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707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Linearantriebe),其带有驱动装
置壳(Antriebsgeh^ise),该驱动装置壳具有壳管(Geh^aserohr).和端侧地布置在其
处的封闭壁(Abschlusswand),其中,至少一个封闭壁实施成相对于壳管分离的壳盖 (GeMusedeckel),该壳盖禾U用定心截段(Zentrierabschnitt)而装入(eintauchen)到
壳管中,在定心截段的外周处布置有带有两个轴向上相面对的槽侧壁(Nutflanke)的环形 槽,在环形槽中容纳有至少一个环状的密封件以用于与跨夹(hinweggreifen)在其上的壳 管的内表面相互作用。 在文件DE 3807889 Al的序言部分中描述了一种已知的该类型的流体操纵的线性 驱动装置。该处涉及这样的工作缸,即,该工作缸的驱动装置壳具有由两个壳盖所封闭的 壳管,其中,壳盖分别地利用定心截段装入到壳管中。为了壳盖和壳管之间的密封,通过切 削加工将环形槽引入到定心截段的外周中,该环形槽容纳与壳管的内表面相互作用的密封 圈。 由于环形槽的切削制造成本相当高,因此在文件DE 3807889 Al中已建议,将密封 圈安置在壳盖的轴向地取向的端面的轴向的环状的凹处(Vertief皿g)中以代替安置在定 心截段的外周处的环形槽中。这样的凹处可在壳盖的铸造成型的范围中无需机械再加工地 非切削地加以制造。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只适用于这样的驱动装置壳,即,该驱动装置壳的壳 管具有相对大的壁厚,并且在该驱动装置壳中壳管轴向上牢固地与壳盖相夹紧。结合薄壁 壳管时,以及此外,当该壳管应通过巻边连接而径向地与插入的定心截段相连接时,这种类 型的密封不合适。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用于线性驱动装置的壳管和壳盖之间的较简单的径向密封 的措施。 结合开头所提及的特征由此解决该任务,S卩,布置在壳管的一侧上的环形槽的 外轴向槽侧壁由自壳管一侧而来地同轴地装配到定心截段处且固定在壳盖处的罩盖件 (Kappenteil)的端面形成。 因此不同于现有技术,两个轴向地取向的槽侧壁不再均为定心截段的整体组成部 分。轴向上位于另一个封闭壁较近处的环形槽的外槽侧壁此时为相对于壳盖分离的罩盖件 的组成部分,该罩盖件——尤其通过插塞过程(Steckvorgang)——装配到定心截段处以使 环形槽完整。此外,轴向上相对地放置的内槽侧壁以及环形槽的槽底可继续以一体的形式 构造在壳盖处,其中,由于少了外槽侧壁,通过注射成型(Spritzgiessen)的无切削生产是 可能的,这结合轴向的脱模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即,以不带有毛剌并因此不需要机械再加 工方式制造处于壳盖处的环形槽的面。通过随后装配罩盖件而使径向向外敞开的环形槽完 整,更适宜地,在至少一个环状的密封件已事先被推到其于定心截段上的位置上之后。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原则上可能的是,如此地实施罩盖件,S卩,该罩盖件利用中心截段装入到壳盖的凹 部中并且利用仅在径向上延伸的壁而向外突出,以在外轴向侧上限定环形槽。但是这样的 结构型式被认为是更适宜的,即,在该结构型式中,罩盖件具有侧面的周壁(Umfangswand),该周壁径向上在外侧地轴向地搭接(uebergreifen)壳盖的定心截段,并且其端面形成该 外槽侧壁。 更适宜地,轴向上位于定心截段的端面之前的罩盖件的底壁(Bodenwand)联结到 周壁处,该底壁优选地贴靠在上文所提及的定心截段的端面处。那么尤其可能的是,将轴向 上远离定心截段的罩盖件的端面构造成碰撞面(Aufprallflaeche),以用于可线性移动地 布置在驱动装置壳的内部中的驱动活塞(Antriebskolben)。由此可避免驱动活塞直接地撞 击到壳盖上。 尤其当罩盖件应通过止动连接(Rastverbindung)而固定在壳盖处时,推荐在周 向方向上分割的周壁的设计方案。那么在此,通过分割而被限定的壁分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构造成在径向方向上弹性地可弯曲并携带有止动件,这些止动件可被使得与壳盖的互补 的止动件相接合。 