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油压泵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59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油增压泵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增进其转子座及转子耐刮磨能力的改进的油压泵转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油增压泵,大体上在一缸本体10内建置一旋转轴心11,该旋转轴心11上轴接并旋向定位一转子座12,该转子座12轴向以同心圆排列设若干转子孔121,每一转子孔121中合径设一转子13;每一转子13具有一可万向转动的转子头131,该每一转子头131容限于一摇动板19的转子孔191中。该缸本体10内与该旋转轴心11同轴设一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倾斜板14,该倾斜板14相对该旋转轴心11设一接触面141,上述每一转子头131与该接触面141以平行轴心的方式相对接触,当该转子座12被上述旋转轴心11带动时,每一转子13绕着该旋转轴心11转动,因倾斜板14的倾斜角度,每一转子于绕转一周的行程中即发生一预定距离的活塞冲程,该摇动板10受每一转子头131的万向转动作用而呈现摇摆动作配合之,通过与缸本体10连接的进油管路15将油引入转子座12内并产生预期增压,通过与缸本体10连接的出油管路16输出。
上述调整该倾斜板14的方式,主要在该缸本体10内平行于该旋转轴心11设一压缩弹簧17以及一可调整轴向长度的推轴18接触于该倾斜板14相对的两端。该压缩弹簧17恒提供一推力予该斜板14的一端,故藉由该推轴18的轴向长度来决定该倾斜板14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愈大,每一转子13的活塞冲程愈大,油的增压愈大;反之,则愈小。
如图2,上述转子13与该转子头131以圆接头132与合径容置空间133的相对接合方式,使转子头131得以万向转动。在油增压泵作动的过程中,该转子头131与倾斜板14的接触面以及转子头131与圆接头132之间均有不断磨擦的情形。目前业界只针对该转子头131与倾斜板14的磨擦问题提出一解决方案。该公知方案将转子头131整体采铜制,以铜的材料特性来解决磨耗问题,但是转子头131仅单一个面与倾斜板14磨擦,似无必要整个转子头131均采用成本较高的铜制。
上述转子座12另有一组装不便的问题。如图1所示,该转子座12的轴端连接一圆锥头121供上述摇动板19的中心穿套其上并且可360度的自由转动及浮动,以便配合上述转子13的活塞冲程以及转子头131的万向转动。惟该转子座12与圆锥头121的连接方式,在转子座12供圆锥头12结合的部面上设若干(至少三个)的销孔122,每一销孔122穿置一销123,该销123的一部份凸伸出该转子座12外,并接触及支撑着该圆锥头121的相对面,而该圆锥头121却以一平坦的相对面供该销123顶持。此种连接方式使该圆锥头121并没有被适当地定位在该销123上,而是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于组装的过程中极容易脱离该转子座12。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转子头的磨耗问题提出一具体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以耐磨金属结合于磨耗面来延缓磨耗问题,而以局部结合耐磨金属的方式,可以较节省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圆锥头与转子座的不稳定结合关系的问题提出一具体解决方案,该方案使圆锥头能被适当地定位在转子座上,以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避免组装的过程中脱离转子座。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油压泵转子,该油压泵在一缸本体内具有一旋转轴心,该旋转轴心上轴接并旋向定位有一转子座,该转子座轴向具有以同心圆排列的若干转子孔,每一转子孔中具有合径配合的一转子;每一转子由一转子轴的圆接头结合一可万向转动的转子头所构成,该每一转子头容纳在一摇动板的转子孔中,并与一位于缸本体内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倾斜板相接触;该摇动板中心穿套在一连接于该转子座端部的圆锥头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头与上述转子轴结合的相对磨擦部面中的其中一部面上具有耐磨材料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子头被该圆接头磨擦的表面具有耐磨材料层。
如上所述,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子头与上述倾斜板相对磨擦部面中的其中一部面具有耐磨材料层。
如上所述,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子头被该倾斜板磨擦的表面具有耐磨材料层。
如上所述,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转子座供上述圆锥头结合的部面上轴向等间环列有若干销杆;该圆锥头与该转子座的相对结合面具有包围在由该若干销杆所共同构成的外圆周上的一环。
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该环的开放端与该转子座的相对部面之间具有一间隔。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本实用新型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之一,在上段所述的相对磨擦部面的其中一部面设耐磨材料层,解决磨擦配合面的磨耗问题,增进该转子耐刮磨能力,延长该转子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之二,在相对磨擦部面的局部利用耐磨材料层,该耐磨材料层适量且适当的应用,可节省昂贵耐磨材料的应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之三,该圆锥头可被适当地定位在该销杆上,与该转子座具有一较稳定的结合关系,能以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来应对该倾斜板以及转子的组装。


图1公知油增压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2公知油增压泵中的转子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及转子座应用于油增压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头及转子的剖面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头及转子的剖面组合图。
