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5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级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级旋转压縮机,尤其是一种包括冷媒流过冷凝器 后,通过分相器对冷媒气体进行分离,向二级压縮组合体喷射的注入管; 把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以及储液罐中的某一个上,降低压縮机振动和噪 音,并可以防止注入管破损的二级旋转压縮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縮机是从电机或发动机等动力发生装置接收动力后,对空气 或冷媒等多种工作流体进行压縮,提高其压力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冰 箱、空调等家电设备或整个工业领域中。
这种压縮机大体上可分为活塞与气缸之间形成可吸入工作流体的压 縮空间,让活塞在气缸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以此对冷媒进行压縮的往 返式压縮机;偏心旋转的滚环与气缸之间形成可吸入工作气体的压縮空
间,让滚环顺着气缸内壁进行偏心旋转,以此对冷媒进行压縮的旋转式压
縮机;让动涡盘与定涡盘之间形成可吸入工作气体的压縮空间,让动涡盘 顺着定涡盘旋转,以此对冷媒进行压縮的涡轮压縮机。
上述旋转压縮机又发展到旋转式双体压縮机(twin compressor)以及 二级旋转压縮机。旋转式双体压縮机在上、下部设有成对的滚环和气缸, 让一对气缸和滚环分别压縮整个功率的一部分和其余部分。二级旋转压縮 机在上、下部设有两个滚环和两个气缸,而两个气缸相互连通, 一个压縮 相对低压的冷媒,另一个对已进行低压压縮的相对高压冷媒进行压縮。
韩国特许公报特1994一0001355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压縮机。在外壳 内部设有电动机,贯穿电动机设有旋转轴。在电动机的下部设有气缸,在 气缸内部设有嵌合在旋转轴的偏心部以及嵌合在偏心部的滚环。在气缸上 形成有冷媒排出孔和冷媒流入孔,在冷媒排出孔和冷媒流入孔之间设有防 止未压縮的低压冷媒与已压縮的高压冷媒相互混流的挡板。另外,为了让 偏心旋转的滚环与挡板维持接触状态,在挡板的一端设有弹簧。电动机转 动旋转轴时,偏心部与滚环顺着气缸的内周面旋转,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縮,
4压縮后的冷媒气体通过冷媒排出孔排出。
韩国公开特许公报10_2005 —0062995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双体压 縮机。如图1所示,具有功率相同的两个气缸1035、 1045和中间板1030, 与一级压縮机相比,其功率提高了一倍。
韩国公开特许公报10 — 2007 — 0009958中,公开了一种二级旋转压縮 机。如图2所示,在压縮机2001的封闭容器2013内部的上方,设有包括 定子2007和转子2008的电动机2014,与电动机连接的旋转轴2002具有 两个偏心部。以旋转轴2002为准,从电动机2014侧开始,依次叠放地设 有主轴承2009、高压用压縮结构2020b、中间板2015、低压用压縮结构 2020a以及副轴承2019。另外,包括把由低压用压縮结构2020a压縮的冷 媒供应到高压用压縮结构2020b的中间管2040。
图1、 2中的其他附图标号,请参见韩国的原文件中的说明,在此不 再叙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把分相器分离的冷媒 气体喷射到二级旋转压縮机的注入管由于应力的集中遭受破损的二级旋 转压縮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是提供一种把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以及储液罐中的 某一个上,可以防止注入管由于振动发生破损的二级旋转压縮机。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为不具有储液罐的HI PAC构造的二级 旋转压縮机,可以防止注入管由于应力发生破损的二级旋转压縮机。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为不具有储液罐的HI PAC构造的二级 旋转压縮机,把冷媒流入管以及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上,可以防止冷媒 流入管以及注入管由于振动发生破损的二级旋转压縮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级旋转压 縮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低压压縮组合体以及高压 压縮组合体的二级压縮组合体;暂存流向低压压縮组合体的冷媒的储液罐; 以及与二级压縮组合体连接的注入管;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或储液罐中 的某一个上。
还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接在封闭容器或储液罐中的某一个上。
一种二级旋转压縮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低压 压縮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二级压縮组合体;与低压压縮组合体连 接的冷媒流入管;与二级旋转压縮机连接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注入管 固定在冷媒流入管或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还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 接在冷媒流入管或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所述固定部件是插入注入管的弯曲的夹子或夹具。