例如地,至少一个且更适宜地多个壁分段可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止动突出部, 该止动突出部可接合到构造在定心截段的外周处的止动凹处中以用于罩盖件的锁止 (Verrasten)。当止动凹处只在定心截段的周缘的一部分上延伸时,以这样的方式还可很简 单地实现罩盖件和壳盖之间的抗扭转(Verdrehsicherung)。 罩盖件的底壁可在中间区域中在轴向上被穿透。以这种方式,例如地,对于为了操 纵线性驱动装置而输入和输出的流体压力介质而言流体通行是可能的。当线性驱动装置为 装备有活塞杆的流体操纵的工作缸时,则还可被活塞杆穿透而过。 当罩盖件利用套筒状的轴向突部(Axialfortsatz)伸入到朝向定心截段的端面
而敞开的壳盖的凹部中并且径向地被支撑在其内周面处时,则产生特别稳定的用于罩盖件
的保持。结合已提到的作为用于驱动活塞的碰撞面的功能,这是特别有意义的。 而当套筒状的轴向突部作为用于同轴地的穿过其的线性驱动装置的活塞杆的滑
动轴承(Gleitlager)而起作用时,该径向的支撑同样是尤其有利的。由此,由活塞杆导入
到滑动轴承中的横向力直接径向地传递到壳盖中,而不会将倾覆力矩施加到底面上并由此
施加到环形槽的外轴向槽侧壁上。 尤其可考虑将相对于底壁轴向地间隔开的套筒状轴向突部的环形截段作为滑 动轴承,其通过多个轴向地延伸且布置成在轴向突部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连接条 (Verbind皿gssteg)而与底壁相连接。由此,用于活塞杆的支承区域可放置在活塞杆离开壳 盖的出口区域的邻近的周围中并可同时被限制到尽可能小的轴向长度上。可赋予连接条一 定的挠性,这使安装变得容易,因为由此补偿了公差。此外,相邻的连接条之间的间隔导致 了不可忽略的材料节约并且在需要时允许了流体通行。 但是,从文件EP 1322867 Bl中作为这样的情况而已知的是,条状地分割套筒形的 活塞杆的轴承件,其中,该处通过弹性体材料来填充间隔。 此外适宜的是,通过多个引入到内周面中的纵向槽而将作为滑动轴承起作用的套 筒状轴向突部的环形截段划分成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滑动轴承面。如已证实 的,相比于不经分割的轴承面,这种实施形式被证实为在注射成型制造中明显地形状更精 石角(formtreuer)。 作为其它的功能,罩盖件还可实现涉及到端侧地位于套筒状轴向突部之前的环状 的削刮器的保持功能,该削刮器围住必要时存在的活塞杆,以将脏物从活塞杆刮去。
罩盖件优选地为一体式塑料件(K皿ststoffteil),优选地由未经加强的热塑性塑 料材料制成。在此,可将多个功能集成到罩盖件中,其中,除了限定环形槽的外槽侧壁之外, 还包括形成滑动轴承,和/或涉及到位于前方的环状的削刮器的支撑功能。
推荐纤维加强的塑料材料、尤其是带有玻璃纤维加强物的塑料材料作为用于壳盖 的材料。壳盖同样优选地为注射成型件。 在同一个线性驱动装置中可将仅一个或优选地将两个封闭壁均实施成壳盖的形 式,其装备有已阐述类型的罩盖件。在此可能的是,同一个线性驱动装置的两个罩盖件在设 计方面彼此不相同。当线性驱动装置设计成流体操纵的工作缸并且两个封闭壁中仅一个被 活塞杆所穿过时,则这尤其适用。 下文中将借助于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在这些图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的优选的结构型式的平面图, 图2显示按照剖线II-II穿过出自图1的线性驱动装置的纵剖面, 图3在按照出自图8的剖线III-III剖开的单独图示中显示图2中位于点划线包
围的区域III中的前壳盖,
图4以自斜后方观察的方式显示前壳盖的透视单独图示, 图5以按照箭头V的观察方向显示前壳盖的背视图, 图6在不同于图3的剖面VI-VI中显示另外的穿过前壳盖的纵剖面, 图7和图8自不同的观察方向显示前壳盖的透视分解图, 图9以分解图在侧视图中显示前壳盖, 图10在纵剖面中显示出自图9的组件, 图11在纵剖面中以单独图示显示图2中位于点划线包围的区域XI中的后壳盖,
图12在透视的背视图中显示按照图11的后壳盖, 图13以按照出自图12的箭头XIII的观察方向显示后壳盖的端视图,以及
图14在相对于图11转过45。的剖面中按照剖线XIV-XIV显示另外的后壳盖的纵 剖面。 在其整体上示出在图1和图2中的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1可利用任意的流体 压力介质(优选地利用压縮空气)来运行。在实施例中其构想为工作缸,尤其为气动缸。
