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潜泵采油,是一种电潜泵电缆扶正器。
背景技术:
油田采用井下直线电机无杆采油,这是一种新型的采油方式,它通过置于井下的 直线电机带动抽油泵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实现举升抽油的目的。它省去了地面抽油机、抽油 杆等中间传动环节,提高了抽油效率。由于这种举升方式的机械结构的特点,电缆必须设置 在油管外部,因此常规的油管扶正器无法使电缆通过,不能使用,常规的油管扶正器会造成 电缆的严重磨损。另外电潜泵采油的电缆同样也会与油管壁产生偏磨,降低电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防止电缆线偏磨导致 频繁的维护性作业,确保油井采油时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主要是由尼龙材料构 成的主体组成,主体为圆柱体形,主体有轴向中心孔,能套在油管外壁上与油管一起下入井 内。其特征在于沿主体的外壁上有轴向导流槽,在主体与油管一起下入井内时,井下液体 能通过导流槽,使主体l随油管下入井内。沿主体的外壁上有一个轴向电缆槽3,电缆槽能 使电缆通过。
所述的导流槽的数量在2 5个之间。 电缆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形。 所述的主体的长度在80 200毫米之间;导流槽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半径在8
15毫米之间;所述的电缆槽的深度在10 25毫米之间。 主体的一端为圆锥形,主体进入套管时方便对正,减少摩擦。 在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外表面设有保护电缆线的电缆槽,电潜泵的电缆嵌入
电缆槽内。主体的外径与套管内径相同,主体的外径与油管外径相同,主体有中心孔,能从
油管上端套在油管外壁上,主体两端用电缆卡子将电缆固定,电缆被固定,有效缓解偏磨。
电缆线随油管一起下套管中,油管与套管之间环形空间内的液体能从导流槽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应用于电缆线偏
磨油井,有效缓解偏磨,解决偏磨造成的铁屑卡电机、电缆线磨损问题,延长电潜泵油井的
检泵周期,有效解决了电缆线在井中的磨损,该工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磨性能好,扶正
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结构整体外形图。 图中,l.主体,2.导流槽,3.电缆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一个使用在外径127毫米的套管内的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为例,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主要是由尼龙材料构成的主体 1组成,主体1为圆柱体形,外径为126. 5毫米,长度为130毫米。主体1的一端为圆锥形。 主体1有轴向中心孔,中心孔与油管外径相同,能套在油管外壁上。 沿主体l的外壁上有4个轴向导流槽2。导流槽2为半圆形,导流槽2的半径为 12毫米。 沿主体l的外壁上有一个轴向电缆槽3。电缆槽3的横截面为燕尾形宽度30毫 米。电缆槽3的深度为20毫米。
权利要求一种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主要是由尼龙材料构成的主体(1)组成,主体(1)为圆柱体形,主体(1)有轴向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沿主体(1)的外壁上有轴向导流槽(2),沿主体(1)的外壁上有一个轴向电缆槽(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槽(2)的数量在2 5个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电缆槽(3)的横截面为燕尾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1)的长度在80 200毫米之间;导流槽(2)为半圆形,导流槽(2)的半径在8 15毫米之间; 所述的电缆槽(3)的深度在10 25毫米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主体(1)的一端为圆锥形。
专利摘要电潜泵电缆防偏磨扶正器,应用于油田电潜泵采油管柱上。主要是由尼龙材料构成的主体组成,主体为圆柱体形,主体有轴向中心孔,特征是沿主体的外壁上有轴向导流槽,沿主体的外壁上有一个轴向电缆槽。另外,导流槽的数量在2~5个之间;电缆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形。效果是应用于电缆线偏磨油井,有效缓解偏磨,解决偏磨造成的铁屑卡电机、电缆线磨损问题,延长电潜泵油井的检泵周期,有效解决了电缆线在井中的磨损,该工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磨性能好,扶正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B53/00GK201461377SQ20092010935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周晓红, 张育超, 李丹, 李斌, 王中海, 王鑫海, 申坤, 罗庆梅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