还包括连接低压压縮组合体和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中间压通路;注入管
连接在中间压通路上。
所述中间压通路具有贯穿封闭容器的U形结构。 所述中间压通路是形成于二级压縮组合体内部的内部通路。 一种二级旋转压縮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低压
压缩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二级压縮组合体;连接在低压压縮组合
体的冷媒流入管;连接在二级压縮组合体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冷媒流
入管或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上。
还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
接在冷媒流入管以及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所述固定部件是插入注入管的弯曲的夹子或夹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把喷射相对高压冷媒 的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储液罐或冷媒流入管中的某一个上,可以防止 其振动,可以防止注入管与制冷回路配管结合的部分集中承受应力而发生 破损。另外,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作为不包括储液罐的HI PAC式 二级旋转压縮机,把注入管以及冷媒流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上,可以防止 注入管以及冷媒流入管与制冷回路配管结合的部分集中承受应力而发生 破损。


图1是现有旋转式双体压縮机一例示意图。
图2是现有二级旋转压縮机一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包括二级旋转压縮机的回路一例示意图。图4是包括本发明二级旋转压縮机的回路一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一实施例低压压縮组合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一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一部分仰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一部分切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旋转轴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有注入管的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入管固定构造的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U形管以及内部通路作为中间压通路的
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入管固定构造的HI PAC式二级旋转压縮
机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U形管以及内部通路作为中间压通路的 HI PAC式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
图15是用于固定冷媒流入管的固定部件以及固定方法示意图。
图16是用于固定冷媒流入管的固定部件以及固定方法另一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二级旋转压縮机的制冷回路包括二级旋转压縮机 100、冷凝器300、蒸发器400、分相器(phase seperator) 500和四通阀 600等部件。其中,冷凝器300构成室内单元,压縮机IOO、蒸发器400、 分相器500构成室外单元。压縮机100压縮的冷媒流过四通阀600流入到 室内机的冷凝器300,压縮冷媒气体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发生冷凝。得 到冷凝的冷媒流过膨胀阀时转变成低压冷媒。流过膨胀阀的冷媒在分相器 500中得到气液分离,液态冷媒流入蒸发器400。液态冷媒在蒸发器400 中进行热交换发生蒸发,以气体状态流入储液罐200。上述冷媒流过储液 罐200、压縮机100、冷媒流入管151,重新流入低压压縮组合体(图略)。 另外,在分相器500中得到分离的气态冷媒通过注入管153 (INJECTION), 流入压縮机100。在压縮机100的低压压縮组合体中得到压縮的中间压冷
7媒和通过注入管153流入的冷媒,流入到压縮机100的高压压縮组合体(图 略)后得到压縮,重新通过冷媒排出管152排向压縮机100外部。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一实施例,二级旋转压縮机100, 在封闭容器101内部从下部开始依次设有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间板 140、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以及电动机110。另外,还包括贯穿封闭容器 101与储液罐200连接的冷媒流入管151,以及把压縮冷媒排向外部的冷 媒排出管152。
电动机110包括定子111、转子112以及旋转轴113。定子111具有通 过叠放电磁钢片形成的叠层构造(lamination),以及巻绕在叠层构造上 的线圈。转子112也具有通过叠放电磁钢片形成的叠层构造。旋转轴113 贯穿转子112的中央,固定在转子112上。向电动机IIO接通电流后,在 定子111和转子112之间的电磁力作用下,转子112进行旋转,固定在转 子112上的旋转轴113与转子112 —同旋转。旋转轴113穿过低压压縮组 合体120、中间板140、高压压縮组合体130的中央部,从转子112延伸 到低压压縮组合体120。
