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活塞型压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733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旋转活塞型压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即使不对叶片槽实施高精度加工叶片也能够追随活塞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有:缸体,其形成圆筒状的缸体室;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轴的偏心部,并与该偏心部一起在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以及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缸体的叶片槽,利用赋予一个端部的按压力使另一个端部与活塞的外周面抵接,将缸体室内分隔为吸入室和压缩室,在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叶片的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中心相对于叶片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压缩室侧偏移。
【专利说明】旋转活塞型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冷冻冷藏空调用设备以及供热水用设备等的利用了热泵的冷冻循环中所使用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具备:缸体,其形成圆筒状的缸体室;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被电动机驱动旋转的轴的偏心部,与该偏心部一起在缸体室内偏心旋转运动;以及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缸体的叶片槽,利用赋予一个端部的按压力使另一个端部与活塞的外周面抵接,将上述缸体室内分隔为吸入室和压缩室(参照专利文献I)。
[0003]而且,在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例如,在沿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电动机与压缩机构部的竖置型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为横剖面)中观察这样的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情况下,叶片的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前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另外,该圆弧形状的中心处于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叶片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通过叶片宽度的中心,沿叶片长度方向延伸配置的虚拟直线)上。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 - 220993号公报(第2、3图等)
[0005]图5是表示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附近的放大图。另外,图6是用于说明作用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周围的力关系的说明图。此外,图5以及图6是表不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的图。
[0006]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在成为叶片11的不与活塞9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在从缸体室的径向观察的情况下成为外侧端部。以下,称为“背面侧端部”)的外侧的位置配置有弹簧。而且,通过该弹簧的反作用力对叶片背面侧端部赋予按压力。另外,在被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封闭容器内的高压壳式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收纳上述弹簧的孔部与封闭容器内相连通的情况下,封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压力(被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压力)也作为按压力被赋予叶片的不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因此,在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作用由弹簧的反作用力(根据情况,包括封闭容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所带来的压力Pd。另外,以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部201 (在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中,连接叶片11的前端部的圆弧形状的中心点与活塞9的中心点的直线与叶片11的前端部相交的位置)为界,对该前端部从吸入室12作用压力Ps,从压缩室13侧作用压力Pc。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因作用于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的压力(Pd)与作用于前端部的压力(Ps、Pc)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叶片前端推压力Fv,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相抵接。
[0007]另外,在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压缩制冷剂时,对叶片11中的向缸体5的缸体室内突出的部分作用图6所示的力。详细而言,在叶片11与叶片槽10之间存在数微米的缝隙21。另外,在压缩制冷剂时,叶片11通过因压缩室13与吸入室12的差压而产生的压力负载P微小地倾斜该缝隙21。因此,叶片11在叶片槽10的吸入侧与吸入室12侧的端部即接触部301接触,在叶片槽10的排出侧与压缩室13侧的端部即接触部302接触。换句话说,在这些接触部分别产生吸入侧反作用力NI和排出侧反作用力N2。若将接触部301的摩擦系数定义为μ I,将接触部302的摩擦系数定义为μ 2,则叶片11在叶片槽10内滑动时在吸入侧所产生的摩擦力fl为μ 1XN1,在排出侧所产生的摩擦力f2为μ2ΧΝ2。因此,在叶片11的侧面部所产生的摩擦力的总和Fside (以下,称为“叶片旁侧摩擦力”)由Fside = fl + f2 = μ IXNl + μ 2ΧΝ2 表示。
[0008]图7是表示在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活塞在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的、压缩室内的压力与叶片旁侧摩擦力的关系的图。另外,图8是表示在该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活塞在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的、压缩室内的压力与叶片前端推压力的关系的图。
[0009]此处,图7中,横轴表示使活塞9偏心旋转运动的轴的相位[deg](旋转角度),左侧的纵轴表示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 [MPa],右侧的纵轴表示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 [N]。另外,图8中,横轴表示使活塞9偏心旋转运动的轴的相位[deg](旋转角度),左侧的纵轴表示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 [MPa],右侧的纵轴表示叶片前端推压力Fv [N]。
[0010]此外,在图7以及图8中,轴的相位O [deg]表示活塞9与叶片槽10最近的状态。另外,轴的相位O [deg]表不活塞9与叶片槽10最远的状态。
[0011]如图7所示,随着轴(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前进,压缩室13内的体积减少,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上升。而且,若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则压缩室13内的制冷剂被从未图示的排出口排出,之后的压缩室13内的压力变为恒定。此时,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也与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相同,增加至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为止,在该规定压力(=排出压力)下成为最大值。这是因为随着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上升,因压缩室13与吸入室12的差压而产生的压力负载P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叶片前端推压力Fv降低至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为止,并在该规定压力(=排出压力)下成为最小值。