线性驱动装置1包括长型的驱动装置壳2,其带有优选地由薄壁金属制成的壳管3 和在壳管3的两端侧处封闭该壳管3的两个封闭壁4。在实施例中,两个封闭壁4均实施成 相对于壳管3分离的呈壳盖形式的构件,将其称作前壳盖5和后壳盖6以便于更好的区分。
可想象的是,同样可直接地将封闭壁4中的一个构造成壳管3的一体式的组成部 分。壳管3和两个壳盖5, 6 —起界定了内腔7,在该内腔7中安置有可通过流体力而移动的 驱动活塞8,该驱动活塞8与壳管3的内表面处于密封接触中。 朝向前侧凸伸而出的活塞杆12牢固地与驱动活塞8相连接,该活塞杆12可滑移 地朝向外侧而穿过前壳盖5。在活塞杆12的外端部截段处存在有用于待移动构件的附连的 紧固截段13。 两个壳盖5,6各被一自有的流体控制管道14, 15穿过,控制管道14,15在一端处 利用外开口区域(Miindungsbereich) 14a, 15a通往壳盖5, 6的外表面,并且在该处使得未进 一步示出的流体管路的联结成为可能。通过流体管路,可输入和输出对于运行而言所必须的流体压力介质。 每个控制管道14,15利用其另一端通过与内腔7同轴的内开口区域16而通入到 两个工作室17, 18的各一个中(驱动活塞8在轴向上将内腔7划分成该两个工作室17, 18)。
两个工作室17, 18可通过相关联的控制管道14, 15以已知的方式如此地受控制地 被流体加载,即,使得驱动活塞8和活塞杆12 (与驱动活塞8 —起)可被驱动以进行在驱动 装置壳2的纵轴线23的轴向方向上的、通过双箭头来表示的线性工作运动22。
两个壳盖5,6按照同样的原则紧固在壳管3处。各壳盖5,6拥有定心截段24,该 定心截段24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下文中称作紧固截段25)上拥有相对于壳管3的内轮廓 互补的外轮廓。利用定心截段24,壳盖5,6端侧地被插入到壳管3中。在紧固截段25的外 周处,定心截段24拥有径向向外敞开的紧固槽26,壳管3的周缘截段借助于滚压工艺通过 塑性变形而被压入到该紧固槽26中。由此,在壳管3中产生环形环绕的凹槽(Sicke)27,该 凹槽27在建立力及形状配合的(kraft-und formschluessigen)连接的情形下接合到紧固 槽26中,并且由此在壳管3和相关联的壳盖5,6之间建立牢固的连接。
环形槽28轴向上朝向壳管3( S卩,在朝向相应的另一个壳盖的方向上)带有间距 地位于紧固槽26之前,该环形槽28容纳有环状的密封件32。环形槽28位于定心截段24 的外周处,带有径向上位于内侧的槽底3和径向上朝外指向的槽开口 34,并且带有两个轴 向上彼此面向的槽侧壁35,36。位于壳管3的一侧上并且因此位于更接近相应的另一壳盖 处的槽侧壁在下文中称作外槽侧壁36,相对而置且位于更接近紧固截段25处的槽侧壁则 称作内槽侧壁35。 环状的密封件32尤其为简单的0形圈。在需要时,可在环形槽28中布置多于一 个环状的密封件32。 套插到定心截段24上的壳管3跨夹在环形槽28上方,以使得密封件32能够在密 封接触下作用于径向向内指向的壳管3的内表面。由于在此密封件32在环形槽28中被挤 压,因此还产生至环形槽28的边界面(Begrenzungsflaeche)的密封接触,由此产生在内侧 联结到定心截段24处的工作室17, 18的相对于环境的不透流体的密封。
线性驱动装置1还可具有连续的活塞杆,以使得后壳盖6同样被活塞杆所穿过。无 活塞杆的结构型式同样是可能的,在该结构型式中,壳盖5,6中没有一个被活塞杆穿过,并 且例如通过磁力或透穿壳管3的纵向缝进行向外的力传递。 只要在下文的描述中未作其它说明,关于前壳盖5和关于后壳盖6这些实施例都 适用。 环形槽28的边界面未全部地构造在壳盖5,6处。仅仅内槽侧壁35和槽底33是 定心截段24的一体式的组成部分。定心截段24外侧上以圆柱体的形式形成轮廓,并且在 此在轴向方向上成阶梯状,其中,槽底33由定心截段24的筒状的端部截段37的外表面形 成,其延伸至结束定心截段24的、该相关定心截段24的面向另一壳盖的轴向端面38。
内槽侧壁35由环形台肩形成,其限定了筒状的端部截段37和上文所提到的紧固 截段25之间的过渡。S卩,紧固截段25具有比端部截段37稍大的直径。
自壳管3—侧而来地——即,自相对地放置的壳盖而来地——将罩盖件42同轴地 装配到定心截段24上。该罩盖件42——在需要时以可分开的方式——固定在壳盖5,6处 且尤其在定心截段24处,并且拥有端面43,该端面43带有间距地轴向上与内槽侧壁35相对而置并限定外槽侧壁36。 由此,罩盖件42和壳盖5, 6是两个分离的部件,其不依赖于彼此而制造并随后联结在一起。两个部件均可非切削地、尤其通过注射成型来生产,而在环形槽28的区域中不需要切削式的再加工。因此,低成本的制造是可能的。 更适宜地,壳盖5,6由纤维加强的(优选通过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材料制成,而罩盖件42尤其由非加强的热塑性塑料材料来生产。两个部件均可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