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把中间板140隔在中间, 从下部开始,以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间板140 —高压压縮组合体130 的顺序得到设置。另外,也可以从下部开始,以高压压縮组合体一中间板 一低压压縮组合体的顺序进行叠放设置。也就是说,与低压压縮组合体 120、中间板140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的顺序无关。在叠层的组合体 下部以及上部分别设有下部轴承161以及上部轴承162,让旋转轴113顺 畅旋转的同时,支撑垂直叠层的二级压縮组合体的各部件重量。上部轴承 162以三点焊接方式焊接在封闭容器101上,支撑二级压缩组合体的重量 并固定在封闭容器101上。
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与从外部贯穿封闭容器101进入的冷媒流入管 151连接。另外,在低压压縮组合体120的下部设有下部轴承161以及下 部罩171,在下部轴承161和下部罩171之间形成有中间压腔Pm。中间压 腔Pm是在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得到压縮的冷媒被排出的空间,作为冷 媒流入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之前暂存的空间,在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和高 压压縮组合体130之间起冷媒通路的缓冲空间作用。位于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上部的上部轴承162,在其上部设有排出口
(图略)。通过上部轴承162的排出口从高压压縮组合体130排出的高压 冷媒,通过位于封闭容器101上部的冷媒排出管152排向外部。
在下部轴承161、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间板140以及高压压縮组 合体130的内部,形成有内部通路180,让冷媒从低压压縮组合体120流 向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上述内部通路180与压縮机的轴大体平行,直立 地设置。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剖面示意 图,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包括低压气缸121、低压偏心部122、低压滚环 123、低压挡板124、低压弹性部件125、低压冷媒流入孔126以及中间压 排出孔127。旋转轴113穿过低压气缸121的中央部,在旋转轴113上固 定低压偏心部122。低压偏心部122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旋转轴113上。另 外,在低压偏心部122上可旋转地设有低压滚环123,旋转轴113旋转时, 低压滚环123顺着低压气缸121的内周面滚动地旋转。在低压挡板124的 两侧,形成有低压冷媒流入孔126和中间压排出孔127。另外,低压气缸 121内的空间,被低压挡板124和低压滚环123划分,压縮前、后的冷媒 共存于低压气缸121内。由低压挡板124和低压滚环123划分,包括低压 冷媒流入孔126的部分称作低压冷媒流入部Sn包括中间压排出孔127的 部分称作中间压冷媒排出部Dm。这里,低压弹性部件125为了让低压挡板 124与低压滚环123维持接触状态,向低压挡板124提供弹力。为了安装 低压挡板124,形成的低压气缸121的挡板孔124h,横向贯穿地形成在低 压气缸121上。通过挡板孔124h,引导挡板124的移动,而向低压挡板 124提供弹力的低压弹性部件125贯穿低压气缸121,延伸到封闭容器101。 低压弹性部件125的一端与低压挡板124接触,另一端与封闭容器101接 触,以可让低压挡板124与低压滚环123维持接触状态的方式,推低压挡 板124。
另外,在低压气缸121上,形成有让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得到压縮 的冷媒流过形成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腔Pm,流入到高压压縮组合体 130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中间压连通孔120a为了防止与插入到低压冷 媒流入孔126的冷媒流入管151相互重叠,S卩,以可避免内部通路180与冷媒流入管151重叠的结构与冷媒流入管151错开地形成。即使与冷媒流 入管151重叠一部分,也以可让中间压冷媒从中间压腔Pm流动到高压压 縮组合体130的结构形成。但是,这一情况下,内部通路180与冷媒流入 管151重叠的剖面积会导致压縮损失,因此不太适宜。另外,冷媒迂回冷 媒流入管151周围时,有可能降低压力。
如图5所示,在旋转轴113旋转时,低压偏心部122也进行旋转,低 压滚环123顺着低压气缸121内壁滚动。这时,低压流入部Sl的容积变 大,使低压流入部Sl处于低压状态,冷媒通过低压冷媒流入孔126流入。 相反,中间压排出部Dm的容积变小,中间压排出部Dm内的冷媒得到压縮, 通过中间压排出孔127排出。随着低压偏心部122和低压滚环123持续旋 转,低压流入部Sl和中间压排出部Dm的容积持续变化,每旋转一次,排 出一次冷媒。