图6本实用新型转子、转子座、圆锥头及摇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7依据图6所示的组件所构成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中表示一个油增压泵的内部结构。大体上在一缸本体10内设有一旋转轴心11,该旋转轴心11上轴接并旋向定位一转子座40,该转子座40轴向以同心圆排列有若干转子孔42,每一转子孔42中合径设一转子30;每一转子30具有一可万向转动的转子头32,该每一转子头32容限于一摇动板19的转子孔191中。该缸本体10内与该旋转轴心11同轴设一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倾斜板14,该倾斜板14相对该旋转轴心11设一接触面141,上述每一转子头32与该接触面141以平行轴心的方式相对接触,当该转子座40被上述旋转轴心11带动时,每一转子30绕着该旋转轴心11转动,因倾斜板14的倾斜角度,每一转子于绕转一周的行程中即发生一预定距离的活塞冲程,通过与缸本体10连接的进油管路15将油引入转子座40内并产生预期增压,通过与缸本体10连接的出油管路16输出。
上述调整该倾斜板14的方式,主要在该缸本体10内平行于该旋转轴心11设一压缩弹簧17以及一可调整轴向长度的推轴18接触于该倾斜板14相对的两端。该压缩弹簧17恒提供一推力予该倾斜板14的一端,故通过该推轴18的轴向长度来决定该倾斜板14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愈大,每一转子30的活塞冲程愈大,油的增压愈大;反之,则愈小。
如图4、图5,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30,由一转子轴31以及一转子头32所构成。该转子轴31的一端设一圆接头311,该转子头32内部设一合径该圆接头311的空间321,供与圆接头311接合,并以轴向定位的公知技术,令转子头32无轴向脱离圆接头311之虞但可自由地于该圆接头311上转动。该转子头32相异该转子轴31的一端,设一扩径的接触部322,用以和先前技术的油增压泵的倾斜板14接触。该圆接头311以及转子头32的主体部份仍采用一般金属(例如,铁),但在该转子头32接触部322与上述倾斜板14接触的表面3221以及该转子头32的空间321与圆接头32接触的表面3211等磨擦配合面结合以预定厚度的耐磨材料(例如,铜、硬面合金、耐磨材料组成物…等)。
再如图3,当本实用新型转子座40被油增压泵的旋转轴心11带动时,每一转子30与该旋转轴心11同步转动,因油增压泵的倾斜板14的倾斜角度,每一转子30于绕转一周的行程中将发生转子头32不断地配合倾斜板14而改变角度,以及转子30于转子孔42中发生一预定距离的活塞冲程。转子头32与倾斜板14、转子头32与圆接头311在油增压泵的作动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磨擦关系。但本实用新型以该转子头32具有耐磨材料的表面3221与倾斜板14的接触面磨擦,以具有耐磨材料的内表面3211与圆接头32磨擦等具体的技术手段解决磨擦配合面的磨耗问题,转子30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甚且,本实用新型是局部的在磨擦配合面利用耐磨材料层,因此可以将耐磨材料做适量且适当的应用,解决磨耗问题并同时节省昂贵耐磨材料的应用成本。
如图3、图6、图7,本实用新型转子座40的轴端连接一圆锥头45供上述摇动板19的中心穿套其上并且可360度的自由转动及浮动,以便配合上述转子30的活塞冲程以及转子头32的万向转动。本实用新型该转子座40与圆锥头45的连接方式,在转子座40供圆锥头45结合的部面上设若干(至少三个)的销孔46,每一销孔46穿置一销杆47,该销杆47的一部份凸伸出该转子座40外;该圆锥头45与该转子座40的相对结合面设一环48,该环48可以概括包围由该若干销杆47所共同构成的外圆周,且该环48的开放端与该转子座40的相对部面尚有预定距离,以该环48与销杆47的相互定位关系,使该圆锥头45被适当地定位在该销杆47上,以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来应对该摇动板19以及转子30的组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油压泵转子,该油压泵在一缸本体(10)内具有一旋转轴心(11),该旋转轴心(11)上轴接并旋向定位有一转子座(40),该转子座(40)轴向具有以同心圆排列的若干转子孔(42),每一转子孔(42)中具有合径配合的一转子(30);每一转子(30)由一转子轴(31)的圆接头(311)结合一可万向转动的转子头(32)所构成,该每一转子头(32)容纳在一摇动板(19)的转子孔(191)中,并与一位于缸本体(10)内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倾斜板(14)相接触;该摇动板(19)中心穿套在一连接于该转子座(40)端部的圆锥头(45)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头(32)与上述转子轴(31)结合的相对磨擦部面中的其中一部面上具有耐磨材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头(32)被该圆接头(311)磨擦的表面(3211)具有耐磨材料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头(32)与上述倾斜板(14)相对磨擦部面中的其中一部面具有耐磨材料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头(32)被该倾斜板(14)磨擦的表面(3221)具有耐磨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座(40)供上述圆锥头(45)结合的部面上轴向等间环列有若干销杆(47);该圆锥头(45)与该转子座(40)的相对结合面具有包围在由该若干销杆(47)所共同构成的外圆周上的一环(4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油压泵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环(48)的开放端与该转子座(40)的相对部面之间具有一间隔。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油压泵转子,该油压泵在一缸本体内建置一旋转轴心,该旋转轴心上轴接并旋向定位一转子座,该转子座轴向以同心圆排列设若干转子孔,每一转子孔中合径设一转子;每一转子由一转子轴的圆接头结合一可万向转动的转子头所构成,该每一转子头容限于一摇动板的转子孔中,并与一设于缸本体内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倾斜板接触;该摇动板中心穿套于一连接于该转子座端的圆锥头;上述转子头与上述转子轴结合的相对摩擦部面中的其中一部面设有耐磨材料层。从而,解决摩擦配合面的磨耗问题,可节省昂贵耐磨材料的应用成本,并能以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来应对该倾斜板以及转子的组装。
文档编号F04B1/12GK2828382SQ20052001903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游礼福 申请人:上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