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447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压缩机效率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涡旋式压缩机中,为了降低卷板前端的泄漏损失,在动涡盘的背面形成中间压力室,构成了将动涡盘按压在静涡盘上的构造。若该中间压力室的压力过高,则卷板前端的滑动损耗增加,压缩效率降低,所以必须调整到适度的压力。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将动涡盘适度地按压到静涡盘上的方法,是在中间压力室和吸入室之间设置压差控制阀,对中间压力等于吸入压力+一定值来控制,又,当压缩室内的压力大于排出压力的时候,通过旁通阀从压缩室排出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气体。
特开平10-110688号公报但是,在动涡盘的中央部作用有排出压力,若该排出压力的作用面积和中间压力的作用面积的比例发生变化,则适当的中间压力也会产生变化。根据上述比例,若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等压力条件发生变化,则动涡盘可能会被过量地按压在静涡盘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压力条件下,也可以设定中间压力,使得动涡盘能以适当的力按压在静涡盘上。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有静涡盘,和与该静涡盘组合形成压缩室并相对于静涡盘进行偏心的回转运动的动涡盘,和收容所述静涡盘以及动涡盘的密闭容器,和被固定在该密闭容器的壁面上而且将动涡盘以可旋转的方式夹在中间、支撑并固定所述静涡盘的静涡盘固定机构;对被吸入到所述压缩室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并将其从静涡盘的排出口排到密封容器内的排出室;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具有排出压力作用区域和中间压力作用区域,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形成在所述动涡盘的背面侧的中心部,并向动涡盘的背面侧施加排出压力;所述中间压力作用区域,形成在所述动涡盘的背面侧的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周围,并向动涡盘的背面侧施加比吸入压力仅高出预先设定压力的压力;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d和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s之比Ad/As,在0.06到0.16的范围内。
Ad/As较小的情况下,因为按压动涡盘的力当中通过排出压力所产生的比例较小,所以,由中间压力所产生按压力的负担变大,其结果,具有若排出压力升高则适当中间压力也升高的倾向。在Ad/As较大的情况下,因为按压动涡盘的力当中通过排出压力所产生的比例较大,所以由中间压力所产生按压力的负担变小,其结果,具有若排出压力升高则适当中间压力下降的倾向。
而且,根据发明者等的确认,存在即使排出压力发生变化,适当中间压力的变化较少的Ad/As区域。该倾向是,即使吸入压力变化都同样。
发明者等发现,上述适当中间压力的变化较少的Ad/As区域,是在Ad/As之比为0.06到0.16的范围内,即,只要Ad/As之比在0.06到0.16的范围内,即使排出压力产生变化,适当中间压力的变化也会较少。又,虽然若吸入压力变化则适当中间压力伴随吸入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只要上述适当中间压力和吸入压力之差在上述Ad/As之比为0.06到0.16的范围内,则会较少。
因此,以上述Ad/As之比在0.06到0.16的范围内为条件,只要设定上述一定的压力,即使压力条件发生变动,也不会有中间压力比适当中间压力大很多的危险,并且,也可以设定上述一定的压力,使其不会比适当中间压力小。
(发明效果)通过本发明,即使在各种压力条件下,都可以设定将动涡盘通过适当的力按压在静涡盘上的中间压力,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横置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从旁通阀一侧观察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静涡盘的俯视图。
