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370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具体涉及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家用风扇一般由扇叶、风扇罩和电机构成,电机的前部设有与风扇罩连接的风扇盖,电机的后部连接有后散热盖。现有技术中,电机与后散热盖之间通过L型连接片相互连接,在电机壳的后端面的边缘钻有螺纹孔,L型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壳的后端面上,后散热盖侧面的前端设有多个连接孔,螺丝穿过连接孔与L型连接片连接,从而使后散热盖固定在电机上。由于电机与后散热盖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即L型连接片)相互连接,中间多了个 部件,不仅增加加工成本,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并且连接稳定性不高,增大出现问题的概率。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连接稳定的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壳和后散热盖,所述电机壳的侧面后端设有多个螺纹孔,后散热盖的侧面前端设有多个与螺纹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后散热盖的前端套设在电机壳的后端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壳的侧面后端设有向内凹的台阶,螺纹孔位于台阶上,后散热盖的前端套设在台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壳后端面的边缘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圆环,螺纹孔位于该圆环的侧面。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环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壳侧面后端的螺纹孔和螺栓直接与后散热盖连接,与传统的结构相比,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减少中间连接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连接稳固牢靠,减少震动,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爆炸图;图3为图I的另一角度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连接稳定的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壳I和后散热盖2,所述电机壳I的侧面后端设有多个螺纹孔11,后散热盖2的侧面前端设有多个与螺纹孔11相对应的连接孔21,后散热盖2的前端套设在电机壳I的后端上并通过螺栓3固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壳I的侧面后端设有向内凹的台阶12,螺纹孔11位于台阶12上,后散热盖2的前端套设在台阶12上,后散热盖2的前端面抵在台阶12旁边的立面上,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进一步,为了方便加工和不影响电机工作,所述电机壳I后端面的边缘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圆环13,螺纹孔11位于该圆环13的侧面。同时,圆环13的外圆周直径小于电机壳I的外圆周直径,从而形成台阶12。为了方便周向定位,所述圆环13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4,可与后散热盖2内侧的定位销之类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方便安装和维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壳(I)和后散热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I)的侧面后端设有多个螺纹孔(11),后散热盖(2)的侧面前端设有多个与螺纹孔(11)相对应的连接孔(21),后散热盖(2)的前端套设在电机壳(I)的后端上并通过螺栓(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I)的侧面后端为一向内凹的台阶(12),螺纹孔(11)位于台阶(12)上,后散热盖(2)的前端套设在台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I)后端面的边缘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圆环(13),螺纹孔(11)位于该圆环(13)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3)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连接稳定的风扇后散热盖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壳和后散热盖,所述电机壳的侧面后端设有多个螺纹孔,后散热盖的侧面前端设有多个与螺纹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后散热盖的前端套设在电机壳的后端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壳侧面后端的螺纹孔和螺栓直接与后散热盖连接,与传统的结构相比,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减少中间连接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连接稳固牢靠,减少震动,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D29/58GK202360469SQ2011204956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洪顺开 申请人:洪顺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