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19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液压元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即Int.CI615B 13/042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换向阀有多种类型,其中有整体式多路换向阀。在已有技术中,本人在ZL99222508专利中公开的就是一种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该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克服了以前此种阀的阀体油道采用铸方法制造的缺点不足,但其曲折的卸荷油道T3只设在阀体的下部,并通过在阀杆定位帽孔内斜向钻设油孔T3’,形成曲折卸荷油道T3,所以相应加工精神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进一步简化结构,完善性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使用可靠,性能好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整体式阀体1、在阀体1内设有由若干路阀杆装置2组成的换向阀组,在阀体1内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P和回油孔T,在阀体1的进油孔P上可配设有一个安全阀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分布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2阀孔上相应的油腔钻孔开设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下回油道T2、卸荷油道T3,上回油道T1连通各上回油腔T1’并与回油孔T连通,进油道P1连通各进油腔P1’并与进油孔P连通,下回油道T2连通各下回油腔T2’并与回油孔T连通,相邻两阀杆2阀孔上的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分别由钻孔开设的油道孔T3’、T3”连通,各油道孔T3’和T3”交错间隔分布开设,油道孔T3’、T3”在阀体1上的外端口用堵丝封堵,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油道孔T3’、T3”形成曲折形卸荷油道T3,卸荷油道T3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油孔P和回油孔T连通。
本实用新型各油道均由钻孔开设和连通,特别是卸荷油道T3在阀体上没有斜孔,结构简单,机械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卸荷油道T3拐弯少,拐弯平缓,压力损失小,使用可靠,性能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卸荷油道T3设在阀体下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卸荷油道T3设在阀体上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卸荷油道T3设在阀体中部。
图4是图1、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表示了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装置2开设有液控单向阀装置5。
图7是图3的D-D剖视图。表示了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装置2的上工作油孔A或者是下工作油孔B开设有过载阀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式阀体1、在阀体1内设有由若干路阀杆装置2组成的换向阀组,在阀体内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P和回油孔T,在阀体1的进油孔P上可配设有一个安全阀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分布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2阀孔上相应的油腔钻孔开设上工作油孔A、下工作油孔B、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下回油道T2、卸荷油道T3。上回油道T1连通各上回油腔T1’并与回油孔T连通,进油道P1连通各进油腔P1’并与进油孔P连通,下回油道T2连通各下;回油腔T2’并与回油孔T连通,相邻两阀杆2阀孔上的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分别由与阀杆2排例面垂直的钻孔开设的油道孔T3’、T3”连通,各油道孔T3’和T3”交错间隔分布开设,油道孔T3’、T3”在阀体1上的外端口用堵丝封堵,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油道孔T3’、T3”形成曲折形卸荷油道T3,卸荷油道T3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油孔P和回油孔T连通。
附图1实施例所示,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下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
附图2实施例所示,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上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
附图3实施例所示,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中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上进油腔P1’、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下进油腔P2’、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2阀孔上相应的油腔钻孔开设上回油道T1、上工作油孔A、上进油道P1、卸荷油道T3、下进油道P2、下工作油孔B、下回油道T2。由于其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中间,将上工作油腔A’和下工作油腔B’分隔在其上下两侧,所以工作油腔A’、B’的进油腔和进油道对应被分开设置,对应分为上进油腔P1’、上进油道P1和下进油腔P2’、下进油道P2。该结构是较佳的实施例,其优点是阀杆2的上下两端均不受高压作用,密封性好,相应使阀杆2的上下两端的密封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当各阀杆2都处于中立位置时各上卸荷油腔T3’a与下卸荷油腔T3’b相通,曲折形卸荷油道T3开通,使时油孔P与回油孔T接通卸荷。当任意一个阀杆2向上/下移动时,该阀杆2都将把卸荷油道T3切断,使进油孔P中的压力油通过进油道P1进入该阀杆装置的下工作油腔B’/上工作油腔A’,压力油通过下工作油孔B/上工作油孔A进入液压件或液压阀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动作。
参见附图1例所示,本实用型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P2、下回油道T2可以是正对着阀杆2阀孔油腔钻孔开设,也可是参见附图3、5、6所示偏向油腔一侧钻孔开设,当然对于流量较大的阀,也可以是在油腔两侧对称平行开双孔构成。
参见附图6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杆装置2或其中的某个阀杆装置2开设有液控单向阀装置5,其与上工作油孔A和下工作油孔B对应连接。
参见附图7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杆装置2或其中的某个阀杆装置2的上工作油孔A或者是下工作油孔B开设有过载阀装置8。
权利要求1.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包括整体式阀体(1)、在阀体(1)内设有由若干路阀杆装置(2)组成的换向阀组,在阀体内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P)和回油孔(T),在阀体(1)的进油孔(P)上可配设有一个安全阀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分布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2)阀孔上相应的油腔钻孔开设上工作油孔(A)、下工作油孔(B)、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下回油道(T2)、卸荷油道(T3),上回油道(T1)连通各上回油腔(T1’)并与回油孔(T)连通,进油道(P1)连通各进油腔(P1’)并与进油孔(P)连通,下回油道(T2)连通各上回油腔(T2’)并与回油孔(T)连通,相邻两阀杆(2)阀孔上的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分别由与阀杆(2)排例面垂直的钻孔开设的油道孔(T3’、T3”)连通,各油道孔(T3’)和(T3”)交错间隔分布开设,油道孔(T3’、T3”)在阀体(1)上的外端口用堵丝封堵,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油道孔(T3’、T3”)形成曲折形卸荷油道(T3),卸荷油道(T3)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油孔(P)和回油孔(T)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下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上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 下回油腔(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卸荷油道(T3)设置在阀体(1)的中部,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从上向下分布依次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上进油腔(P1’)、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下进油腔(P2’)、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在阀体(1)上对应阀杆(2)阀孔上相应的油腔钻孔开设上回油道(T1)、上工作油孔(A)、上进油道(P1)、卸荷油道(T3)、下进油道(P2)、下工作油孔(B)、下回油道(T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P2)、下回油道(T2)是正对着阀杆(2)阀孔油腔钻孔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P2)、下回油道(T2)是偏向油腔一侧钻孔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上回油道(T1)、进油道(P1、P2)、下回油道(T2)是在油腔两侧对称平行开双孔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在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杆装置(2)或其中的某个阀杆装置(2)开设有液控单向阀装置(5),其与上工作油孔(A)和下工作油孔(B)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其特征是,在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杆装置(2)或其中的某个阀杆装置(2)的上工作油孔/下工作油孔(A/B)开设有过载阀装置(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整体多路液压换向阀,在整体式阀体(1)内设有由若干路阀杆装置(2)组成的换向阀组,在阀体(1)内每个阀杆(2)的阀孔上分布开设有上回油腔(T1’)、上工作油腔(A’)、进油腔(P1’)、下工作油腔(B’)、下回油腔(T2’)、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和相应的油道,相邻两阀杆(2)阀孔上的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分别由与阀杆(2)排列面垂直的钻孔开设的油道孔(T3’、T3”)连通,各油道孔(T3’)和(T3”)交错间隔分布开设,上卸荷油腔(T3’a)、下卸荷油腔(T3’b)、油道孔(T3’、T3”)形成曲折形卸荷油道(T3)。其结构简单,机械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加工容易,卸荷油道T3拐弯平缓,压力损失小,使用可靠,性能好。
文档编号F15B13/042GK2667220SQ20032010583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4日
发明者阎学富, 张守年, 白利群 申请人:阎学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