虽然原则上可在组装壳盖5,6和罩盖件42之后安装环状的密封件32。但是如下的安装是适宜的,即,在装配罩盖件42之前将密封件32轴向地推到限定槽底33的筒状端部截段37的区域上。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密封件32实际上不必被径向地拉伸,并且因此降低了在安装时过度紧张的危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罩盖件42包括基本上筒状地成形的侧面的周壁44, 一方面该周壁44轴向上由形成外槽侧壁36的端面43所界定,并且,优选圆盘状的底壁45轴向上在另一端上联结到该周壁44处,该底壁45在相对于纵轴线23成直角的面中延伸。就此而言该构造类似于罩盖。 罩盖件42以端面43在前地装配到定心截段24处,该定心截段24在此被侧面的周壁44径向上在外地在轴向方向上搭接。尤其如此地达成该设计,即,使侧面的周壁44利用其内周贴靠在筒状的端部截段37的外周处。 虽然原则上这样的变型是可能的,S卩,在该变型中,罩盖件42被旋拧或在插旋连接(Steck-Dreh-Verbindung)的范围内被安装到壳盖5, 6上,但是,优选这样的实施例,即,在其中,该装配仅在按照箭头46的在轴向方向上的插塞过程的范围内进行。
套插行程(Aufsteckweg)这样地被限定,即,底壁45贴靠到端面38处。由此,底壁45轴向上位于定心截段24之前,并且更适宜地贴靠在定心截段24的端面38处。
侧面的周壁44可在其周向方向上(S卩,围绕纵轴线23)以闭合的方式构造成环形。但是为了简化安装,推荐在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分割。在此,通过在周向方向上隔开的缝形的间隔47 (其自底壁45出发并延伸至端面43)将周壁44划分成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彼此相继且彼此间隔开的壁分段48。 壁分段48关于底壁45在径向方向上弹性地可弯曲。因此,壁分段48可为了将罩盖件42插接(anstecken)到壳盖5, 6处而在径向上变形。在实施例中,这用于在罩盖件42和壳盖5,6之间获得止动连接。 壁分段48中的多个拥有径向向内突出的止动突出部52。在实施例中,多对在周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壁分段48装备有各一个这样的止动突出部52,其中,在这样的壁分段48的彼此相继的对中间布置有各一个不带有止动突出部52的壁分段48。在实施例中,罩盖件42总共拥有四对带有各一个止动突出部52的壁分段48。 在径向向外取向的筒状的端部截段37的周缘面中以在周向方向上分布的方式构造有多个例如四个缝状的止动凹处53。止动凹处53中的每个在端部截段37的周向方向上具有这样地给定尺寸的长度,即,使得,壁分段48中的一对的止动突出部52在其中被容纳是可能的。止动凹处53的分布同样符合于设有止动突出部52的壁分段48对的分布。
在罩盖件52的套插状态中,不同的壁分段48对的止动突出部52接合到各一个为其而设置的止动凹处53中。在此可称为咬合。以这种方式将罩盖件42轴向上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定心截段24处。由于止动凹处53分别地只在端部截段37的周缘的部分长度上延 伸,此外还实现了罩盖件42和定心截段24之间的抗扭转。因此,罩盖件42和壳盖5,6之 间的关于纵轴线23的转动角位置不可改变地被确定。 虽然锁止机构(Verrastimg)的所描述的类型特别有利,但是同样可以其它方式 来实施。例如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附加地或备选地将罩盖件42的其它组成部分与壳盖 5,6相锁止。 此外例如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将罩盖件42与壳盖5,6相粘接或通过其它的紧 固手段而固定。在壳管3的相应的造型下,例如呈内周处的凸肩的形式,还可通过壳管3将 罩盖件42固定在其于壳盖5, 6处的位置中。 但是,为了简单的制造和安装,有利的是,带有在整个长度上恒定的内截面的壳管 3可被使用。