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345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压力切换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 低压切换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是在与混凝土输送泵的主 油缸尾部连接的阀体上设置两组孔,每组有三个孔,在阀体表面上形成三对六个 孔,每排上的一个孔用油管与另一排孔上的一个孔连接来输送液压油,利用主油 缸前、后腔活塞作用力面积不等这一因素,通过将油管交换连接到另一个孔,从 而实现高低压切换。显然,这种将油管连接到不同的孔的方法进行高低压转换的 结构有以下缺陷1、管路长、接头多、压力损坏大;2、泄漏点多,引起故障的 机率大;3、造价高;4、切换操作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的 技术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管路长、接头多、压力损坏大;泄漏点多, 引起故障的机率大;造价高;切换操作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 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两个主油缸后端盖分别联接 与之相通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左、右阀体上设置连接板(1),位于连 接板(1)下面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置两组切换主 油缸压力的孔(4)、 (5)、 (6)和(7)、 (8)、 (9),每组三个并且相互对称分布, 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的内面上设置与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两组孔(4)、 (5)、 (6)和(7)、 (8)、 (9)相对应的两组孔(24)、 (25)、 (26)和(27)、 (28)、 (29),且孔(24)与(26)、 (25)与(28)、 (27)与(29)之间分别连通,连接 板(1)设置成(T位置和旋转18(T的两个位置,使得连接板(1)的两组孔(24)、 (25)、 (26)和(27)、 (28)、 (29)在两个位置与两组切换主油缸压力的孔(4)、 (5)、 (6)和(7)、 (8)、 (9)交替对应。其中,左阀体(3)的侧面设置双进出 油口 (15)、 (16),底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9)、 (20);右阀体(10)侧面设置双 进出油口 (17)、 (18),底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21)、 (22)。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低压切换操作容易,快速,使作时故障率低,压力 损失小,造价低。

图1为混凝土输送泵的主油缸与本实用新型联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阀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右视图
图5为图2的仰视图
图6为连接板的内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泵送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低压泵送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低压泵送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高压泵送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A、 B—主油缸P—输入油管 T一输出油管
l一连接板 2—螺钉3—左阀体 IO—右阀体
4、 5、 6、 7、 8、 9、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29—油孔 11、 13、 23—安装孔'30—高压泵送标识 31—低压 泵送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考图1、 2、 3、 4、 5、 6、 7、 8、 9、 10,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 压切换装置,两个主油缸后端盖分别联接与之相通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左、 右阀体上设置连接板1,位于连接板1下面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工作面板上 分别设置两组切换主油缸压力的孔4、 5、 6和7、 8、 9,每组三个并且相互对称 分布,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的内面上设置与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两组孔4、 5、 6和7、 8、 9相对应的两组孔24、 25、 26和27、 28、 29,且孔24与26、 25与 28、 27与29之间分别连通,连接板1设置成0。位置和旋转18(T的两个位置, 使得连接板1的两组孔24、 25、 26和27、 28、 29在两个位置与两组切换主油缸 压力的孔4、 5、 6禾B7、 8、 9交替对应。左阀体3的侧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5、 16, 底面设置双进出油口19、 20;右阀体10侧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7、 18,底面设置 双进出油口 21、 22。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主油缸A、 B的尾部,在远离主油缸的一面可观察到工作状 态显示标识30、 31。(如图7、 8所示)
低压工作时参考图9,压力油经进油管P进入左阀体3左侧的孔15、 16并由上表面的孔5进入到连接板2的孔26,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4出来再进入左阀 体3里的孔6,由左阀体3底部的孔19、 20流出,进入主油缸B的有杆腔,使活 塞向下,B缸无杆腔的油经右阀体10上的孔14流入孔8,再流入连接板1的孔 28,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5流入到左阀体3的孔4,再由与其连通的孔12进入主 油缸A的无杆腔,,推支活塞向上,主油缸A的有杆腔的油经右阀体10底部的孔 21、 22,再由与其连通的孔9进入连接板1的孔29,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7,进入 右阀体10的孔7再由与其连通的孔17、 18流出到输出油管T ,这样输出油管T 的油压低于输入油管P的压力。
切换时停机进行切换,只需将连接板1上螺钉2取出,然后将连接板提起 旋转180° ,将连接板上的高压泵送远离主油缸的一面。拧紧螺钉2即可。因此 高低压之间的切换十分方便。
高压工作时参考图10,压力油经进油管P进入左阀体3左侧的孔15、 16 并由上表面的孔5进入到连接板2的孔26,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4出来再进入左 阀体3里的孔4,再由与其连通的孔12流出,然后进入主油缸A的无杆腔,推动 活塞向上,使有杆腔的油流出,经油管进入右阔体10底部的孔21、 22,再由与 其连通的孔9进入连接板1的孔28,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5,进入左阀体3的孔6, 再由与其连通的孔19、 20流出左阀体到主油缸B的有杆腔。推动活塞向下,B油 缸的无杆腔的油流入右阀体10的孔14,再由与其连通的孔8进入连接板1的孔 29,再由与其连通的孔27进入右阀体10的孔7,再由与其连通的孔17、 18流出 到输出油管T,这样输出油管T的油压高于输入油管P的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两个主油缸后端盖分别联接与之相通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左、右阀体上设置连接板(1),位于连接板(1)下面的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置两组切换主油缸压力的孔(4)、(5)、(6)和(7)、(8)、(9),每组三个并且相互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的内面上设置与左阀体(3)和右阀体(10)的两组孔(4)、(5)、(6)和(7)、(8)、(9)相对应的两组孔(24)、(25)、(26)和(27)、(28)、(29),且孔(24)与(26)、(25)与(28)、(27)与(29)之间分别连通,连接板(1)设置成0°位置和旋转180°的两个位置,使得连接板(1)的两组孔(24)、(25)、(26)和(27)、(28)、(29)在两个位置与两组切换主油缸压力的孔(4)、(5)、(6)和(7)、(8)、(9)交替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左阀体(3)的侧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5)、 (16),底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9)、 (20);右阀体(10)侧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17)、 (18),底面设置双进出油口 (21)、 (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背景技术存在的管路长、接头多、压力损坏大;泄漏点多,引起故障的几率大;造价高;切换操作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要点是连接板的内面上设置与左阀体和右阀体的两组孔(相对应的两组孔,且孔(24)与(26)、(25)与(28)、(27)与(29)之间分别连通,连接板设置成0°位置和旋转180°的两个位置,使得连接板的两组孔在两个位置与两组切换主油缸压力的孔交替对应。可应用于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制造与使用,具有结构简单,高低压切换操作容易,快速,使作时故障率低,压力损失小,造价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F15B3/00GK201386708SQ20092002194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日
发明者周又清, 曹苏能, 闻志君 申请人: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