图3是从卷板一侧观察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静涡盘的俯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压控制阀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运转时的压缩室压力分布的概念图。
图6是说明作用在动涡盘上的力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在将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二氧化碳对应热泵式热水供给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吸入压力为3Mpa而排出压力变化时的适当中间压力计算结果的图表。
图8是表示在将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二氧化碳对应热泵式热水供给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吸入压力为3.78Mpa而排出压力变化时的适当中间压力计算结果的图表。
图9是表示在将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二氧化碳对应热泵式热水供给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吸入压力为5Mpa而排出压力变化时的适当中间压力计算结果的图表。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横置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密封圈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中1-动涡盘,2-静涡盘,3-压缩室,8-差压控制阀,9-框架,10-十字滑环,11-旋转轴,12-马达,14-副轴承支撑板,15-副轴壳体,16-吸入室,17-固定背面室,18-马达室,19-润滑油,22-密闭容器,23-中间压力室,24-供油管,25-供油泵,26-密封圈。
具体实施例(第1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以二氧化碳对应热泵式热水供给机的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说明构造。图1所示的涡旋式压缩机由静涡盘2、动涡盘1、马达12、密闭容器22、框架9而构成。其中,所述动涡盘1,与该静涡盘2组合而形成压缩室3并相对于静涡盘2进行偏心的回转运动;所述马达12,驱动动涡盘1进行偏心的回转运动;所述密闭容器22,收容上述静涡盘2、动涡盘1以及马达12;所述框架9,固定在该密闭容器22的壁面上,而且,将动涡盘1以可以旋转的方式夹在中间,作为支撑固定上述静涡盘2的静涡盘固定机构;该涡旋式压缩机,压缩吸入到上述压缩室3内的工作流体,并将其从静涡盘2的排出孔2d排出到作为密封容器22内的排出室的固定背面室17中。
动涡盘1,包括端板1a、立设于其腹侧的卷板1b、在其背面中央部沿轴方向以筒状突出形成的轴承保持部1d、插入到轴承保持部1d内周上的回转轴承1c、在相同的背面上沿半径方向形成为槽状的回转十字槽1e。在回转轴承1c上,嵌有旋转轴11的偏心部11e。
静涡盘2,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竖立设置于端板的腹侧的卷板2n、以环状而形成在卷板2n的外周侧上并与齿顶面为相同面的非回转基准面2a、在非回转基准面2a上形成为环状的周围槽2b、在端板中央附近处贯通端板而形成的排出孔2d、设置在齿底的4个旁通孔2c、设置在齿底面的外缘侧的吸入掘入部2e、在吸入掘入部2e的短部位置上贯通端板而形成的吸入孔2f。由吸入掘入部2e和吸入孔2f形成的空间被称作吸入室16。又,在静涡盘2的背面侧和密闭容器22之间形成的空间被称作固定背面室17。
设置旁通孔2c的理由为,在压缩室3的压力超过排出压力时,可从该旁通孔2c将制冷剂气体抽出。覆盖旁通孔2c的、作为针簧阀板的旁通阀板4以及限制该旁通阀板4的开口度的挡板4a,用旁通螺栓5而固定。即,旁通孔2c、旁通阀板4、挡板4a以及旁通螺栓5构成旁通阀。
从背面将止回阀弹簧7b和阀芯7a插入到上述吸入孔2f中,形成了吸入侧止回阀7。在阀芯7a的外面侧(和止回阀弹簧7b相反一侧的面)上插入使前端靠接的导管6。又,在静涡盘2的外周上,设置有使排出气体以及油向轴线方向流动的多个流通槽2g。
