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39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背景技术一般来说,压缩机根据压缩冷媒气体的方式而分为涡旋式、旋转式、往复式等。根据上述各种方式的压缩机具有的特性,将使其作为空调器等适合的冷却循环中的一个结构使用,上述压缩机用于吸入低压状态的冷媒,并将其转换为高压状态进行排出。
如图1所示,上述往复式压缩机大体上包含有用于产生旋转力的电动结构部10;用于将上述旋转力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并吸入、压缩、排出冷媒的压缩结构部20;为了满足上述电动结构部10及压缩结构部20的操作过程中所需的润滑操作,而供给机油的机油供给部30。
其中,上述电动结构部10中包含有由固定子11a和旋转子11b构成的电机11;压入设置于上述旋转子11b,并与上述旋转子11b一同进行旋转的曲柄轴(crank shaft)13。上述曲柄轴13的上端形成有从轴心偏心凸出的偏心部13’,上述偏心部13’插入于框架3中,并可进行旋转。
上述压缩结构部20中包含有连接于上述曲柄轴13的偏心部13’,并将偏心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连杆21;与上述连杆21连接,并在气缸22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23;为了通过上述往复运动吸入或排出冷媒,而选择性开闭的排出阀门组件24。此外,还设置有在开启上述排出阀门组件24时连通的排出消音器(muffler)25,并且,还设置有与上述排出消音器25结合的吸入消音器26。上述吸入消音器26中连接有贯通外壳1的吸入管(SP),并通过上述排出阀门组件24的开启,而向上述气缸22的内部供给吸入冷媒。同时,向上述排出消音器25排出的压缩冷媒将通过气缸22中形成的流路,通过静噪器(Silencer)27和连接管28,排出到与上述外壳1的外部连通的排出管(DP)中,从而供给到连接于压缩机的冷却循环装置,例如供给到冷凝器(未图示)中。
上述机油供给部30中包含有用于抽吸上述外壳1下部残留的机油的螺旋桨(propeller)31;形成于上述曲柄轴13的机油流路32。
下面参照图2及图3,对上述静噪器27及经过上述静噪器27的排出冷媒的流动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如图2、图3所示,特别是,在图3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将气缸22和静噪器27a、27b分离,并以连接管的形状构成上述气缸22和静噪器27a、27b之间的连通流路22’,但实际上,上述气缸22和静噪器27a、27b相互一体连接,并通过上述气缸22内部形成的开口的连通流路22’进行连通(上述情况与在下述的图4及图5的情况相同)。
一般来说,静噪器27呈中空的气缸形状,它使流动的冷媒经过流动截面积的变化,而失去高频噪音能量,从而可减少排出冷媒的噪音。上述静噪器27分为第1静噪器27a和第2静噪器27b,上述两个静噪器27a、27b将分别结合于上述气缸22的两侧,并一体形成于上述框架3。上述气缸22中形成有与上述第1静噪器27a连通的连通流路22’,上述第1静噪器27a通过连接管28a与上述第2静噪器27b连通。并且,上述第2静噪器27b通过形成有较长的流动路径的循环管28b连接到外部系统,例如与上述的冷凝器进行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上述电动结构部10的旋转子11b在与固定子11a相互作用下进行旋转时,上述曲柄轴13的偏心部13’进行偏心旋转。上述偏心旋转运动将传递给上述压缩结构部20的连杆21,从而转换为相对于气缸22使活塞23进行前进及后退的直线往复运动。在上述活塞23的前进及后退过程中,通过上述排出阀门组件24的开闭操作,低压冷媒将通过上述吸入消音器26,流入到上述气缸22的内部,进行压缩,并以高压状态排出到上述排出消音器25中。
上述排出的高压冷媒将通过上述气缸22中开口的连通流路22’流入到第1静噪器27a,并同时通过上述连接管28a流入到第2静噪器27b中。由此,上述排出的冷媒通过上述第1及第2静噪器27a、27b过滤高频噪音后,将通过循环管28b流入到冷凝器,并向上述冷凝器供给高压的排出气体。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排出方式的压缩机中,排出气体需要依次经过两个静噪器27a、27b,而且向外部系统供给的流路只有一个,从而产生与排出气体的流动对应的流路阻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减少上述产生的流路阻力的排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可减少与排出气体的流动对应的流路阻力,并由此改善压缩机的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减少噪音的第1静噪器及第2静噪器;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1静噪器的第1连通流路;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2静噪器的第2连通流路;用于连接上述第1静噪器和接收上述排出的冷媒的外部系统的第1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2静噪器和上述外部系统的第2连接管。
前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中第1静噪器和第2静噪器通过第3连接管相互连通。
前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中还包括端口连接管,它将上述第1连接管和第2连接管整合为一个,并用于将排出的冷媒引导到上述外部系统中。
前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中第1连通流路和第2连通流路设置于气缸中安装的气缸头侧(head)。
前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中第1连通流路和第2连通流路分别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减少噪音的第1静噪器及第2静噪器;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1静噪器的第1连通流路;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2静噪器的第2连通流路;用于连通上述第1静噪器和第2静噪器的中间连接管;用于将上述第2静噪器内部的冷媒引导排出到压缩机外部的外部连接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及操作的纵截面图;图2是静噪器的往复式压缩机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3是更加详细说明通过静噪器的排出冷媒流动路径的图2中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中,为了说明通过静噪器的排出冷媒流动路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中,为了说明通过静噪器的排出冷媒流动路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22,222气缸 122a,222a第1连通流路122b,222b第2连通流路 127a,227a第1静噪器(silencer)127b,227b第2静噪器128a第1连接管128b第2连接管 128c第3连接管129端口连接管 228a外部连接管228b中间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与上述图1至图3的结构相同的部分将赋予相同的图面标号,并在此省去对应的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冷媒排出装置中包含有第1及第2静噪器127a、127b;与上述静噪器127a、127b连通的第1及第2连通流路122a、122b;分别连通于上述静噪器127a、127b,并将排出冷媒供给到外部系统的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用于相互连接上述静噪器127a、127b的第3连接管128c;将上述连通流路122a、122b整合为一个,并与外部系统连接的端(port)连接管129。
