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604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动力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叶片泵。
背景技术
在加工制造和维修中,叶片泵的定子和转子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便 于维修。例如传统的双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多使得转子上的叶片槽多,加工转子困难,定 子的型腔是曲线型,定子加工困难。叶片泵的故障主要是叶片的卡死和损坏,传统的叶片泵 必须把转子取出后注意每片叶片的方向和位置,查找后更换,不便于维修。另一方面,虽然 叶片泵的脉动小,但是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改变其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叶片泵的制造成本, 叶片更换方便,便于维修,且基本上无脉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泵,包括泵体,设于 泵体内的泵芯,设于泵芯前后端面的前盖板、后盖板,所述泵芯包括设有型腔的定子、设在 型腔内的转子、定子两侧的配油盘、主轴、叶片、定位板,所述定子的型腔为圆形曲面,所述 叶片设在定子上,所述转子外表面的截面曲线由曲率半径不等的多段圆弧组成,所述转子 数量为两个并相互错开90。角固定在主轴上。 更优的,所述圆弧由四段组成,相对的圆弧曲率半径相等。 更优的,所述定子上设有安放叶片的叶片槽,所述叶片槽的一端设有推动叶片的 叶片弹簧及弹簧孔。 更优的,所述转子中心设有十字键槽,转子上的十字键槽两侧设有与吸油配油盘 和出油配油盘相通的油孔。 及,所述吸油配油盘及出油配油盘均设有正油槽和反油槽,吸油配油盘上的正油 槽和反油槽不相通,出油配油盘上的正油槽和反油槽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改进后的叶片泵,由于定子型腔的内表面为圆形,与现有技术 的圆弧形结构相比,制造加工更加简单、方便,转子上没有了叶片槽,简化了转子的结构,而 且维修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更换泵芯就可以了 。 叶片泵的优点就是提供压力油的脉动小,脉动越小,使用该压力油的机器工作就 越平稳,使用寿命就越长。叶片泵采用双转子,两转子相互错开90。角固定在主轴上,当一 转子从容腔截面积最小逐渐变至最大时,另一转子刚好从容腔截面积最大逐渐变至最小, 两转子在单位时间内总出油量不变,形成的油液脉动相互抵消,几乎是无脉动的。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定子的截面示意 图3为本发明定子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转子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个转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吸油配油盘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出油配油盘的结构图。 图中1、泵体;2、泵芯;21、定子;211、型腔;212、叶片槽;213、叶片弹簧;214、弹 簧孔;22、转子;221、圆弧;222、十字键槽;223,油孔;23、吸油配油盘;24、出油配油盘;25、 正油槽;26、反油槽;27、主轴;28、叶片;29、定位板;3、前盖板;4、后盖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泵。包括有泵体l,泵体l内部设有泵芯2,泵 芯2的前后端面有前盖板3和后盖板4,泵芯2包括两个定子21,两个转子22,定子21的两 侧装配有吸油配油盘23和出油配油盘24以及吸油配油盘23 —侧起到定位作用的定位板 29,还包括将泵体1、泵芯2、前盖板3、后盖板4组装为一体的主轴27。
如图2、3、4、5所示,定子21为圆柱体,包括型腔211,型腔211内表面为圆形曲面, 方便加工,定子21端面上开有放置叶片28的叶片槽212,叶片槽212的一端设有推动叶片 28在叶片槽212上来回做径向运动的叶片弹簧213及弹簧孔214。转子22设在定子的型 腔211内,转子22外表面的截面曲线由曲率半径不等的多段圆弧221组成,最优的为四段 圆弧221,其中相对的圆弧221曲率半径相等,这样对于组成曲面的圆弧就有了一个最大的 圆弧段和最小的圆弧段,叶片28可以在这两个圆弧段之间伸縮变化,在第一个叶片时从大 圆弧过渡到小圆弧再过渡到大圆弧,空间逐渐变大,从而产生真空度,叶片泵吸油;到第二 个叶片时再从大圆弧过渡到小圆弧然后过渡到大圆弧,空间逐渐变小,产生压力,叶片泵压 油。为了消除叶片泵工作过程中的压力脉动及流量脉动,转子22数量设为两个,并在转子 22中心设有十字键槽222,为的是使两个转子22相互错开90°角固定在主轴27上,如图5 所示,这样当一转子22从容腔截面积最小逐渐变至最大时,另一转子22刚好从容腔截面积 最大逐渐变至最小,两转子22在单位时间内总出油量不变,形成的油液脉动相互抵消,几 乎是无脉动的。 如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吸油配油盘23和出油配油盘24。其主要作用是将 输入的低压油分配到两个吸油区,将出油区的高压油汇集至出油口输出高压油。其中吸油 配油盘23上的正油槽25和反油槽26之间不相通,油槽的作用可以减少背压。出油配油盘 24上的正油槽25和反油槽26相通,其作用是将两个转子22通过转子上的油孔223输出的 高压油汇集至出油口输出,转子22上的油孔223还起到减少背压的作用。
叶片泵是基于叶片28、定子21、转子22和前盖板3、后盖板4所围成的空间的容积 变化来完成吸油、压油的工作循环的。本发明在不改变其性能的情况下以降低叶片泵的制 造成本、便于维修为研究目的,对叶片泵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叶片泵具有输出压力大,无 脉动,使用寿命延长,更换叶片28方便等特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将叶片泵定子21的 型腔211的内表面做成圆形曲面,因此要实现容积变化就得依靠转子22和叶片28,本发明 将转子22的外表面设计成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面组成,而叶片28是可以在定子21上伸縮的,从而实现泵室容积的变化完成吸油、压油的工作循环。 安装泵时先将转子22放入定子21内,然后放进叶片28,要注意在放入叶片28时, 因叶片28有方向性,要根据确定的旋转方向放入叶片28。同时,要注意两转子22在主轴 27上要错开90° ,目的是消除脉动,然后两定子21间用出油配油盘24隔开,两边装上吸油 配油盘23和定位板29形成叶片泵泵芯2,看好方向和进、出油孔相对应再装入泵体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叶片泵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image><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image>
权利要求
一种叶片泵,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的泵芯,设于泵芯前后端面的前盖板、后盖板,所述泵芯包括设有型腔的定子、设在型腔内的转子、定子两侧的吸油配油盘和出油配油盘、主轴、叶片、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型腔为圆形曲面,所述叶片设在定子上,所述转子外表面的截面曲线由曲率半径不等的多段圆弧组成,所述转子数量为两个并相互错开90°角固定在主轴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由四段组成,相对的圆弧曲率半 径相等。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上设有安放叶片的叶片槽,所述 叶片槽的一端设有推动叶片的叶片弹簧及弹簧孔。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中心设有十字键槽,转子上的十 字键槽两侧设有与吸油配油盘和出油配油盘相通的油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配油盘及出油配油盘均设有正 油槽和反油槽,吸油配油盘上的正油槽和反油槽不相通,出油配油盘上的正油槽和反油槽 相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泵,属于液压动力元件,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的泵芯,设于泵芯前后端面的前盖板、后盖板,所述泵芯包括设有型腔的定子、设在型腔内的转子、定子两侧的吸油配油盘和出油配油盘、主轴、叶片、定位板,所述定子的型腔为圆形曲面,所述叶片设在定子上,所述转子外表面的截面曲线由曲率半径不等的多段圆弧组成,所述转子数量为两个并相互错开90°角固定在主轴上;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叶片更换方便,便于维修,且基本上无脉动,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C2/356GK101782068SQ20101011122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宏武, 沈旭 申请人:沈旭;张宏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