在静涡盘上,如图1所示,靠近外缘处设置有差压控制阀8。差压控制阀8,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在周围槽2b处贯通端板而形成的阀孔2h、在阀孔2h的背面侧部分扩大内径而形成的阀帽插入部21、压入阀孔2h的非回转基准面2a侧在阀孔2h的内侧并在阀孔2h内侧形成阀密封面2i的部件、位于阀孔2h内并通过差压阀弹簧8b按压在上述阀密封面2i上的阀芯8a、压入到上述阀帽插入部21中并且上述差压阀弹簧8b的一端插入和支撑在弹簧位置决定工具8c中而被固定的阀帽8d、与阀孔2h的侧面和R槽2m连通的吸入侧导通路2k。R槽2m,在非回转基准面2a的上述周围槽2b的内周面侧,是从上述吸入掘入部2e沿着周围槽2b至吸入侧导通路2k的开口位置形成的弧状槽。
通过上述构成,差压控制阀,当周围槽2b的流体(具体指润滑油)的压力比R槽2m的流体压力,换句话说比吸入室16的压力、比由差压阀弹簧8b的特性和阀密封面2的流道断面积所决定的设定压力高的时候,可将周围槽2b的流体经过R槽2m送至吸入室16。即,差压控制阀,将周围槽2b的流体的压力保持为比吸入室16的压力仅高于上述设定压力的压力。
框架9,一个面的中央部处所形成的轴方向筒状突出部,沿着另外一个面的外周部在轴方向环状突出的围壁,分别形成为圆盘状,上述围壁的轴方向端面,作为安装上述静涡盘2的固定安装面9a。而且,在上述围壁的内周侧,设置有回转插入面9b。进而在其内侧的轴方向面上,沿半径方向形成框架十字槽,十字滑环10被配置在框架9和动涡盘1之间。
又,在上述轴方向筒状的突出部的内周面上,压入轴密封垫9d和主轴承9e,并嵌入旋转轴11。而且,在框架9的主轴承9e的涡盘侧,扩大压入框架9的主轴承9e的轴方向的孔的直径而形成推力收纳室9i,设置有承受旋转轴11的轴向力的旋转轴推力面9f。朝向轴密封垫9d和主轴承9e之间的空间,从框架的侧面开口形成有图中未示的横孔。在框架9的外周面、即与密闭容器22的内周面相对向的面上,设置有多个作为工作流体以及油的轴方向流道的流通槽9h。
在十字滑环10的一个面上,设置有框架突起部(图中未示),在另一个面上,设置有回转突起部10b,框架突起部、回转突起部分别嵌入在框架十字槽、回转十字槽1e中。
又,由静涡盘2的非回转基准面2a和框架9和动涡盘1围成的区域称作中间压力室23。
旋转轴11,包括嵌入在形成在其一个端部上的回转轴承1c中的偏心部11e、嵌入在形成于与偏心部11e邻接的位置上的主轴承9e中的主轴承部、嵌入在形成于其另一端部的副轴承13中的副轴承部、形成在主轴承部和副轴承部之间并压入了转子12a的电动机部。在旋转轴11上,还形成有在内部纵向贯通的旋转轴供油孔11a,从旋转轴供油孔11a向半径方向上,分别在主轴承9e处设置主轴承供油孔11b,在轴密封垫9d处设置轴密封垫供油孔11c,在副轴承部13处设置副轴承供油孔11d。在旋转轴11的电动机部上,如上所述,压入了转子12a,转子12a和烧嵌在密闭容器22上的定子12b形成了马达12。
副轴承13的外周围是球面形状,内周为圆筒形状,组装在固定于副轴承支持板14上的副轴壳体15上。
副轴承支持板14的中央部,被形成为向框架9侧鼓出的圆盘状,周边缘被固定在密闭容器22上,图中,将框架9右侧的密闭容器22划分成收容马达12的马达室18和储油室21。在副轴承支持板14的中央部,设置旋转轴11贯通的开口,上述副轴壳体15,以覆盖旋转轴11的端部的形状被固定在该开口的与框架9侧相反的面上。在和副轴壳体15的旋转轴11的端部相对向的位置上,连接有供油管24。又,在副轴承支持板14的固定状态下作为下端的位置上,开口形成连通马达室18和储油室21的导油孔14b,在固定状态下作为上端的位置上,同样开口形成连通马达室18和储油室21的通气孔14a。
在作为形成储油室21的密闭容器22的轴方向端面的壁面上,在固定状态下较油面高的位置处,安装有排出管20,所述密闭容器形成储油室21。
又,在本实施例中,回转轴承1c的直径设定为动涡盘1的最外径面积(动涡盘1的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s和回转轴承1c的排出压力作用的面积(由回转轴承1c的外径包围的区域的轴方向投影面积)Ad之比Ad/As为0.1。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动作进行说明。若给马达12通电,则转子12a开始旋转。伴随转子12a的旋转旋转轴11旋转,动涡盘1受到偏心部11e的驱动进行偏心回转运动。在此,通过上述十字滑环10可以防止动涡盘1的自转。伴随动涡盘1的旋转运动,吸入室16内的制冷剂气体进入两个涡盘之间形成的压缩室3中而被压缩,从排出孔2d排出到固定背面室17中。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伴有润滑油形成的微小粒子。
排出到固定背面室17中的制冷剂气体,穿过静涡盘2以及框架9外轴部上的流通槽2g、9h并进入马达室18。进入马达室18的制冷剂气体,经过马达12、通气孔14a流入储油室21,但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气体碰撞到转子12a和定子12b上,使其中所含的油粒子分离。被分离出的油降落积存在马达室18的下部,经过副轴支持板14的导油孔14b流入储油室21。通过马达12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在副轴支持板14上形成的通气孔14a进入储油室21的上部的气相部,进而通过排出管20送到外部。