[0012]此处,轴(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从O [deg]至180 [deg]的期间,活塞9从叶片槽10脱离。因此,叶片11为了追随这样的活塞9的动作,需要一边通过叶片前端推压力Fv将叶片11向活塞9推压一边使其移动。换句话说,需要使叶片前端推压力Fv >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此外,轴(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为180 [deg]以下,活塞9与叶片槽10接近。因此,叶片11被活塞9压入叶片槽10,所以叶片前端推压力Fv以及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没有关系,能够追随活塞9的动作。
[0013]然而,在使用CO2制冷剂(碳酸气体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轴(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达到180 [deg]前,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容易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换句话说,在使用CO2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较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叶片11为了追随活塞9的动作而需要使叶片前端推压力Fv>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的状态下,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因此,对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若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为止叶片前端推压力Fv <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则叶片11就无法够追随活塞9的动作。
[0014]图9以及图10是用于说明叶片追随活塞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问题的说明图。此外,图9示出轴(换句话说活塞)的相位从O [deg]至180 [deg]的期间的、叶片以及活塞的位置关系。另外,图10示出图9 (C)的状态下的缸体室内的制冷剂流动。
[0015]图9Ca)所示,轴(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成为O [deg]时开始制冷剂的压缩步骤。之后,在该压缩步骤中至叶片前端推压力Fv >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的状态下(参照图9 (b)),叶片11能够追随活塞9的动作。然而,制冷剂被压缩而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接近规定压力(=排出压力),并且叶片前端推压力Fv降低,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增加。因此,如图9 (c)所示,若叶片前端推压力Fv低于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则叶片11无法追随活塞9而脱离。若叶片11从活塞9脱离,则制冷剂从压缩室13流入吸入室12,两室的压力差缩小,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降低,所以如图9 (d)所示,叶片前端推压力Fv变大。因此,存在叶片11再次朝向活塞9 一边增速一边运动而与活塞9碰撞而再接触,所以接触部受到损伤或产生碰撞声这样的问题点。
[0016]另外,如图10所示,若叶片11与活塞9脱离,则如箭头22所示,压缩室13的高压制冷剂气体向吸入室12侧泄露,由此也产生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点。
[0017]此外,在以往的旋转活塞式压缩机中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也考虑过对缸体5的叶片槽10实施高精度的研磨加工从而减少滑动时的摩擦系数μ 1、μ 2的技术。然而,若对缸体5的叶片槽10实施高精度的研磨加工则加工成本上升、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变得高价。
实用新型内容
[0018]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对叶片槽实施高精度的加工叶片也能够追随活塞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
[001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具备: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定子以及转子;轴,该轴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转子,并形成有偏心部;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有:形成圆筒状的缸体室的缸体;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偏心部并与该偏心部一起在所述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以及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所述缸体的叶片槽,利用赋予一个端部的按压力使另一个端部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抵接,将所述缸体室内分隔为吸入室和压缩室;以及封闭容器,该封闭容器收纳所述电动机、所述轴以及所述压缩机构部,在所述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叶片的与所述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叶片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压缩室侧偏移。
[0020]优选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在所述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叶片槽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对于与该中心线平行的所述缸体室的中心线向所述吸入室侧偏移。
[0021]优选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所述叶片的表面被实施了表面处理,使得所述叶片的表面与该叶片的母材相比耐磨损性提高。
[0022]优选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使用的制冷剂是CO2制冷剂。
[002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在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叶片的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中心相对于叶片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压缩室侧偏移。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相比,叶片的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中,从吸入室作用的压力Ps增加,而从压缩室作用的压力Pc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相比,能够增大因作用于叶片的不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压力与作用于与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的压力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叶片前端推压力FV。
[0024]即、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通过增大叶片前端推压力Fv,即使不对缸体的叶片槽实施高精度的研磨加工,在使用CO2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较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叶片追随活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6]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横剖视图。
