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3563阅读:5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泵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CY系列液压泵的配流盘1,由于其配流面11为平面,对于大排量的泵,在配流面11处会出现不均匀的间隙,补偿性较差,需要采用其它相应措施来弥补。对于平面配流,也需采用在缸体底部端面上覆盖一层青铜等减摩材料的方法来减小配流盘与缸体结合面的磨损。还有,现有CY系列液压泵的配流盘I上开有一个长腰形吸油孔12和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13,并在配流盘的配流面11对应该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13设有一个长腰形沉孔14以使该三个短腰形压油孔13位于该长腰形沉孔14中;在长腰形吸油孔的一侧设有卸荷减振槽15,该卸荷减振槽为简单的三角形结构,容易使液压泵工作过程中出现困油现象,产生较大的噪音,并在液压泵突然接通时对吸、压油孔产生较大的压力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以减小配流盘与缸体结合面的磨损情况,降低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包括配流盘和缸体,所述配流盘和缸体为面接触结构,及配流盘上开有一个长腰形吸油孔和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所述配流盘的配流面对应该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设有一长腰形沉孔;所述长腰形吸油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所述面接触结构为球面接触结构;所述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孔的一侧通过一段圆弧过渡;所述长腰形沉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且该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沉孔的一侧同样通过一段圆弧过渡。作为优选,所述配流盘的配流面为凸球面,所述缸体与配流面接触的端面为凹球面,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形成球面接触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短腰形压油孔的数量为三个。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其球面接触结构具有很好的自位性,能自动补偿,且配流盘与缸体结合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产生的磨损也相对较小,从而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卸荷减振槽的三角形带有圆弧过渡结构,更好的解决困油现象,使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更小。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A4V系列的液压泵设备上。

图I是现有配流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配流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结构示意图。图中I-配流盘;11_配流面;12_长腰形吸油孔;13_短腰形压油孔;14_长腰形沉孔;15-卸荷减振槽;151-圆弧;2_缸体;21_与配流面接触的端面;3_液压泵。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包括配流盘I和缸体2,装配于液压泵3中。配流盘I的配流面11为凸球面,所述缸体2与配流面接触的端面21为凹球面,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形成球面接触结构。还有,配流盘I上开有一个长腰形吸油孔12和三个短腰形压油孔13,配流盘的配流面11上对应该三个短腰形压油孔13设有一长腰形沉孔14,使该三个短腰形压油孔13位于该长腰形沉孔14中。长腰形吸油孔12的一侧设有一个三角形卸荷减振槽15,该三角形卸荷减振槽15的一侧与长腰形孔12的一侧通过一段圆弧151过渡。长腰形沉孔14的一侧同样设有一个三角形卸荷减振槽15,该三角形卸荷减振槽15的一侧与长腰形沉孔14的一侧同样通过一段圆弧151过渡。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机理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液压泵工作过程中,配流盘I与缸体2面接触形成一个摩擦副,缸体2与配流盘I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本实用新型的配流盘和缸体的结合面之间采用球面接触结构,接触方式为全接触,接触面产生磨损时各部分磨损程度相同,具有良好的自动补偿能力和自位性,接触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较小,从而产生的磨损相对较小,进而增加了配流盘的使用寿命。此外,缸体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配流盘I的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柱塞在轴向远离配流盘作直线运动,经过吸油口 12的过程是属于吸油状态,而从C点到D点,经过压油口 13的过程属于压油状态,但在B点到C点和D点到A点的两段行程属于轴向线速度接近于零的状态,既不吸油也不压油,从而容易产生困油现象造成噪声较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配流盘I采用三角形带圆弧过渡结构的卸荷减振槽15则能更好地解决该困油现象,从而使其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1.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包括配流盘和缸体,所述配流盘和缸体为面接触结构,及配流盘上开有一个长腰形吸油孔和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所述配流盘的配流面对应该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设有一长腰形沉孔;所述长腰形吸油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接触结构为球面接触结构;所述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孔的一侧通过一段圆弧过渡;所述长腰形沉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且该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沉孔的一侧同样通过一段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盘的配流面为凸球面,所述缸体与配流面接触的端面为凹球面,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形成球面接触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腰形压油孔的数量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泵的配流盘和缸体装配结构。其包括配流盘和缸体,所述配流盘和缸体为面接触结构,及配流盘上开有一个长腰形吸油孔和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所述配流盘的配流面对应该若干个短腰形压油孔设有一长腰形沉孔;所述长腰形吸油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所述面接触结构为球面接触结构;所述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孔的一侧通过一段圆弧过渡;所述长腰形沉孔的一侧设有三角形卸荷减振槽,且该三角形卸荷减振槽的一侧与长腰形沉孔的一侧同样通过一段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能减小配流盘与缸体结合面的磨损情况,降低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文档编号F04B53/00GK202360377SQ2011204841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罗云, 高鹏启 申请人:佛山市科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