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回转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663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啮合齿轮回转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啮合齿轮回转泵,属于容积泵中的齿轮泵领域,广泛适用于各种粘度的液体进行压力输送。
目前内啮合齿轮泵,有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和摆线内啮合齿轮泵两种。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为了避免齿廓重迭干涉,必须选取较大的齿数差,一般小齿轮齿数大于17,主、从动齿轮的齿数差大于10,才能确保正确啮合,因此齿轮副的总齿数较多,使给定的节圆直径内模数变小,导致齿形小、齿间容积小,因此该种泵的单位体积排量受到极大限制,比重量值大、流量范围小、容积效率低。而摆线内啮合齿轮泵,由于小齿轮是一整支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齿廓,当它与内齿轮组成共轭齿廓时,必须保证节圆直径上两轮的周节相等,主、从动轮的齿数差为1,摆线齿轮的中心距要求十分精确,特别是泵体内吸、压腔的密封,是靠小齿轮齿尖的精度及其相啮合的内齿轮的齿廓的精度保证的,在运转时极易使齿尖与齿廓早期磨损,效率下降,难以修复,且泵的排量受到限制,仅适用于作小型输液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比重量值小、流量范围大、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的内啮合齿轮回转泵。
该内啮合齿轮回转泵由轴盘内齿轮与小齿轮组成齿数比分别为10/7、11/8、13/10、14/11的齿轮副;齿轮副的轴盘内齿轮齿廓为部分圆弧齿廓,小齿轮的齿廓为部分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齿廓,它们共同构成齿轮副共轨齿廓。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1、由于采用了“三齿差机构”与现有技术中渐开线内啮合齿轮副的“多齿差”相比,相同的节圆直径内模数增大,齿数减少,齿形加大,导致齿间容积增大,使泵腔内的流体容量大增,单位体积排量增加30~60%(根据不同规格),比重量值降低5-15倍,流量范围扩大,并能适应1-440000厘沲之间各种粘度液体输送的要求,容积效率提高7~8%。适用于输送从液化石油气到沥清等各种粘度范围的液体。
2、由于齿轮副创设的新型共轭齿廓,与典型的摆线内啮合齿轮泵相比,曲率半径增大,啮合点接触应力降低,使得传动平稳,噪音小,磨损减轻,使用寿命延长,且机械效率明显提高,可制成大型输液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差动螺旋轴向力调整装置剖面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内啮合齿轮回转泵由泵体1、轴盘内齿轮2、小齿轮3、月牙隔板4、主轴5及差动螺旋轴向力调整装置组成。轴盘内齿轮2的轮齿端面一侧与轴盘为联体结构,它的齿根径和轴盘外径同轴且等径,与泵体内腔滑动配合。它没有典型内齿轮封闭的齿底部分,实际上轮齿齿槽直接对着泵体进、出口空腔和内腔。这样运转时油液便可直接由齿槽吸入和排出,不存在典型齿轮泵为之困扰的闭死容积,从根本上杜绝了困液现象,使流体通道扩大,扩压梯度降低,阻力减小。
月牙隔板4与泵侧盖为联体结构,定位紧固在泵体1端面上,置于两个齿轮中间的空腔部分将吸液腔与压液腔隔开。由它隔开的吸液腔和压液腔具有精确的相对位置公差限定,从而保证了吸、压液腔的容积稳定性。当轴盘内齿轮2带动小齿轮3转动时,两齿轮均匀地啮合与脱开,形成容积变化,容积增大区域液体被吸入,容积减小区域液体受压被排出。
为了确保轴盘内齿轮2与小齿轮3组成的齿数比分别为10/7、11/8、13/10、14/11的齿轮副,在分度圆上按分数法分度齿数,使主、从动齿轮的分度差为1,如内齿轮采用3 分度,小齿轮采用2 分度,即3 -2 =1,其分度差数为1。当分度的起点与终点相重合时,两齿轮的齿数差为3 /2 =11/8的齿数比,实际上获得了齿数差为3的一组齿轮副。而齿轮副共轭齿廓曲线可按齿廓法线法得到,即齿轮副的轴盘内齿轮齿廓为部分圆弧齿廓,小齿轮齿廓为部分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齿廓。这样使内齿轮齿数大大减少,模数在给定的参变量允许情况下可任意增大,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内啮合齿轮泵的啮合状态引起了相关结构和输液性能的变化,使泵的总效率大幅度提高。
为了达到不停车即可使齿轮副的轴向间隙得到调整和补偿,从而减少泄漏,经常保持泵的良好技术状态,本实用新型将差动螺旋轴向力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5的前端,它由差动螺母6、轴承套7、轴承套支架8、轴承9及密封圈10组成(如附图2),使差动螺母6的外旋右螺纹和内旋左螺纹,分别与轴承套支架8的内旋右螺纹和轴承套7的外旋左螺纹构成复式螺旋机构。当旋转差动螺母6时,由于两组螺旋副的导程差动,使轴承套7沿着轴承套支架8的内花键槽位移,同时推动主轴5及小齿轮3与泵体1相对位移,不停车即可调整与补偿齿轮副的轴向间隙。
权利要求1.一种由泵体、轴盘内齿轮、小齿轮、月牙隔板及主轴组成的内啮合齿轮回转泵,其特征在于轴盘内齿轮与小齿轮组成齿数比分别为10/7、11/8、13/10、14/11的齿轮副;齿轮副的共轭齿廓为轴盘内齿轮的部分圆弧齿廓与小齿轮的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齿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啮合齿轮回转泵,其特征在于轴盘内齿轮的轮齿端面一侧与轴盘为联体结构,它的齿根径和轴盘外径同轴且等径,与泵体内腔滑动配合,轮齿齿槽直接对着泵体的进、出口空腔和内腔;月牙隔板与泵侧盖为联体结构,定位紧固在泵体端面上,置于两个齿轮中间的空腔部分将吸液腔与压液腔隔开。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啮合齿轮回转泵,其特征在于差动螺旋轴向力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前端,由差动螺母、轴承套、轴承支架、轴承及密封圈构成,差动螺母的外旋右螺纹和内旋左螺纹分别与轴承套支架的内旋右螺纹和轴承套的外旋左螺纹构成复合式螺纹结构,且轴承套可沿轴承套支架的内花键槽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啮合齿轮回转泵,属于容积泵中的齿轮泵领域,广泛适用于各种粘度的液体进行压力输送。它由轴盘内齿轮与小齿轮组成齿数比分别为10/7、11/8、13/10、14/11的齿轮副;齿轮副的共轭齿廓为轴盘内齿轮的部分圆弧齿廓与小齿轮的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齿廓。具有比重量值小、流量范围大、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等特点。
文档编号F04C2/00GK2229555SQ9522345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3日
发明者阎世英, 崇德华, 王希斌 申请人:阎世英, 崇德华, 王希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