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风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238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风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风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风机,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子、家电、机械、制造设备等领域。交流风机,对应设置有风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风机的风扇转动,以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由于交流风机的驱动电路,是先将电网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后,再对风机进行驱动的。并且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是将电网的交流电压整流后,直接通过风机驱动电路以控制风机转动的,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流入到风机驱动电路的直流电压不稳定,以致风机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不均衡,从而导致风机的转动不稳定。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风机驱动电路一般采用由单独四个三极管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当H桥驱动电路对角 的两个三极管导通时驱动风机正转或者反转,但是由于H桥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是直接加载到每个三极管的栅极上的,因此其可能导致的问题是当H桥驱动电路同一侧的两个三极管均导通时,电流就会直接通过同一侧的两个三极管构成回路,以致电流损坏三极管,使H桥驱动电路失去作用,风机不能转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电源供给不稳定,驱动电路的工作不可靠,以致风机的不能可靠稳定的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工作可靠稳定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源变换为脉动直流电源;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级,用于滤除所述整流电路产生的谐波电压;电磁干扰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级,用于防止所述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工作时与其它电路产生干扰;DC-DC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级,用于将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变换为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用于将第一直流电源进行稳压,并输出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直流电源;风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 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包括H桥驱动电路;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风机的驱动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漏极、第四三极管的漏极连接有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源极、第六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通过第三十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源极和第五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与第四三极管的源极和第六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驱动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七三极管控制,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三十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栅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一正向控制信号;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三十九电阻连接有第二反向控制信号;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八三极管控制,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十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十一电阻和第四十二电阻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四十一电阻和第四十二电阻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栅极;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正向控制信号;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有第一反向控制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正向控制信号、第二正向控制信号、第一反向控制信号、第二反向控制信号由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提供;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时,第六三极管导通,并且所述第七三极管控制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当所述第三三极管、第六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正转;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二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时,第五三极管导通,并且所述第八三极管控制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当所述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反转。进一步的,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型号为APX9281或LB11867,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3脚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第14脚接地,第7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七电容,第11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第13脚输出5V电压,第13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且第13脚与第12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第13脚与第5脚连接,第13脚与地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6脚连接,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9脚和第10脚由霍尔元件提供,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16脚和第I脚分别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向控制信号,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15脚和第2脚分别输出第一反向控制信号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进一步的,所述霍尔元件的两个输入脚分别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9脚和第10脚连接;所述霍尔元件的其中一个输出脚接地,所述霍尔元件的另外一个输出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二直流电源。进一步的,所述DC-DC开关电路,包括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和开关管,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高压脚和所述开关管的漏极端由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提供,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驱动脚通过第十电阻连接开关管的栅极端,所述开关管的源极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九电阻、第二电感输出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九电阻和第二电感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为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行连接有第i^一电容和假负载;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电源脚与地脚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反馈脚之间连接有反馈电路,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检测脚与所述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八十八电阻,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与地之间还反向连接有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电源脚与地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0019]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型号为SMD911。进一步的,所述假负载为连接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依次串联的第二十五电阻和第二十四电阻。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之间的的第八二极管、第十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反馈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降压电路,包括三端集成稳压器,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地脚接地,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脚与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脚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容。进一步的,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二极管反向接地。本实用新型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DC-DC开关电路、降压电路、风机驱动电路。其中,风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驱动电路,并且H桥驱动电路由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及风机的驱动线圈组成;当所述第三三极管、第六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正转;当所述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反转。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第三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分别由第七三极管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来控制,并且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一正向控制信号来控制,当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时,第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导通,则驱动线圈带动风机正转;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分别由第八三极管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来控制,并且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二正向控制信号来控制,当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二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时,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导通,则驱动线圈带动风机反转。增加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的目的是,防止H桥驱动电路中同一侧的三极管出现同时导通后与驱动线圈构成导通回路,从而避免了驱动线圈被烧损的情况产生,从而保护了驱动线圈不被损坏。即防止H桥驱动电路中的第三三极管与第五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与第六三极管同时导通与驱动线圈构成导通回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H桥驱动电路的工作稳定,能够使风机的驱动线圈带动风机进行可靠的转动。