如图6 8所示,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从下部依次叠放有低压 压縮组合体120、中间板140、高压压縮组合体130。如前所述,低压冷媒 通过冷媒流入管151以及低压冷媒流入孔126流入到低压气缸121,得到 压縮后,通过中间压排出孔127排向由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底面和下部轴 承161以及下部罩171所限制的空间——中间压腔Pm。以可让中间压排出 孔127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排出孔161h相互重叠的结构形成有中间 压排出孔161h,在下部轴承161中间压排出孔161h的下部设有阀门(图 略),当低压压縮组合体120的中间压排出部Dm中压縮的冷媒达到一定 压力时,使之排向中间压腔Pm。排到中间压腔Pm的冷媒,再次通过形成 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流过形成于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 连通孔120a以及形成于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通过高压气缸 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流入到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下部轴承161的中 间压连通孔161a、低压压縮组合体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中间板140的 中间压连通孔140a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形成 让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得到压縮的冷媒流过的内部通路180。这里,高 压压縮组合体130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以可与高压气缸131内部空间连 通的方式,以倾斜槽的形状形成。中间压流入槽130a的下部一部分,与 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相互接触,形成内部通路180的一部分。
10得到压縮的中间压冷媒,通过中间压流入孔130a流入高压气缸131内部。 中间压冷媒通过内部通路180流入高压压縮组合体130后,高压压縮组合 体130以与低压压縮组合体120相同的工作原理,把中间压冷媒进行压縮 成高压冷媒。
如上所述,不用独立的管形成中间压冷媒流过的内部通路180,而是 形成在封闭容器101内部,可以降低噪音,縮短内部通路180,因此可以 降低由阻力引起的冷媒压力损失。另外,上面以中间压腔Pm形成在下部 轴承16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中间压腔Pm也可以形成在上部 轴承162以及中间板140中的某一个上。这时,虽然具体结构会有所不同, 但还是可以把内部通路180形成在二级压縮组合体的内部,通过内部通路 180把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得到压縮的中间压冷媒导流到高压压縮组合 体130中。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縮短中间压冷媒的导流通路长度,可以降 低流动损失,由于不必经过贯穿封闭容器101内部的连接,可以降低噪音 以及振动。
为了避免冷媒流入管151横挡内部通路180,从上方观察时,形成内 部通路180的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中间压连通孔120a、中间板140的中间 压连通孔140a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与冷媒流 入管151相互隔离。
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为了避免与连接在低压气缸121 的冷媒流入管151重叠,避开冷媒流入管151插入位置形成。冷媒流入管 151插入在形成于低压气缸121的低压冷媒流入孔126中。低压冷媒流入 孔126靠近用于插入低压挡板124的低压挡板插入孔124h。上述低压冷媒 流入孔126离低压挡板124越远,低压气缸121内部空间的不能压縮冷媒 的死点越大。
另外,在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不从高压气缸131的下 部贯穿到上部,而是从高压气缸131的下部倾斜地设置。这里,中间压流 入槽130a位于靠近高压挡板(图略)的上述高压挡板孔130a,而高压挡 板插入的高压挡板孔134h。与低压压组合体相同,中间压流入孔130a要 靠近高压挡板(图略)为宜,这可以减小高压气缸131内部空间中的死点。
低压挡板124和高压挡板(图略)位于同一轴上。从而,形成在下部轴承161上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和形成在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 130a不会形成在同一轴上,在水平方向上相隔一定间距。本发明的第3实 施例中,为了连接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和高压气缸131的 中间压连通孔130a,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 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大体上具有螺旋形状。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 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以螺旋状相互重叠。g卩,低 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与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相互 重叠,形成螺旋型连通孔。