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测采集成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212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射测采集成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射孔、测试和抽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射孔与抽油一体化联作工艺中申请专利的泵有《射采联作泵》(专利号200420028894. 7)和《测试射采联作泵》(专利号200620026055. O)两种类型,但这两种类型的内通径太小,小直径泵都存在无法过泵校深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一种集射孔、测试和抽油为一体的射测采集成抽油泵。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主体、在泵主体上部内轴向孔中布置的柱塞总成,在柱塞总成下端螺纹连接下游动阀体,在下游动阀体下端暂时连接可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主体下端螺纹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下端螺纹连接一偏心阀体,所述偏心阀体设有主腔体和副腔体,在所述主腔体内布置可取堵塞器,在所述偏心阀体的副腔体内通过阀罩和阀座布置阀球,在所述阀罩和阀座之间的副腔体侧壁设置与主腔体连通的径向侧孔。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取堵塞器包括一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的内径配合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的上部设置中孔、下部为实心体,密封体的下部配合在偏心阀体的主腔体内,在密封体的上部侧壁开设一径向长孔,在所述径向长孔上方的密封体上部的外侧设置台阶,在所述台阶上布置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部通过径向设置的剪切销钉与下游动阀体的下端连接;在连接套内设置打捞针,所述打捞针上端布置在连接套的上端外,打捞针的上端设置锥形倒齿,打捞针的中部外侧设置径向凸台,在所述径向凸台下方的打捞针与密封体之间设置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上端布置在密封体的上方,于所述限位套内的所述径向凸台和连接套之间设置弹簧;在所述径向长孔所属区域内的密封体中心通过转销连接一凸爪,在所述转销上套置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密封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凸爪相连接,所述凸爪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径向长孔并布置在密封体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之间的间隙内;在所述密封体的下部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置在密封体的下部外侧的环形凹槽内。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泵主体上端与油管柱连接,偏心阀体下端与油管射孔总成连接,下到井筒设计位置,用伽马校深仪过泵校深后,油管正打压或投弹射孔;射孔结束后,将设置为锁紧状态的可取式堵塞器从井口投入,在自重的作用下进入偏心阀体的主腔体内,凸爪的自由端定位异径槽即锁紧,下完柱塞抽油杆柱即可开井抽油;或将设置为锁紧状态的可取式堵塞器与柱塞总成相连接后再下井,即将可取式堵塞器上的连接套插入柱塞总成的下游动阀体内,用剪切销钉连为一体,当可取式堵塞器进入偏心阀体的主腔体内,凸爪的自由端定位异径槽内既锁紧,上提柱塞抽油杆柱剪切销钉即被剪断,两者分开。[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泵泵下通径和进液通道小的问题,可取式堵塞器设计为可取式结构,投入方式采用直接从井口和随柱塞总成一起下入两种方式,为油管正打压射孔提供了传压通道,为伽马校深仪提供了过泵校深的通道。由于可取式堵塞器可以在起泵前拔出即给管柱卸油,解决了地面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一趟下井管柱即完成了射孔、测试、抽油三个工序一次完成,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效果体现在I、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小直径泵的过泵射孔、测试、抽油联作技术,从而简化施工工序,降低作业成本;快速开井采油,有效防止井喷事故发生。2、可取式堵塞器,采用支承定位,机械锁紧,有效的防止了泵往复抽吸过程中产生的蠕动,延长其密封寿命。3、检泵作业时可取式堵塞器可以先捞出,管柱内的原油直接卸入井筒内,避免了地面污染问题。4、固定进液阀偏心设置,增大了泵的进液通道,降低了流动阻力,提高泵的充满度。为了方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在偏心阀体的下端外侧设置外连接螺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取式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泵主体I上部内轴向孔中布置有柱塞总成2,在柱塞总成2下端螺纹连接下游动阀体3,在下游动阀体3下端通过剪切销钉6暂时连接可取堵塞器5。