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降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请参考图I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电磁干扰电路、DC-DC开关电路、降压电路、风机驱动电路。请参考图1,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本实施例中的整流电路为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D1,也可以是整流桥块。请参考图1,所述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级,用于滤除所述整流电路产生的谐波电压;本实施例中的滤波电路为LC型滤波电路,包括并连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级的第三电容C3,以及串接在所述整流电路输出正端的第一电感LI。·[0036]请参考图I,所述电磁干扰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级,用于防止所述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工作时与其它电路产生干扰;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电路为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级的第零电容CO。请参考图I,所述DC-DC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级,用于将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变换为第一直流电源VCC1。其电路结构,包括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和开关管Ql,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高压脚(第8脚)和所述开关管Ql的漏极端由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提供,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驱动脚(第5脚)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开关管Ql的栅极端,所述开关管Ql的源极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九电阻R9、第二电感L2输出第一直流电源VCC1,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二电感L2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地脚(第4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为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行连接有第i^一电容Cll和假负载;所述假负载为连接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依次串联的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四电阻R24 ;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电源脚(第6脚)与地脚(第4脚)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CS ;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反馈脚(第2脚)之间连接有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第4脚)之间的的第八二极管D8、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反馈脚(第2脚)连接;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检测脚(第I脚)与所述开关管Ql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八十八电阻R88,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地脚(第4脚)与地之间还反向连接有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电源脚(第6脚)与地脚(第4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R5,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感的中间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电源脚(第6脚)之间正向连接有第七二极管D7。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Ul的型号优选为SMD911。本实施例中的降压电路采用两种方案请参考图2,第一种方案的降压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VCC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ClO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阻R18,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九二极管D9反向接地,所述第九二极管D9为稳压管。[0040]请参考图3,第二种方案的降压电路,包括三端集成稳压器U4,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地脚接地,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输入脚与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即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1)、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输入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C17,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输出脚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输出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容C18。其中,所述第十七电容C17和第十八电容C18均为电解电容。本实施例中的三端集成稳压器U4的型号可以是78XX系统、LM317、FS117等。请参考图1,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其电路连接结构,包括H桥驱动电路;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风机的驱动线圈L3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漏极、第四三极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VCCl ;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源极、第六三极管Q6的源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通过第三十八电阻R38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源极和第五三极管Q5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与第四三极管Q4的源极和第六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驱动线圈L3 ;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七三极管Q7控制,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VCC2,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电阻R30和第三十三电阻R33接第一直流电源VCCl,所述第三十电阻R30和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栅极,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 ;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栅极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连接有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 ;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八三极管Q8控制,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第四十电阻R40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VCC2,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第四i^一电阻R41和第四十二电阻R42接第一直流电源VCC1,所述第四十一电阻R41和第四十二电阻R42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栅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 ;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栅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有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I。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正向连接有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为稳压管;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栅极与漏极之间也正向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六二极管D6也为稳压管。所述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1、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I、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由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提供;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时,第六三极管Q6导通,并且所述第七三极管Q7控制所述第三三极管Q3导通,当所述第三三极管Q3、第六三极管Q6接通时,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正转;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输出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2时,第五三极管Q5导通,并且所述第八三极管Q8控制所述第四三极管Q4导通,当所述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接通时,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反转。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优选型号为APX9281。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3脚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VCC2,第14脚接地,第7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七电容C7,第11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C4,第13脚输出5V电压,第13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Cl,且第13脚与第12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第13脚与第5脚连接,第13脚与地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Rl,且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Rl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6脚连接,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9脚和第10脚由霍尔元件提供,所述霍尔元件的两个输入脚分别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9脚和第10脚连接;所述霍尔元件的其中一个输出脚接地,所述霍尔元件的另外一个输出脚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CC2 ;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16脚和第I脚分别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和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15脚和第2脚分别输出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I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上述中,马达驱动芯片U12,也可以使用型号为LB11867的马达驱动芯片。本实施例中,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级设置有保险丝F2,以在过流过热时起到保护作用。上述中的第一直流电源VCCl的优选电压值为48伏特;第二直流电源VCC2的优选 电压值为12伏特。本实用新型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DC-DC开关电路、降压电路、风机驱动电路。