螺旋型连通孔的一端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 连通孔161a重叠,另一端与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连通槽130a重叠。低 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的一端,连通地贯通到下部轴承161的 中间压连通孔161a。即,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的与下部轴 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相接的一端,按垂直方向贯通低压气缸121, 而中间压连通孔120a的其他部分,从贯通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中间 压连通孔120a下端部分越来越高,整体上呈螺旋结构。另外,中间板140 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与此相反,螺旋型连通孔的另一端,即与上部气缸 130中间压流入槽130a重叠的另一端,按中间板140的垂直方向贯通。另 外,从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重叠的一端到另一端,中间 压连通孔120a的上端部分逐渐变高,整体上呈螺旋形状。
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 140a具有螺旋结构时,冷媒流过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以及 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时,所受的阻力会变小。当然,低压气 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不仅可 以具有螺旋结构,还可以具有上端或下端高度不变的圆弧等形状。
另外,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 连通孔140a具有螺旋或圆弧结构时,可以在螺旋形或弧形中间压连通孔 120a、 140a的中心部分形成组装孔120b、 140b。下部轴承161、低压气缸 121、中间板140、高压气缸131、上部轴承162通常通过螺栓进行组装。 组装螺栓的组装孔161b、 120b、 130b、 140b、 162b的形成位置,要避开 冷媒流入管151、中间压连通孔161a、 120a、 130a、 162a、中间压流入槽 140a以及中间压排出孔127等多种部件以及内部通路。另外,组装孔161b、120b、 130b、 140b、 162b,至少要形成在三处,要满足可把组装力均匀地 分散到整个压縮机组合体105的条件。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 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与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 161a以及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相比,其长度更长,因此, 妨碍形成多个组装孔161b、 120b、 130b、 140b、 162b。把低压气缸的中间 压连通孔120a以及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形成为螺旋形或圆弧 等形状时,可以在螺旋形或圆弧的中心形成组装孔161b、 120b、 130b、 140b、 162b,因此有利于把组装孔161b、 120b、 130b、 140b、 162b分散配置在 整个压縮机组合体105上。
如图9所示,本发明二级旋转压縮机旋转轴,在旋转轴113上结合有 低压偏心部122和高压偏心部132。为了降低振动,低压偏心部122和高 压偏心部132通常具有180度的相位差结合在旋转轴113上。另外,旋转 轴113是内部空的中空轴,在低压偏心部122的下部和高压偏心部132的 上部形成有机油连通孔103a。另外,在旋转轴113的内部,插放有按螺旋 形弯曲的薄板式搅拌器(stirrer) 103b。搅拌器103b嵌入在旋转轴113 的内部孔103h中,在旋转轴113旋转时随之一起旋转。封闭容器101下 部的机油顺着搅拌器103b向上流动, 一部分通过形成在旋转轴113的机 油连通孔103a,流出到低压气缸121、中间板140以及高压气缸131,润 滑低压滚环123以及高压滚环(图略)等部件。
如图1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有注入管的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 图。本发明的二级旋转压縮机中,由于内部通路180不是独立的管,因此 让上述分相器500分离的冷媒气体流入的注入管153可以设置在内部通路 180的任何部位。比如,在形成中间压腔Pm的下部轴承161、中间板140、 高压气缸131中的某一个上形成贯穿孔153h。然后,把注入管插入在贯穿 孔153h中,让冷媒气体流入。如图8所示,以贯通低压气缸121的中间 压排出孔127的方式形成贯穿孔153h,或者在下部轴承161上形成贯穿孔 153h后,向该贯穿孔153h中插入注入管153时,存在冷媒流过中间压腔 Pm和内部通路180的过程中,会出现压力损失的缺点。但是,由于通过注 入管153流入液态冷媒时,会流到中间压腔Pm的下部,被积存,因此具 有压縮机100的动作稳定的优点。图11以及图12分别是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入管固定构造,把U