在这种情况中——见实施例——轴向上远离定心截段24的罩盖件42的外端 面54——其还越过底壁45而延伸——完全自由且未被遮盖。尤其地,没有壳管3的组成部 分在径向上突出到外端面54前。 尤其由于该措施而可能的是,将外端面54用作用于驱动活塞8的碰撞面55。当 该驱动活塞8在其工作运动22的范围中到达相应的终端位置中时,该驱动活塞8可撞击到 该碰撞面55上。当罩盖件42与壳盖5,6相比由较软的(nachgiebigeren)材料制成时,则 以这种方式可降低撞击的强度。还可能的是,将罩盖件42用作用于弹性体缓冲器件的支架 (未进一步地示出),该缓冲器件还进一步缓和驱动活塞8的端部撞击。
相对于纵轴线23同轴的凹部56在两个壳盖5,6中延伸,该凹部56形成控制管道 14, 15的组成部分并通过相关联的开口区域16朝向相邻的工作室17, 18而敞开。前壳盖5 轴向地被其凹部56所穿过并被活塞杆12以透过的方式配合。由于不存在穿透而过的活塞 杆,后壳盖6的凹部56可如所示出地构造成盲孔形式,并且在与内开口区域16相对而置的 一侧处通过由后壳盖6形成的底部57而封闭。 为了使罩盖件42不阻碍穿过控制管道14, 15的流体流动,其底壁45在中间区域 中在轴向上被穿透。由此产生的底穿透部58相对于开口区域16同轴地对准,并且更适宜 地拥有与开口区域16几乎一样的直径。 因此,压力介质可流过罩盖件42以加载驱动活塞8。 为了优化地使壳盖5, 6处的罩盖件42稳定,更适宜地,罩盖件42拥有套筒状的轴 向突部62,该轴向突部62在一端处固定在底壁45处并自该底部45出发同轴地凸伸而出, 其中,该轴向突部62以与底壁45相对地放置的前端面63而终止。轴向突部62凸伸透过 内开口区域16而进入到凹部56中,其中,凹部56的截面和轴向突部62的外轮廓如此地相 互协调,即,轴向突部62径向上由凹部56的内周面64所支撑。由此,罩盖件42相对于壳 盖5,6横向于纵轴线23在大的长度上被支撑,并且可即使在驱动活塞8的强烈的撞击下也 不会歪斜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其位置。 由轴向突部62所围住的内腔直接地联结到底穿透部58处。在一个或多个部位处, 轴向突部62的壁部被穿透,以在其内腔和相关联的控制管道14, 15的外开口区域14a,15a 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上文所提到的流体管路可联结在该控制管道14, 15处。
与两个壳盖5,6相关联的罩盖件42在长度及其轴向突部62的设计方面不相同。 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中,套筒状的轴向突部62均在两个端侧处敞开,其中,前端面63界定了轴向上与底穿透部58相对地放置的前开口 65。 在后壳盖6中,套筒状的轴向突部62在外开口区域15a的至凹部56的入口前终 止(图11)。因此,压力介质可按照双箭头66穿透过前开口 65而在外开口区域15a和相联 结的工作室18之间溢流。 在前壳盖5中,前开口 65由于穿过轴向突部62的活塞杆12而至少尽可能地被堵 住并且因此无法供流体通行之用。但是在此,轴向突部62的周壁以在周向方向上分布的方 式设有多个缝形地构造成的径向的穿透部67,这些穿透部67在轴向突部62的内腔和相关 联的外开口区域14a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缝形的穿透部67由多个连接条68之间的间隔所形成,这些连接条68轴向上在底 穿透部58和带有间距地同轴地位于底壁58之前的轴向突部62的环形截段72之间延伸。 优选地这些连接条68分别地一体地与底壁45和环形截段72相连接。这些连接条68—— 尤其均匀地——分布在轴向突部62的周向方向上。 连接条68可轴向地延伸越过整个环形截段72。在此,在环形截段72的区域中,周 向方向上相邻的连接条68之间的间隔形成槽形的凹处67a,该凹处67a分别地联结到缝形 的穿透部67中的一个处。 为了简化制造,更适宜地将用于两个壳盖5, 6的罩盖件42在设计上构造成相同 的。因此,用于后壳盖6的罩盖件62也拥有上文所阐述的带有连接条68和由其所携带的 环形截段72的设计。在两个罩盖件42中,轴向突部62的前端面位于环形截段72处。