其中,风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驱动电路,并且H桥驱动电路由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及风机的驱动线圈L3组成;当所述第三三极管Q3、第六三极管Q6接通时,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正转;当所述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接通时,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反转。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第三三极管Q3和第六三极管Q6的导通或者截止分别由第七三极管Q7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来控制,并且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来控制,当马达预驱动芯片U2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时,第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Q6导通,则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正转;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的导通或者截止分别由第八三极管Q8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I来控制,并且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来控制,当马达预驱动芯片U2输出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I时,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Q5导通,则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反转。增加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的目的是,防止H桥驱动电路中同一侧的三极管出现同时导通后与驱动线圈L3构成导通回路,从而避免了驱动线圈L3被烧损的情况产生,从而保护了驱动线圈L3不被损坏。即防止H桥驱动电路中的第三三极管Q3与第五三极管Q5以及第四三极管Q4与第六三极管Q6同时导通与驱动线圈L3构成导通回路。另外,由于马达预驱动芯片U2的第一正向控制信号Pl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N2为一组输出信号,第二正向控制信号P2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N2是另一组输出信号,从而保证的H桥驱动电路只有一组对角三极管的导通,从而保证了驱动线圈能够带动风机正转或者反转。因此,本发明的H桥驱动电路的工作稳定,能够使风机的驱动线圈L3带动风机进行可靠的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源变换为脉动直流电源; 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级,用于滤除所述整流电路产生的谐波电压;电磁干扰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级,用于防止所述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工作时与其它电路产生干扰; DC-DC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级,用于将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变换为第一直流电源; 降压电路,用于将第一直流电源进行稳压,并输出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直流电源; 风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 所述风机驱动电路,包括H桥驱动电路; 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风机的驱动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漏极、第四三极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源极、第六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通过第三十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源极和第五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与第四三极管的源极和第六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后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驱动线圈;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七三极管控制,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十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三十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栅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一正向控制信号;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三十九电阻连接有第二反向控制信号;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导通或者截止由第八三极管控制,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十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十一电阻和第四十二电阻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四十一电阻和第四十二电阻的公共交点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栅极;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正向控制信号;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有第一反向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向控制信号、第二正向控制信号、第一反向控制信号、第二反向控制信号均由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提供;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时,第六三极管导通,并且所述第七三极管控制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当所述第三三极管、第六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正转;当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输出第二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一反向控制信号时,第五三极管导通,并且所述第八三极管控制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当所述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接通时,驱动线圈带动风机反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型号为APX9281或LB11867,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3脚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第14脚接地,第7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七电容,第11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第13脚输出5V电压,第13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且第13脚与第12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第13脚与第5脚连接,第13脚与地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且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6脚连接,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9脚和第10脚由霍尔元件提供,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16脚和第I脚分别输出第一正向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向控制信号,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15脚和第2脚分别输出第一反向控制信号和第二反向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元件的两个输入脚分别与所述马达预驱动芯片的第9脚和第10脚连接;所述霍尔元件的其中一个输出脚接地,所述霍尔元件的另外一个输出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二直流电源。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开关电路,包括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和开关管,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高压脚和所述开关管的漏极端由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提供,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驱动脚通过第十电阻连接开关管的栅极端,所述开关管的源极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九电阻、第二电感输出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九电阻和第二电感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为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行连接有第十一电容和假负载;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电源脚与地脚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反馈脚之间连接有反馈电路,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检测脚与所述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八十八电阻,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与地之间还反向连接有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电源脚与地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型号为SMD91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负载为连接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依次串联的第二十五电阻和第二十四电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地脚之间的的第八二极管、第十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公共交点与所述高压开关型稳压芯片的反馈脚连接。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三端集成稳压器,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地脚接地,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脚与所述DC-DC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脚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且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容。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有第二直流电源,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地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二极管反向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源变换为脉动直流电源;滤波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级,用于对滤除所述整流电路产生的谐波电压;电磁干扰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级,用于防止所述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工作时与其它电路产生干扰;DC-DC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级,用于将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源变换为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用于将所述DC-DC开关电路输出第一直流电源进行稳压,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风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本实用新型交流风机控制电路工作可靠稳定。
文档编号F04D27/00GK202690488SQ2012202710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郭建议 申请人:上海卡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