形管182以及内部通路作为中间压通路的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如图所 示,在封闭容器101内部设有二级压縮组合体105。为了让低压冷媒流入 到二级压縮组合体105的低压压縮组合体120,贯穿封闭容器101,在低 压压縮组合体120上连接冷媒流入管151。冷媒流入管151的另一端与储 液罐200连接。液态冷媒流入二级压縮组合体105内部时,压縮机的可信 度会下降。这里,冷媒流入管151的另一端深深地插入到储液罐200内部, 位于储液罐200内的上侧,因此可以只吸入气态冷媒。储液罐200为了向 二级压縮组合体105顺畅地供应冷媒,暂存冷媒。另外,为了提高整个制 冷回路的效率,二级旋转压縮机从分相器500分离气态冷媒后,向二级压 縮组合体105喷射。为此,贯穿封闭容器IOI,在二级压縮组合体105上 设置喷射冷媒的注入管153。通过注入管153喷射到二级压縮组合体105 的冷媒,其压力大体与低压压縮组合体120第1次压縮后的中间压冷媒压 力相同,因此注入管153在压縮机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另外,注入管153 与制冷回路的配管相连,因此注入管153产生振动时,与配管相连的部分 集中承受应力,容易发生破损。所以,把注入管153固定在储液罐200或 封闭容器101上,降低振动。
图13以及14分别是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入管固定构造,把U形 管182以及内部通路作为中间压通路的HI PAC式二级旋转压縮机示意图。 HI PAC式二级旋转压縮机不包括储液罐。这时,储液罐包括在工作回路上。 本实施例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冷媒流入管151具有长长地延伸的结构。 这里,注入管153固定在冷媒流入管151以及封闭容器101中的某一个上。
作为另一实施例,冷媒流入管151由于流入低压冷媒,因此其振动没 有注入管153那么大。但是,冷媒流入时,冷媒流入管151还是发生一定 程度的振动,因此为了防止破损,有必要进行固定。从而,把冷媒流入管 151和注入管153 —起固定在封闭容器101上。
图15到图17是用于固定冷媒流入管151的固定部件以及固定方法示 意图。图15是固定注入管153的固定部件700 —实施例^;夹子(clip) 720示意图。夹子720弯曲成接近环形形状。在弯曲的环形结构内部,固 定注入管153。夹子720的另一端焊接在储液罐200、封闭容器101以及
14冷媒流入管151等部件,降低注入管153的振动。图16以及图17是作为 固定注入管153的固定部件700 —实施例——夹具(clamp) 710正面以及 顶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作为固定部件700的一实施例,夹具710包括两 条带(strip) 711、 712,其中一条带712具有平直结构,另一条711具 有可插入注入管153的弯曲结构。注入管153插入到带711、 712之间后, 通过螺栓713把两条带711、 712组装成一体。把组装有螺栓713的夹具 710另一端,焊接在储液罐200、封闭容器101或冷媒流入管151等部件, 降低注入管153的振动。
对于HI PAC式二级压縮机,把注入管153以及冷媒流入管151全部 通过固定部件700固定,并把固定部件700的另一端焊接在封闭容器101 上,可以降低注入管153和冷媒流入管151的振动。
下面,参照图3到图10,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级旋转压縮机的工作 原理进行说明。
循环在制冷回路中的冷媒,在流入压縮机100之前先暂存在储液罐200 中。储液罐200作为冷媒的暂存空间,兼起气液分离作用,只让气态冷媒 流入压縮机100。储液罐200中的气态冷媒通过冷媒流入管151流入到低 压压縮组合体120的低压气缸121内部。冷媒流入管151贯穿封闭容器101, 通过焊接固定在封闭容器101上。另外,插入在形成于低压气缸121的低 压冷媒流入孔126中。低压冷媒流入孔126贯穿到低压气缸121的内侧面。 通过低压冷媒流入孔126流入到低压气缸121内部空间的冷媒,在低压气 缸121和低压滚环123的相对运动作用下被压縮。压縮后的冷媒,通过内 部通路180从低压气缸121流入到高压气缸131,之后被高压压縮组合体 130压縮。
内部通路180是让冷媒通过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排出孔127、中间 压腔Pm、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低压气缸的中间压连通孔 120a、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 从低压气缸121流动到高压气缸131的一种通路。这里,中间压腔Pm可
以用管道替换或者省略。
艮卩,由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压縮的冷媒,通过形成于低压气缸121的 中间压排出孔127,排向形成于低压气缸121下部的中间压腔Pm。中间压
15腔Pm由下部轴承161和下部罩171构成。另外,在下部轴承161上,与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排出孔127重叠地形成有中间压排出孔161h。而在下部轴承161上,设有开闭中间压排出孔161h的阀门191。阀门191在设定压力以上压力下,开放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排出孔127以及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排出孔161h。阀门191开放时排出到中间压腔Pm的中间压冷媒,通过下部轴承161的中间压连通孔161a、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中间板140的中间压连通孔140a以及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1a,流入到高压气缸131内部空间。这里,在低压气缸121的中间压连通孔120a上连接有注入管153,由分相器500分离的气态冷媒通过注入管153喷射到内部通路180。分相器500分离的气态冷媒压力高于流过蒸发器400后的冷媒压力,因此把分相器500分离的冷媒与由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压縮的冷媒一起供应到高压压縮组合体130后进行压縮时,可以节减压縮机100的耗电量。