在下游动阀体3和可取堵塞器5外的泵主体I下端螺纹连接中间接头4,在中间接头4下端螺纹连接一偏心阀体7。偏心阀体7设有主腔体7-1和副腔体7-2,在主腔体7-1内布置可取堵塞器5,在副腔体7-2内通过阀罩8和阀座10布置阀球9,在阀罩8和阀座10之间的副腔体7-2侧壁设置与主腔体7-1连通的径向侧孔7-3。可取堵塞器5包括一与偏心阀体7的主腔体7-1的内径配合的密封体5-5,密封体5-5的上部设置中孔、下部为实心体,密封体5-5的下部配合在偏心阀体7的主腔体7-1内,在密封体5-5的上部侧壁开设一径向长孔5-5-1。在径向长孔5-5-1上方的密封体5_5上部的外侧设置台阶5-5-2,在台阶5-5-2上布置一连接套5-2,连接套5_2的上部通过径向设置的剪切销钉6与下游动阀体3的下端连接。在连接套5-2内设置打捞针5-1,打捞针5-1上端布置在连接套5_2的上端外,打捞针5-1的上端设置锥形倒齿5-1-1,打捞针5-1的中部外侧设置径向凸台5-1-2,在径向凸台5-1-2下方的打捞针5-1与密封体5-5之间设置限位套5-3,限位套5_3的上端布置在密封体5-5的上方,于限位套5-3内的径向凸台5-1-2和连接套5-2之间设置弹簧5_4,弹簧5-4套置在打捞针5-1外。在径向长孔5-5-1所属区域内的密封体5-5中心通过转销5_7连接一凸爪5_8,在转销5-8上套置一扭簧5-6,扭簧5-6的一端与密封体5-5相连接,另一端与凸爪5_8相连接,凸爪5-8的自由端伸出径向长孔5-5-1,并且布置在密封体5-5与偏心阀体7的主腔体7-1的异径槽7-4之间的环隙内。在密封体5-5的下部与偏心阀体7的主腔体7-1之间设置上下两道密封圈5_9,各
密封圈5-9分别套置在密封体5-5的下部外侧的环形凹槽内。在偏心阀体7的下端外侧设置外连接螺纹7-5。
权利要求1.一种射测采集成抽油泵,包括泵主体、在泵主体上部内轴向孔中布置的柱塞总成,在柱塞总成下端螺纹连接下游动阀体,在下游动阀体下端暂时连接可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主体下端螺纹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下端螺纹连接一偏心阀体,所述偏心阀体设有主腔体和副腔体,在所述主腔体内布置可取堵塞器,在所述偏心阀体的副腔体内通过阀罩和阀座布置阀球,在所述阀罩和阀座之间的副腔体侧壁设置与主腔体连通的径向侧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射测采集成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取堵塞器包括一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的内径配合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的上部设置中孔、下部为实心体,密封体的下部配合在偏心阀体的主腔体内,在密封体的上部侧壁开设一径向长孔,在所述径向长孔上方的密封体上部的外侧设置台阶,在所述台阶上布置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部通过径向设置的剪切销钉与下游动阀体的下端连接;在连接套内设置打捞针,所述打捞针上端布置在连接套的上端外,打捞针的上端设置锥形倒齿,打捞针的中部外侧设置径向凸台,在所述径向凸台下方的打捞针与密封体之间设置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上端布置在密封体的上方,于所述限位套内的所述径向凸台和连接套之间设置弹簧;在所述径向长孔所属区域内的密封体中心通过转销连接一凸爪,在所述转销上套置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密封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凸爪相连接,所述凸爪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径向长孔并布置在密封体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之间的间隙内;在所述密封体的下部与偏心阀体的主腔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置在密封体的下部外侧的环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射测采集成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偏心阀体的下端外侧设置外连接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射测采集成抽油泵,涉及石油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射孔、测试和抽油技术领域,在柱塞总成下端螺纹连接下游动阀体,在下游动阀体下端暂时连接可取堵塞器,在泵主体下端螺纹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下端螺纹连接一偏心阀体,偏心阀体设有主腔体和副腔体,在主腔体内布置可取堵塞器,在偏心阀体的副腔体内通过阀罩和阀座布置阀球,在阀罩和阀座之间的副腔体侧壁设置与主腔体连通的径向侧孔。本实用新型一趟下井管柱即完成了射孔、测试、抽油三个工序一次完成,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发生。
文档编号F04B47/00GK202579125SQ2012202513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石建设, 段志刚, 唐海军, 唐礼骅, 徐贵春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