在制冷剂气体通过通气孔14a的时候,由于流道阻力在通气孔14a的入侧和出侧产生压力差,使得储油室21的压力比上述马达室18的压力低。其结果,降落积存在马达室18的底部的润滑油19从导油孔14b被推出至储油室21,使储油室21的油面比马达室18的油面高出相当于上述压力差的高度。
下面对供油进行说明。由静涡盘2的非回转基准面2a和动涡盘1和框架9所形成的中间压力室23的压力,通过上述差压控制阀8控制在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之间的压力(以后称为中间压力)。来自排出压力环境的储油室21内的润滑油19,通过排出压力和中间压力的压差,从供油管24穿过旋转轴供油孔11a,经过旋转轴11的偏心部11e的轴方向端面和动涡盘1的轴承保持部1d底面之间,向回转轴承1c供油。此时,在动涡盘1的轴承保持部1d的底面,即,在具有和回转轴承1c的外径相同直径的圆形区域上,通过被供给的润滑油19所产生的排出压力,作用在动涡盘1按压向静涡盘的方向上。该区域称作排出压力作用区域。
通过旋转轴供油孔11a的润滑油19,又由旋转轴11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从主轴承供油孔11b、轴密封圈供油孔11c、副轴承供油孔11d向各滑动部供油。供给回转轴承1c的润滑油19,经过推力收纳室9i漏入到上述中间压力室23中,从动涡盘1背面和回转插入面9b之间通过,并流入在静涡盘2的非回转基准面2a上形成的周围槽2b中。流入周围槽2b的润滑油19的压力,虽然在通过回转轴承1c的阶段被减压,但是通过保持在比吸入压高的压力(中间压力)。通过回转轴承1c的润滑油19漏入到中间压力室23的压力,当然是中间压力,在上述动涡盘1的背面的、除去上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区域上,施加了上述中间压力,该压力作用在将动涡盘1按向静涡盘2方向上。将动涡盘1的背面的、施加中间压力的区域称作中间压力区域。
在周围槽2b上,如上所述,开口形成了差压控制阀8,因为流入周围槽2b的润滑油19的压力和吸入室16的压力之差为差压控制阀8的设定压力以上,所以,周围槽2b的润滑油19,经过差压控制阀8流入R槽2m中。即,周围槽2b的流体的压力,换句话说中间压力室23的压力,被保持为比吸入室16的压力仅高出差压控制阀8的设定压力的压力。流入R槽2m的润滑油19,经过吸入室16进入压缩室3,和制冷剂气体一起被压缩并从排出孔2d排出到上述固定背面室17中。
下面,参照图5对旁通阀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图5表示了在没有旁通阀的情况下,对应设计容积比的设计压力比,比运转压力比高的条件的压缩室内的压力分布。在涡旋式压缩机中,越靠近卷板1b的中央部压力越高,若在压缩室3和排出孔2d连通之前,压缩室内的压力达到排出压力,则产生剖面线所表示的过压缩。若针对这个设置旁通阀,则即使在压缩室3和排出孔2d连通之前压缩室内的压力达到排出压力,也会因为制冷剂气体从旁通阀流向固定背面室17,所以不会产生过压缩,可降低图示动力,提高压缩机效率。
以上,虽然对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构造和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具有这样构成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动涡盘1上作用如图6所示的力。压缩室3约靠近卷板1b的中央部则压力越高。又,和静涡盘2的非回转基准面2a相接触的动涡盘1的端板1a,从最外径到吸入室形成了从中间压力到吸入压力的压力分布。通过这些压力分布所产生的力,是使动涡盘1从静涡盘2分离的力。
对此,在动涡盘1的背面侧,排出压力作用在回转轴承1c的区域(上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中间压力作用在这之外的区域。通过这种压力分布所产生的力,是将动涡盘1按压到静涡盘2上的力。而且,该按压力可以通过改变中间压力而改变,该中间压力,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差压阀弹簧8b的变形量来随意设定。即,设定为中间压力=吸入压力+一定值(差压控制阀设定值)。
若将动涡盘1按压到静涡盘2的力很小,则动涡盘1将从静涡盘2上离开,卷板1b前端的空隙将变大,泄漏损失增加,使压缩机的效率下降。另外,若反过来,将动涡盘1按压到静涡盘2的力过大,则滑动损耗将增减,导致压缩机的效率下降。
即,将动涡盘1按压到静涡盘2的力存在一个最佳值。该最佳值为动涡盘1不从静涡盘2上离开的最小按压力,与此对应的中间压力称为适当中间压力。
