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115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连杆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曲轴连杆制冷压缩机的曲轴由于装配的特殊需要,其支撑轴承一般采用内外圈可便捷拆装的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不同于斜盘式制冷压缩机采用的推力滚针轴承, 单挡边圆柱滚子轴承装配时轴承外圈的滚子和内圈之间需要适量的间隙来保证轴承的灵活转动。采用这种轴承的曲轴式制冷压缩机,两端轴承的间隙反映在曲轴上就是曲轴连杆压缩机上常见的曲轴的轴向串动,一般的串动大小为0.2 0. 4mm。当压缩机所装的离合器为皮带轮与吸盘为一整体部件装配在曲轴上的形式时,这种轴向串动不会影响到离合器的吸合间隙,危害相对要小些。但对于皮带轮装在前盖上而吸盘为另一部件装在曲轴上的离合器类型,这种轴向串动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吸合间隙,对于离合器的使用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降低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曲轴轴向串动的间隙可调并能控制在较小范围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及曲轴,该压缩机本体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述曲轴贯穿通过该压缩机本体并两端分别通过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前端口和后端口上,前述的前端口连接有离合器,后端口连接有油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体的前端面与后滚子轴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前端口设有一前盖,而所述的离合器设于该前盖上,所述的前滚子轴承设于该前盖内壁。所述的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均包括内圈、外圈及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增设调整垫片,可控制曲轴的轴向串动在0. 04 0. 08mm之间,将轴向串动对离合器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离合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10及曲轴6,该压缩机本体10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曲轴6贯穿通过该压缩机本体并两端分别通过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能转动地设于前端口和后端口上,前端口连接有离合器11,后端口连接有油泵体1,油泵体1的前端面与后滚子轴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2。压缩机本体10的前端口设有前盖5,而离合器11设于该前盖上,前滚子轴承设于该前盖5内壁。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均包括内圈4、外圈3及位于内圈4与外圈3之间的多个滚子。先按正常装配顺序装配套有外圈3的前盖5、两轴承挡套有轴承内圈4的曲轴6以及压缩机后端轴承的外圈3,在保证各部件无间隙的情况下测量压缩机轴承外圈到压缩机后端部的距离A,同时测量油泵体1嵌入压缩机后端的深度B,根据这两个测量数值即可选定相应的合适的调整垫片2的组合。通过调整垫片2的使用,一般可控制曲轴6的轴向串动在0. 04 0. 08mm之间,将轴向串动对离合器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离合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及曲轴,该压缩机本体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述曲轴贯穿通过该压缩机本体并两端分别通过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前端口和后端口上,前述的前端口连接有离合器,后端口连接有油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体的前端面与后滚子轴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前端口设有一前盖,而所述的离合器设于该前盖上,所述的前滚子轴承设于该前盖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均包括内圈、外圈及位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子。
专利摘要一种间隙可调的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曲轴装配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及曲轴,该压缩机本体具有前端口和后端口,前述曲轴贯穿通过该压缩机本体并两端分别通过前滚子轴承和后滚子轴承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前端口和后端口上,前述的前端口连接有离合器,后端口连接有油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体的前端面与后滚子轴承的后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增设调整垫片,可控制曲轴的轴向串动在0.04~0.08mm之间,将轴向串动对离合器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离合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2203081SQ20112033071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铭刚, 董兴旺 申请人:宁波欣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