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旋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3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线旋涡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泵,尤其涉及一种切线旋涡泵。
背景技术
一般小流量泵如切线泵和旋涡泵。切线泵特性曲线平坦,流量Q改变, 扬程变化不大; 一般的旋涡泵流量扬程特性曲线的斜率太大,这两种特性曲线 均不满足标准要求的稳定的、具有緩升的、负斜率特性曲线的要求,不符合生 产工艺流程泵输送介质的要求;在泵入口的局部区域,其液体的压力下降到汽 化压力时,产生汽蚀(即液体汽化,形成气泡。当气泡随着液流,流向高压区 时,气泡破裂。气泡的破裂、消失、再生的过程形成了水击。这使过流部件受 到侵蚀、破坏)。而一般的旋涡泵和切线泵在工作时的抗汽蚀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扬程、高抗汽蚀性能的切线旋涡泵,以克 服一般切线泵和旋涡泵抗汽蚀性能差、扬程不够等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切线旋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设有主叶轮,主叶轮固定在泵 体内部的泵轴上,主叶轮的前部设有诱导轮,诱导轮前端设有稳流器,主叶轮 的后部设有旋涡轮,所述稳流器设在泵体入口处并由前泵盖压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抗汽蚀性能强,扬程高,效率高,运转平稳, 流量稳定性好,噪声低,工作压力高,泵后无压力脉动,符合特性曲线标准的 要求,泵的结构比高速泵、多级泵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护 比專交方i更。


图l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切线旋涡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
1、稳流器;2、诱导轮;3、主叶轮;4、旋涡轮;5、泵体;6、泵轴;7、
前泵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切线旋涡泵,包括泵体5,所述泵体5 内部设有主叶轮3,主叶轮3固定在泵体5内部的泵轴6上,主叶轮3前部设 有诱导轮2,由于诱导轮前缘的叶片角小,损失小,抗汽蚀性能好,液体经诱 导轮增压后离心轮入口获得能量,可保证离心轮不发生汽蚀,诱导轮前端设有 稳流器1,使回旋得到了整流,提高了泵的汽蚀性能,主叶轮3后部设有旋涡 轮4,设置的旋涡轮可使液体经主叶轮增压进入旋涡轮再次增加能量,由泵体 扩散器将动能转化成压力能,增大整泵的扬程,所述稳流器1设在泵体5入口 处并由前泵盖7压紧固定。
工作时,当泵的流量Q=l ~20M3/h、扬程在100 ~ 300m之间、转速N < 3000rpm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状态,不仅符合标准要求的具有负斜率的稳定的 特性曲线,泵抗汽蚀性能强,而且泵的结构要比高速泵、多级泵的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护也比较方便,能广泛的用于化工、制药、轻工、环保、 电力、船舶、炼油等行业,特别适合小流量、高扬程液体的输送。
权利要求1、一种切线旋涡泵,包括泵体(5),所述泵体(5)内部设有主叶轮(3),主叶轮(3)固定在泵体(5)内部的泵轴(6)上,其特征在于主叶轮(3)的前部设有诱导轮(2),诱导轮(2)前端设有稳流器(1),主叶轮(3)的后部设有旋涡轮(4);所述稳流器(1)设在泵体(5)入口处并由前泵盖(7)压紧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线旋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部设有主叶轮,主叶轮固定在泵体内部的泵轴上,主叶轮的前部设有诱导轮,诱导轮前端设有稳流器,主叶轮的后部设有旋涡轮,所述稳流器设在泵体入口处并由前泵盖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抗汽蚀性能强,扬程高,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稳定性好,噪声低,工作压力高,泵后无压力脉动,符合特性曲线标准的要求,泵的结构比高速泵、多级泵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
文档编号F04D29/66GK201363320SQ20092010498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张国乾 申请人:北京巡航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