[0027]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附近的放大图。
[0028]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缸体的图,是表示叶片槽附近的放大图。
[0029]图5是表示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附近的放大图。
[0030]图6是用于 说明作用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周围的力关系的说明图。
[0031]图7是表示在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活塞在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的、压缩室内的压力与叶片旁侧摩擦力的关系的图。
[0032]图8是表示在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中活塞在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时的、压缩室内的压力与叶片前端推压力的关系的图。
[0033]图9是用于说明在叶片无法追随活塞时所产生的问题的说明图。
[0034]图10是用于说明叶片无法追随活塞时所产生的问题的说明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I…封闭容器;2…定子;3…转子;4…轴;4a...主轴;4b…副轴;4c…偏心部,5吣缸体;6…缸体室;6a...中心线(缸体室);7…上轴承;8…下轴承;9…活塞;10...叶片槽;IOa…中心线(叶片槽);11…叶片;lla…中心线(叶片);llb…中心;12...吸入室;13…压缩室;14…弹簧;15…孔部;17…吸入口 ;18…排出口 ;19…排出消音器;20…排出消音器室;21…叶片与叶片槽的缝隙;22…制冷剂从压缩室向吸入室泄露;100…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1…压缩机构部;102…电动机部;201…接触部(以往);202…接触部(实施方式I) ;301…叶片与叶片槽在吸入室侧的接触部;302…叶片与叶片槽在排出室侧的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使用附图,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未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包括图1在内存在在以下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大小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0038]实施方式1.[0039]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该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横剖视图。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具备一个压缩机构部的单级压缩旋转活塞型压缩机。
[0040]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具备圆筒状的封闭容器1、配置在封闭容器I内部上侧的电动机部102、配置在电动机部102下侧且被电动机部102驱动的压缩机构部101和将电动机部102的驱动力传递给压缩机构部101的轴4。
[0041]电动机部102由沿着封闭容器I的内部上侧的内周面呈环状地安装的定子2和在定子2的内侧设置若干缝隙而插入的转子3构成,转子3在中心部沿竖直方向被固定在轴4。
[0042]轴4具有固定于电动机部102的转子3的主轴4a、设置于主轴4a的相反侧的副轴4b和形成于主轴4a与副轴4b之间的偏心部4c。
[0043]压缩机构部10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备缸体5、活塞9以及叶片11等。
[0044]缸体5被固定在封闭容器I的内周面,在其中心部具有圆筒状的缸体室6。而且,在该缸体室6中设置有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轴4的偏心部4c的活塞9。另外,缸体5的缸体室6的轴向两端面被上轴承7和下轴承8封闭。这些上轴承7以及下轴承8以自由旋转的方式保持4的主轴4a以及副轴4b。
[0045]并且,在缸体5中,沿着缸体室6的径向形成有叶片槽10。该叶片槽10与缸体室6连通,该叶片槽10中设置有在该叶片槽10内往复运动的叶片11。另外,在成为叶片11的不与活塞9抵接的一侧的端部(从缸体室6的径向观察的情况下成为外侧的端部。以下,称为“背面侧端部”)的外侧的位置配置有弹簧14。而且,通过该弹簧14的反作用力,对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赋予按压力。另外,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是被压缩机构部101压缩的制冷剂向封闭容器I内排出的高压壳式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收纳弹簧14的孔部15与封闭容器I内连通。因此,封闭容器I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被压缩机构部101压缩的制冷剂的压力)也作为按压力被赋予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而且,因作用于叶片11的与活塞9抵接的一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前端部”)的力与作用于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的上述按压力之差,叶片前端推压力Fv作用于叶片11,通过该叶片前端推压力Fv,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抵接。由此,缸体室6内(更详细而言,被活塞9的外周面和缸体室6的内周面分隔而成的空间)通过叶片11被分隔为吸入室12和压缩室13。
[0046]此处,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如图3那样形成叶片11的前端部。
[0047]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附近的放大图。该图3是横剖视图(表示缸体室6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的图)。此外,图3中利用双点划线也示出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叶片。 [0048]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叶片11的前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而且,该圆弧形状的中心Ilb相对于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通过叶片11的宽度的中心,沿叶片11的长度方向延伸配置的虚拟直线),向压缩室13侧偏移(偏离)尺寸a。换句话说,对于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叶片11的前端部而言,该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部202比以往的叶片的接触部201更靠压缩室13侧。换言之,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叶片11的前端部与以往的叶片相比,在吸入室12侧露出的面积变大,在压缩室13侧露出的面积变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I中,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同与该中心线Ila平行的缸体室6的中心线(通过缸体室6的中心轴,与中心线Ila平行的直线)处于同一位置。
[0049]此处,在本实施方式I中,利用半径不同的两种圆弧来形成叶片11的前端部。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利用I种半径的圆弧来形成叶片11的前端部,也可以利用3种以上的圆弧来形成叶片11的前端部。形成叶片11的前端部的圆弧的中心相对于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压缩室13侧偏移即可。
[0050]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若电动机部102起动则转子3旋转,安装在轴4的偏心部4c的活塞9与固定了转子3的轴4的旋转一起在缸体室6内偏心运动,叶片11在叶片槽10内往复运动。由此,被叶片11分隔而成的吸入室12和压缩室13的容积发生变化。因该容积变化,从吸入口 17吸入到吸入室12的工作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从压缩室13经过排出口 18、由上轴承7和排出消音器19围起的排出消音器室20排出到封闭容器I内。