图7~图9表示在将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二氧化碳对应热泵式热水供给机而使用的情况下,吸入压力Ps、排出压力Pd以及动涡盘1的最外径面积(动涡盘1的轴方向投影面积)As和回转轴承1c的排出压力作用的面积(上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轴方向投影面积)Ad之比Ad/As,在各种变化下所计算出的适当中间压力结果的图表。横轴表示上述比Ad/As,纵轴表示适当中间压力(Mpa)-吸入压力Ps。计算条件为针对5个不同的Ad/As,吸入压力Ps,在夏季条件下采用5Mpa,中间期条件下采用3.8Mpa,冬季条件下采用3Mpa,各吸入压力的排出压力分别变为6.6Mpa、8.1Mpa、11Mpa、14Mpa来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在每一个吸入压力下,Ad/As为较小的时候,排出压力越高则适当中间压力越高;在Ad/As为较大的时候,排出压力越高则适当中间压力越低,在其间,存在和适当中间压力的排出压力差变小的Ad/As值。
根据图7~图9,若Ad/As为0.06,则在吸入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排出压力发生变化,适当背压力-吸入压力Ps的变化也较少;若Ad/As为0.16,则在吸入压力在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排出压力发生变化,适当背压力-吸入压力Ps的变化也较少。即,若Ad/As在0.06到0.16的范围内,则在上述3个任何一个吸入压力的情况下,伴随着排出压力的变化的适当中间压力-吸入压力Ps的变化幅度都较小。
因为在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中间压力=吸入压力+一定值,所以在排出压力发生变化则引起适当中间压力变化的时候,为了防止动涡盘1从静涡盘2上脱离,有必要在其中设定最高的适当中间压力。这样,在恰当压力低的压力条件下,将动涡盘1过剩按压在静涡盘2上,增加了机械损失,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因此,即使排出压力发生变化,但只要可以使适当中间压力的变化幅度小,则通过将中间压力设定为其变化幅度的最大值,就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获得高的压缩机效率。具体为,只要将比Ad/As为能获得的最大适当中间压力(适当中间压力-吸入压力)设定给差压控制阀8即可。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将Ad/As设定为即使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变化,适当中间压力也几乎不变的0.1,可将适当中间压力最大值时的压力(适当中间压力-吸入压力)设定给差压控制阀8,所以和压力条件无关总可以获得高的压缩机效率。而且,例如在一年中在冬季的耗电量多的情况下,以冬季条件的适当中间压力不变为前提来设计Ad/As,通过将差压控制阀8的设定值设定为其适当中间压力减去冬季条件的吸入压力,则可以使一年的电费更加便宜。
又,在此,虽然将适当中间压力设定为动涡盘1不会从静涡盘2上脱离的最小按压力。但是,在实际的压缩机中,因为从卷板1b的前端等产生泄漏,如图6所示的上侧压力分布鼓出,使动涡盘1从静涡盘2上脱离的力变大,所以有必要设定比上述适当中间压力高的中间压力,可以认为只要将图7的适当中间压力的水准整体向上移动即可。
(第2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0、图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和上述第1实施例所不同点在于,在副轴壳体15的内部设置了由旋转轴11所驱动的供油泵25;在和轴承保持部1d的轴方向端面相对向的框架9的面上安装了密封圈26,同时在轴承保持部1d的轴方向端面上,形成了通过回转运动可以在推力收纳室9i和中间压力室23之间往来的油袋1g。因为其他的构成都相同,所以赋予相同的标识并在此省略说明。和第1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符号的部件为同一部件并起相同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安装于旋转轴11的副轴承支持板14上的副轴壳体15的内部,设置了由旋转轴11来驱动的供油泵25。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次摆线式供油泵作为供油泵25。