在后壳盖6的罩盖件42中,槽形的凹处67a除了流体流动66之外还使得穿过径 向上位于环形截段72和凹部56的内周面之间的区域的外围的流体流动成为可能,以使得 压力介质可在外开口区域15a和缝形的穿透部67之间溢流。 此外,在后壳盖6的罩盖件42中,环形截段72基本上只具有稳定功能。这不同于 前壳盖5的罩盖件42。在此,环形截段72形成同轴地围住活塞杆12的滑动轴承73以用于 活塞杆12的线性引导。 更适宜地,限定滑动轴承73的环形截段72在其内周处设有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分 布的纵向槽74,通过这些纵向槽74,环形截段72的内周面划分成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分布的 条状的滑动轴承面75。以这种方式,滑动轴承73未在整个周缘上而是仅在单独的、带有间 距地彼此相继的周缘截段中贴靠在活塞杆12处。 将滑动轴承73分割成单独的滑动轴承面75尤其地还使得制造该优选地总体上为 一体式的罩盖件42变得容易。在注射成型制造中产生特别高的形状精确度(Formtreue)。
除了其用于限定环形槽28的外槽侧壁36和用于形成滑动轴承73的功能之外,前 壳盖5的罩盖件42还可产生第三主功能,该第三主功能是,将同心地围住活塞杆12的环状 的削刮器76轴向上固定在前壳盖5的凹部56中。 削刮器76位于轴向突部62的前端面63之前,并且在凹部56的前出口区域处的 环状的阶形部77和该前端面63之间轴向地被限动(fangen)。如此地进行安装,即,越过开 口区域16首先插入削刮器76并随后插入罩盖件42,其中,后者可将削刮器76推进直到阶 形部77处的端部位置。 当活塞杆12縮入到驱动装置壳2中时,削刮器76贴靠在活塞杆12的外周处并刮 去脏物。
10
更适宜地,罩盖件42总体上为一体式构件。 更适宜地,轴向突部62的内轮廓在至环形截段72的过渡区域79中成阶梯状,以 使得由环形截段72所包围的截面小于联结在此处并穿行直到底穿透部58的纵截段。结合 活塞杆12,因此可保证的是,除了滑动轴承面75,无罩盖件42的其它组成部分与活塞杆12 发生接触。 在界定底穿透部58的底壁45的边缘区域处,缝形的穿透部67作为在周缘上分布 的空隙78而显露。这些空隙78扩大了用于压力介质(其用于操纵线性驱动装置l)的流 动截面。
权利要求
一种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带有驱动装置壳(2),所述驱动装置壳(2)具有壳管(3)和端侧地布置在其处的封闭壁(4),其中,至少一个封闭壁(4)实施成相对于所述壳管(3)分离的壳盖(5,6),所述壳盖(5,6)利用定心截段(24)而装入到所述壳管(3)中,在所述定心截段(24)的外周处布置有带有两个轴向上相对而置的槽侧壁(35,36)的环形槽(28),在所述环形槽(28)中容纳有至少一个环状的密封件(32)以用于与跨夹在其上的所述壳管(3)的内表面相互作用,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壳管(3)的一侧上的所述环形槽(28)的外轴向槽侧壁(36)由自所述壳管(3)的一侧而来地同轴地装配到所述定心截段(24)处且固定在所述壳盖(5,6)处的罩盖件(42)的端面(43)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42)具有侧面的周 壁(44),利用所述周壁(44),所述罩盖件径向上在外地轴向地搭接所述定心截段(24),并 且所述周壁(44)的端面(43)形成所述外槽侧壁(3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42)的侧面的周壁(44) 在其周向方向上被分割,并且具有多个通过间隔(47)而彼此隔开的壁分段(4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分段(48)至少部分构造 成弹性地可弯曲并且可与所述定心截段(24)相锁止以固定所述罩盖件(4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壁分段(48)具有径向 向内突出的止动突出部(52),所述止动突出部(52)可接合到构造在所述定心截段(24)的 外周处的止动凹处(53)中以用于所述罩盖件(42)的锁止。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止动接合实现所述罩盖 件(42)相对于所述定心截段(24)的抗扭转的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42) 具有轴向上位于所述定心截段(24)的端面(38)之前的底壁(4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45)贴靠在所述定心 截段(24)的端面(38)处。