[0051]在上述那样的制冷剂的压缩步骤中,如图3所示,在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作用由弹簧14的反作用力以及封闭容器I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所带来的压力Pd。另外,以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部202为界,对该前端部从吸入室12作用压力Ps,从压缩室13侧作用压力Pc。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因作用于叶片11的背面侧端部的压力(Pd)与作用于前端部的压力(Ps、Pc)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叶片前端推压力Fv,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抵接。
[0052]另外,在上述那样的制冷剂的压缩步骤中,如图6所示,在叶片11的侧面部产生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
[0053]因此,在使用CO2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较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等,还可能在轴4的偏心部4c (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成为180 [deg]前,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的情况下,叶片前端推压力Fv低于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叶片11不追随活塞9而脱离。
[0054]然而,在本实施方式I中,如图3所示,在横剖面视中,叶片11的前端部的圆弧形状的中心Ilb相对于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向压缩室13侧偏移尺寸α。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I的叶片11的前端部与以往的叶片相比,在吸入室12侧露出的面积变大,在压缩室13侧露出的面积变小。因此,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相比,从吸入室12作用于叶片11的前端部的压力Ps增加,从压缩室13作用于叶片11的前端部的压力Pc减少。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与以往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相比,叶片前端推压力Fv增加。
[005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使用CO2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较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等,轴4的偏心部4c (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成为180 [deg]前,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叶片前端推压力Fv低于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并能够防止叶片11不追随活塞9而脱离的情况(能够提高叶片11对活塞9的追随性)。[0056]此外,也可以对叶片11的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以使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叶片11的表面与该叶片11的母材相比耐磨损性提高。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与以往相比,叶片前端推压力Fv增加,但通过对叶片11的表面实施提高耐磨损性的表面处理,能够提高叶片11与活塞9的接触面中的滑动状态。
[0057]实施方式2.[0058]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缸体的图,是表示叶片槽附近的放大图。
[0059]此外,图4是横剖视图(表示缸体室6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的图)。
[0060]在实施方式I中,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 (换句话说,叶片槽10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Oa)同与该中心线Ila平行的缸体室6的中心线6a (通过缸体室6的中心轴,与中心线Ila平行的直线)处于同一位置。
[0061]另一方面,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中,叶片11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换句话说,叶片槽10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Oa)相对于与该中心线Ila平行的缸体室6的中心线6a向吸入室12侧偏移尺寸β (偏离)。
[0062]这样,通过使叶片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Ila向吸入室12侧偏移,能够使本实施方式2中的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的接触部与实施方式I中的叶片11的前端部与活塞9的外周面的接触部202相比,进一步靠向压缩室13侧。因此,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相比,从吸入室12作用于叶片11的前端部的压力Ps进一步增加,从压缩室13作用于叶片11的前端部的压力Pc进一步减少。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相比,能够进一步使叶片前端推压力Fv增加。[006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100使用CO2制冷剂这样的多变指数较高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以及以轻负载时的低压缩比运转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情况下等,轴4的偏心部4c (换句话说活塞9)的相位成为180 [deg]前,压缩室13内的压力Pc达到规定压力(=排出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防止叶片前端推压力Fv低于叶片旁侧摩擦力Fside,并能够进一步防止叶片11不追随活塞9而脱离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叶片11对活塞9的追随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具备: 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定子以及转子; 轴,该轴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转子,并形成有偏心部; 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有:形成圆筒状的缸体室的缸体;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偏心部并与该偏心部一起在所述缸体室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以及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所述缸体的叶片槽,利用赋予一个端部的按压力使另一个端部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抵接,将所述缸体室内分隔为吸入室和压缩室;以及 封闭容器,该封闭容器收纳所述电动机、所述轴以及所述压缩机构部, 所述旋转活塞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叶片的与所述活塞抵接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叶片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压缩室侧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缸体室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叶片槽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对于与该中心线平行的所述缸体室的中心线向所述吸入室侧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表面被实施了表面处理,使得所述叶片的表面与该叶片的母材相比耐磨损性提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旋转活塞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的制冷剂是CO2制冷剂。
【文档编号】F04C18/356GK203796562SQ201420172422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服部直隆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