若旋转轴11旋转,则储油室21的润滑油19通过供油泵25被汲升到旋转轴11的中心,穿过旋转轴供油孔11a给各滑动部供油。从旋转轴供油孔11a的前端供给回转轴承1c的润滑油19,经过回转轴承1c进入收纳有旋转轴推力面9f的推力收纳室9i中。在该推力收纳室9i和中间压力室23之间,如图11所示,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上的密封圈26进行密封,该环形密封圈槽,形成在和动涡盘1的轴承保持部端面1f相对向的框架9的中央部平面部9j上。进入到上述推力收纳室9i的润滑油19,通过槽状油袋1g来给上述中间压力室23供油,所述槽状油袋1g,设置在轴承保持部端面1f上,通过回转运动可以在推力收纳室9i和中间压力室23之间往来。
利用通过油袋1g供给中间压力室23的润滑油19,施加推力收纳室9i的压力,中间压力室23的压力,通过上述差压控制阀8的作用,保持为比吸入压力仅高上述差压控制阀8的设定压力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将排出压力作用的密封圈内周面积Ad和中间压力作用的动涡盘1的最外径面积As之比Ad/As也设定为0.1,所以可以获得由第1实施例所说明的作用产生的与压力条件无关而总是较高的压缩机效率。
又,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将Ad/As设定为0.1,但是如上所述,只要Ad/As的值在0.06到0.16的范围内,即使压力条件发生变化,适当中间压力的变化幅度也会很小,可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机效率。
又,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以横置涡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同样适用于纵置式涡旋式压缩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具有静涡盘,和与该静涡盘组合形成压缩室并相对于静涡盘进行偏心的回转运动的动涡盘,和收容所述静涡盘以及动涡盘的密闭容器,和被固定在该密闭容器的壁面上而且将动涡盘以可旋转的方式夹在中间、支撑并固定所述静涡盘的静涡盘固定机构;对被吸入到所述压缩室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并将其从静涡盘的排出口排到密封容器内的排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具有排出压力作用区域和中间压力作用区域,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形成在所述动涡盘的背面侧的中心部,并向动涡盘的背面侧施加排出压力;所述中间压力作用区域,形成在所述动涡盘的背面侧的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周围,并向动涡盘的背面侧施加比吸入压力仅高出预先设定压力的压力;所述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d和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s之比Ad/As,在0.06到0.16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旁通机构和差压控制机构;所述旁通机构,当压缩室内的压力和所述排出室内的排出压力的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值时,将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旁通到所述排出室;所述差压控制机构,当所述中间压力作用区域的压力和吸入压力的压差比预先设定的值大时,将中间压力作用区域的工作流体旁通到吸入侧。
全文摘要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具有的排出压力作用区域,使动涡盘背面的排出压力作用区域的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d和动涡盘轴方向的投影面积As之比Ad/As在0.06到0.16的范围内。这种涡旋式压缩机,既使在各种压力条件下,都可以设定将动涡盘通过适当的力按压在静涡盘上的中间压力。
文档编号F04C28/00GK1834463SQ200610005829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幸野雄, 向井有吾, 关上和夫, 田村和巳, 津久井和则 申请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