如上所述,上述静噪器127a、127b一体结合于上述气缸122的两侧。
由此,上述连通流路122a、122b将分别在气缸122上面向静噪器127a、127b开口形成,上述第1及第2连通流路122a、122b将气缸122中压缩并排出的冷媒引导到上述第1及第2静噪器127a、127b中。其中,上述第1及第2连通流路122a、122b相对于各静噪器127a、127b可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例如可各设置有2个。在构成一个连通流路,并使其具有较大直径的情况下,若上述气缸122无法提供对应的面积,或是与上述静噪器127a、127b的截面面积比不一致时,可考虑形成两个以上的多个连通流路。
上述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分别连接于上述静噪器127a、127b,并用于将通过上述各静噪器127a、127b的排出冷媒引导到外部系统中。
上述第3连接管128c连接上述第1及第2静噪器127a、127b,使其相互连通。
上述端口连接管129用于将上述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中排出的冷媒集中在一起,并传送到外部系统中。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气缸122中排出的高压冷媒将通过上述第1连通流路122a流入到第1静噪器127a中,并同时通过上述第2连通流路122b流入到第2静噪器127b中。由此,可实现双方向(2-way)的排出操作,使其与现有技术中只能进行单方向(1-way)的排出操作相比,将可减少冷媒流动对应的流路阻力。
并且,经过上述各静噪器127a、127b过滤高频噪音的排出冷媒,将通过连接于上述各静噪器127a、127b的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分别供给到外部系统中。如上所述,排出冷媒将分散供给到外部系统,并可相应减少流路阻力。并且,上述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通过端口连接管129相互进行连接,因此无需将两个连接管128a、128b分别贯通于压缩机外壳1(参照图1)形成,而只需将上述端口连接管129贯通安装在上述压缩机的外壳1即可,从而可容易的进行上述外壳1的加工及装配操作。
并且,本发明中设置有将上述第1及第2静噪器127a、127b相互连通的第3连接管128c,可防止上述第1及第2静噪器127a、127b中只有一个在高压冷媒的作用下压力被提高的现象,从而使上述两个静噪器127a、127b具有相同的压力。由此,可防止上述第1及第2连接管128a、128b中的一个比另一个的流动压力过度变大的现象。
下面,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进行说明。
图5是在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中,为了说明通过静噪器的排出冷媒流动路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与上述图4中重复的部分将省去对应的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冷媒排出装置中包含有为了将气缸222中排出的高压冷媒引导到第1及第2静噪器227a、227b中,面向上述气缸222开口形成的第1及第2连通流路222a、222b;将上述两个静噪器227a、227b中的一个静噪器与外部系统连通的外部连接管228a;使上述两个静噪器227a、227b相互连通的中间连接管228b。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将形成与上述两个静噪器227a、227b连通的第1及第2连通流路,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单方向排出方式相比,可减少排出冷媒的流路阻力。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在两个静噪器中分别形成有连通流路,并同时向上述两个静噪器排出冷媒,与现有技术中的单方向排出方式相比,可减少排出冷媒的流动阻力。
并且,在上述两个静噪器中分别形成与外部系统连通的连接管,从而可减少单方向流动对应的流路阻力。
通过上述结构,可减少排出冷媒在流动中产生的流路阻力,由此可改善压缩机的整体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减少噪音的第1静噪器及第2静噪器;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1静噪器的第1连通流路;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2静噪器的第2连通流路;用于连接上述第1静噪器和接收上述排出的冷媒的外部系统的第1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2静噪器和上述外部系统的第2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静噪器和第2静噪器通过第3连接管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口连接管,它将上述第1连接管和第2连接管整合为一个,并用于将排出的冷媒引导到上述外部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通流路和第2连通流路设置于气缸中安装的气缸头侧(head)。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通流路和第2连通流路分别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6.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减少噪音的第1静噪器及第2静噪器;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1静噪器的第1连通流路;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2静噪器的第2连通流路;用于连通上述第1静噪器和第2静噪器的中间连接管;用于将上述第2静噪器内部的冷媒引导排出到压缩机外部的外部连接管。
全文摘要
一种压缩机的冷媒排出装置,包括分别用于减少噪音的第1静噪器及第2静噪器;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1静噪器的第1连通流路;用于将气缸中排出的冷媒引导流入到上述第2静噪器的第2连通流路;用于连接上述第1静噪器和接收上述排出的冷媒的外部系统的第1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2静噪器和上述外部系统的第2连接管。本发明可减少与排出气体的流动对应的流路阻力,并由此改善压缩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B27/10GK1955468SQ200510015700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7日
发明者朴垧俊, 裵智荣, 金镇国, 金范埈, 南赫, 李宗穆, 金中赫, 金敬晧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