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212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的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车 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自流排水都通过水车室顶盖底部和座环上的自 流排水管排到集水井或集水廊道内。由于座环的刚度要求,自流排水管内径一般都比较小, 不超过50mm,且自流排水管数量不超过两个,使得排水量很小。在实际运行中,设置在顶盖 底部的自流排水管很容易被异物堵塞导致排水不畅,大量的渗漏水会在顶盖内部集聚,导 致顶盖的排水泵频繁启动,长期运行,顶盖排水泵故障时甚至会造成机组跳机和水淹厂房 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本实 用新型不仅能增大排水量,还能避免被堵塞,保证顶盖积水及时排走,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水 车室的顶盖和座环内且与集水井或集水廊道连接的自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 在顶盖旁的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管,辅助排水管与集水井或集水廊道连接。前述的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中,所述的自流排水管和辅助排水 管的进水口均高出顶盖的底部2cm以上,且在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前述的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中,所述的辅助排水管的内径 ^ 30mm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顶盖周围的混泥土中预埋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 管,能增大排水量;自流排水管和辅助排水管的进水口均高出顶盖的底部2cm以上,且在进 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可定期进行清洗或更换过滤网,防止堵塞,使得排水效果好,可保证顶 盖积水被及时排走,彻底消除水淹厂房的威胁,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排 水泵的使用次数甚至可取消排水泵,节省了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实施结 构简单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辅助排水管,2-集水井,3-座环,4-自流排水管,5-顶盖, 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3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水 车室的顶盖5和座环3内且与集水井2或集水廊道连接的自流排水管4,特点是还包括设 置在顶盖5旁的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管1,辅助排水管1与集水井2或集水廊道连接;上述 的自流排水管4和辅助排水管1的进水口均高出顶盖5的底部2cm以上,且在进水口处设 有过滤网6 ;所述的辅助排水管1的内径> 30mm,可根据实际应用确定辅助排水管的内径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辅助排水管组成水车室顶盖的排水装置,并在进水口设置有 过滤网以避免堵塞,可保证顶盖积水被及时排走,彻底消除水淹厂房的威胁,极大地提高了 安全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排水泵的使用次数甚至可取消排水泵,节省了投资和长期运行 费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实施结构简单的特点。
权利要求1.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水车室的顶盖( 和座环(3) 内且与集水井( 或集水廊道连接的自流排水管G),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顶盖(5) 旁的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管(1),辅助排水管(1)与集水井( 或集水廊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自流排水管(4)和辅助排水管(1)的进水口均高出顶盖(5)的底部2cm以上,且在进水 口处设有过滤网(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助排水管(1)的内径彡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车室顶盖处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水车室的顶盖(5)和座环(3)内且与集水井(2)或集水廊道连接的自流排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顶盖(5)旁的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管(1),辅助排水管(1)与集水井(2)或集水廊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顶盖周围的混泥土中预埋一根或多根辅助排水管,能增大排水量;自流排水管和辅助排水管的进水口均高出顶盖的底部2cm以上,且在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可定期进行清洗或更换过滤网,防止堵塞,使得排水效果好,可保证顶盖积水被及时排走,彻底消除水淹厂房的威胁,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排水泵的使用次数甚至可取消排水泵,节省了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
文档编号F04F5/10GK201884196SQ20102067613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丁光, 项荣华 申请人:浙江仙居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