的外壳(10)内容纳着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部件(20),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部件(20)固定在固定部件(40)上,该固定部件采用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且焊接在外壳(1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40)做成压缩部件(20)和外壳(10)之外的独立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部件(20)由主体部分(22),构成压缩室(26)上面的盖子(23)和构成压缩室(26)下面的底部(24)构成;固定部件(40)焊接在外壳(10)上,另一方面,该固定部件(40)连接固定在上述压缩部件(20)的主体部分(22)、盖子(23)、底部(24)中的至少某一个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部件(20)具有汽缸(21),在该汽缸(21)内摆动的摆动活塞(25)和支承该摆动活塞(25)的衬套(66);在上述汽缸(21)上形成用于嵌入衬套(66)的衬套孔(65);在固定部件(40)上形成连通上述衬套孔(65),以使外壳(10)内的润滑油流入上述衬套孔(65)的衬套贯通孔(4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40)做成能让压缩部件(20)嵌入的圆环状;在上述固定部件(40)上,形成使润滑油流下来的回油孔(47);该回油孔(47)的开口面积是固定部件(40)底面积的5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0)上设有与固定部件(40)对应的焊接孔(28);上述固定部件(40)通过上述焊接孔(28)焊接在外壳(10)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0)内容纳着驱动上述压缩部件(20)的驱动电机(30),该驱动电机(30)具有在定子芯(34)上安装着线圈的定子(32),和设置在该定子(32)内,能够旋转,而且连接并驱动压缩部件(20)的转子(33);上述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
8.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在它的外壳(10)内容纳着驱动上述压缩部件(20)的驱动电机(30),该驱动电机具有在定子芯(34)上安装着线圈的定子(32);以及设置在该定子(32)内能够旋转,而且连接并驱动压缩部件(20)的转子(33),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0)上设有与定子芯(34)对应的焊接孔(38);定子芯(34)通过上述焊接孔(38)焊接在外壳(10)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定子芯(34)上形成了面积为外壳(10)内部的底面积的5%以上的回油部分(83)。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定子芯(34)上的回油部分(83)形成在临近该定子芯(34)的外圆周面与外壳(10)接触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从压缩部件(20)排出的工作流体充满高压拱顶型的外壳(10)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连接在进行冷冻循环的致冷剂回路上,同时,将工作流体压缩到其临界压力以上。
全文摘要
汽缸21的前盖23和安装板40连接在一起,安装板40焊接在外壳10上。安装板40采用含碳量在2.0%以下的钢材制成。此外,压缩机电机30的定子芯34焊接在外壳10上。构成高压拱顶型,同时,使用超临界的流体作为工作流体。
文档编号F04C23/02GK1498311SQ0380012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7日
发明者
口顺英, 樋口顺英, 二, 熊仓英二, 广内隆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