分相器500分离的冷媒与低压压縮组合体120压縮的冷媒,通过高压气缸131的中间压流入槽130a流入到高压气缸131内部。上述冷媒在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中,以与低压压縮组合体120相同的工作原理,被压縮成高压状态。在高压压縮组合体130中压縮成高压状态的冷媒,通过高压气缸131的高压排出孔,形成于上部轴承162的高压排出孔162h,排向位于上部轴承162和上部罩172之间的排出空间D。在上部轴承162的上部,设有阀门192,开闭高压气缸131的高压排出孔和上部轴承162的高压排出孔162h。从而,只有高压压縮组合体130把冷媒压縮成一定压力以上时,上述阀门192才会开放高压气缸131的高压排出孔以及上部轴承162的高压排出孔162h,让冷媒排向排出空间D。高压冷媒暂存于排出空间D,之后通过上部罩172的排出口 172p排向封闭容器101的上部。在封闭容器101的内部,填充着高压冷媒。填充在封闭容器101的高压冷媒,通过贯穿封闭容器101上部的排出管向外排出,循环制冷回路后,重新通过储液罐200以及分相器500,流入压縮机IOO,反复上述压縮过程。
另外,在封闭容器101的下部,填充有润滑压縮机组合体105的润滑油。润滑油在插入于旋转轴113的搅拌器103b旋转作用下,顺着旋转轴113内部流动到上部。之后通过形成于机油连通孔103,供应到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润滑压縮机组合体105。另外,通过形成于低压气缸121以及高压气缸131的挡板孔124h、 134h,流入到低压压縮组合体120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130,润滑压縮机组合体10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二级旋转压缩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低压压缩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缩组合体的二级压缩组合体;暂存流向低压压缩组合体的冷媒的储液罐;以及与二级压缩组合体连接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或储液罐中的某一个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 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接在封闭容器 或储液罐中的某一个上。
3、 一种二级旋转压縮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 低压压縮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二级压縮组合体;与低压压縮组合 体连接的冷媒流入管;与二级旋转压縮机连接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注 入管固定在冷媒流入管或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 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接在冷媒流入 管或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部件是插入注入管的弯曲的夹子或夹具。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连接低压压縮组合体和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中间压通路;注入管连接在中 间压通路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压通路具有贯穿封闭容器的U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压通路是形成于二级压縮组合体内部的内部通路。
9、 一种二级旋转压縮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 低压压縮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縮组合体的二级压縮组合体;连接在低压压縮 组合体的冷媒流入管;连接在二级压縮组合体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冷 媒流入管或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 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插入注入管,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焊接在冷媒流入管以及封闭容器中的某一个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级旋转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部件是插入注入管的弯曲的夹子或夹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旋转压缩机,包括封闭容器;位于封闭容器内部,具有低压压缩组合体以及高压压缩组合体的二级压缩组合体;暂存流向低压压缩组合体的冷媒的储液罐;以及与二级压缩组合体连接的注入管;注入管固定在封闭容器以及储液罐中的某一个上。可以防止喷射较高压力冷媒的注入管由于振动而应力集中,发生破损的现象。
文档编号F04C29/12GK101684804SQ20081015192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
发明者卞想明, 崔允诚, 李允熙, 李承俊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