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42)的底壁(45) 利用其轴向上远离所述定心截段(24)的端面(54)形成用于可线性移动地布置在所述 驱动装置壳(2)中的、到达终端位置的驱动活塞(8)的碰撞面(55)。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45)在 中间区域中在轴向上被穿透。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 (42)具有套筒状的轴向突部(62),所述轴向突部(62)自所述底壁(45)出发伸入到朝向所 述定心截段(24)的端面(38)敞开的所述壳盖(5,6)的凹部(56)中,并且径向上由所述凹 部(56)的内周面(64)支撑。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状的轴向突部(62) 以相对于所述底壁(45)轴向地间隔开的方式具有同轴的环形截段(72),所述环形截段 (72)通过多个轴向地延伸且在所述轴向突部(62)的周向方向上分布的连接条(68)而与所 述底壁(45)相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状的轴向突部 (62)形成用于同轴地穿过其的所述线性驱动装置(1)的活塞杆(12)的滑动轴承(73)。
14. 根据结合权利要求12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 截段(72)形成所述滑动轴承(73)。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截段的内周面通过 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分布的纵向槽(74)而划分成多个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滑动轴承 面(75)。
16.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壳盖 (5,6)的凹部(56)中的所述套筒状的轴向突部(62)的前端面(63)形成用于同轴地位于前 方且在相对的一侧上由所述壳盖(5)所保持的、活塞杆(12)所用的环状削刮器(76)的支撑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 (42)通过锁止机构而固定在所述壳盖(5,6)处。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 (42)轴向地插接到所述壳盖(5,6)处。
19.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3)跨 夹到所述罩盖件(42)上,而并不在与所述定心截段(24)轴向地相对而置的端侧处轴向地 支撑所述罩盖件(42)。
20. 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件 (42)为一体式塑料件,并且由未经加强的热塑性塑料材料制成。
21. 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5,6) 由纤维加强的塑料材料制成。
22. 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封闭壁(4) 构造成各装备有一罩盖件(42)的壳盖(5, 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操纵的线性驱动装置,在该线性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壳盖(5)在装入到壳管(3)中的定心截段(24)的外周处具有环形槽(28),在该环形槽(28)中容纳有环状的密封件(32)。位于壳管(3)的一侧上的环形槽(28)的外槽侧壁(36)为同轴地装配到定心截段(24)处且固定在壳盖(5)处的罩盖件(42)的组成部分。这种一分为二使无毛边的环形槽(28)的制造变得容易而无需切削再加工。
文档编号F15B15/14GK101755132SQ200780053836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A·高斯, G·米勒 申请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