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347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上具有一个阀芯孔,还具有流体第一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流体第二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两对流体工作通道以及它们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具有一些孔道和连通开口的阀芯被安装在阀体的阀芯孔内且能绕自身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旋转位置,能将选定的一对流体工作通道按选定的顺序分别与流体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实现两两相互连通,另一对工作通道之间实现相互连通。相对于目前的切换阀,具有体积小、通流量大、压损低、内泄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能很好的满足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功能的需要。
【专利说明】—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
【背景技术】
[0002]在混凝土输送泵系统中的高低压切换阀是一种带旁路连通功能的2位6通切换阀,由于其所承受的流量大、压力高,一般的切换阀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在目前的解决方案中,最常用的是2种,一种是通过控制多个逻辑二通阀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自动高低压切换功能,此高低压切换阀通流量大能实现自动切换,但是存在压损大、体积大、加工复杂、成本高等不足;另一种为安装在油缸后面的2个手动的转阀通过组合操纵实现高低压切换,此阀具有成本低,压损小,但操纵麻烦、不能实现自动切换、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高低压切换阀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促、重量小、通流量大、压损小、能实现自动切换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上具有一个阀芯孔,还具有流体第一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流体第二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两对流体工作通道以及它们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具有一些孔道和连通开口的阀芯被安装在阀体的阀芯孔内且能绕自身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旋转位置,能将选定的一对流体工作通道按选定的顺序分别与流体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实现两两相互连通,另一对工作通道之间实现相互连通。
[0005]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孔之间为圆柱面间隙配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两对流体工作通道在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两两对称呈圆周状均布。
[0007]作为优选,在所述阀芯上,与工作通道进行连通的开口呈圆周状均布在阀芯外圆表面。
[0008]作为优选,在所述阀芯上,能将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分别与选定的一对工作通道实现连通的两个连通开口(ka、kb)关于所述阀芯中心对称。
[0009]作为优选,在所述阀芯上,能将工作通道口之间实现连通的2个连通开口(kt、kx)关于所述阀芯中心对称。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阀芯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阀芯孔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高低压切换阀进一步包括旋转密封装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高低压切换阀进一步包括旋转密封装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高低压切换阀进一步包括能驱动阀芯运动的阀芯驱动装置,具体包括减速机+电机或者旋转液压缸或者手动驱动装置。
[0014]与现有高低压切换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5]1.通流量大、压损非常的低、并且内泄非常的小;
[0016]2.能实现自动换向,操纵方式灵活;
[0017]3.高低压切换操纵不会改变油缸的运动方向;
[0018]4.结构紧促、体积小、重量轻。
[001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a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高低压切换阀主视图。
[0021]图1b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K-K剖视图。
[0022]图2a高低压切换阀高压小排量换向位置工作示意图。
[0023]图2b高低压切换阀低压大排量换向位置工作示意图。
[0024]图3a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高低压切换阀示意图。
[0025]图3b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K-K剖视图。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阀芯,2为阀体,3为阀芯驱动装置,4为前端盖,5为后端盖,如图所示,阀体上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阀芯孔,阀芯安装在阀芯孔内并能在阀芯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绕自身轴线旋转,在阀体上还具有流体第一出/入通道A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流体第二出/入通道B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2对流体工作通道C、D和E、F以及它们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其中kc、kd和ke、kf分别为两对工作通道C、D和E、F在阀芯孔内圆表面上对应的连接开口 ;在阀芯上,也具有一些孔道及开口,其中通道TA、TB能通过环形开口能分别与阀体上的通道A、B保持连通,从而使连通开口 ka、kb分别通过通道TA、TB与通道A、B保持连通,kt、kx连为通道TX的2端的连接开口。如图1b所示,阀体上的2对工作通道连通开口两两对称呈圆周状均布呈圆周状均匀布置阀芯孔内表面上,阀芯上的连通开口也以ka、kt、kb、kx为顺序呈圆周状均布在阀芯外圆表面上,其中kt、kx和ka、kb分别关于阀芯中心对称;当阀芯与阀芯孔内之间的配合间隙非常小时,旋转阀芯,阀芯外圆表面的连通开口将按顺序依次与阀体阀芯孔内圆表面的连通开口依次分别实现连通;如在图1b所示位置,即实现了 C通A、D通B、E通F ;从图1b位置当阀芯逆时钟旋转90度后它将实现E通A、F通B、C通D ;随着阀芯的旋转,其它位置可依次顺推;因此所述阀芯在所述阀芯孔内具有旋转位置,能将选定的一对流体工作通道按选定的顺序分别与流体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实现两两相互连通,另一对工作通道之间实现相互连通。旋转驱动装置(3)将能驱动阀芯在各选定连通位置之间移到实现换向,其具体可包括减速机+电机或者旋转油缸或者之间手动驱动装置。
[0028]在图2a和图2b中出示的是第一优选实施例高低压切换阀在不同工作位置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在图2a所示位置时油缸处于高压小排量的工作状态,在图2b所示位置时油缸处于低压大排量状态;图2a与图ab中切换阀的差别就是阀芯旋转了 90度;从图可看出,若当A 口处于进油状态时,切换前后,油缸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并且连通后阀内各通道之间为直接的孔道实现连通,因此不仅通流量大、而且压损将非常的小,由此图例也说明本实用新型旋转高低压切换阀能很好的实现油缸的高低压切换功能。
[0029]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和K 一 K剖视图,图中I为阀芯,2为阀体,3为阀芯驱动装置,4为前端盖,5为后端盖,6为轴承,7为旋转密封装置,8为连通开口密封装置;此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第一、第二出/入通道的位置在阀的两端,并且阀芯与阀芯孔的配合间隙可以比第一实施例的大,为保证阀芯的正常运动并降低内泄,本实施例还采取如下措施:1.阀芯(I)通过轴承
(6)支承在阀芯孔内;2.在阀体与阀芯孔之间的轴向开口 2侧均设有旋转密封装置(7),这将减少阀芯与阀芯孔轴向的泄漏;3.在阀芯各连通开口位置设有连通开口出口密封装置
(8),这将减少各连接开口周向的泄漏,从本实施例可看出,由于加装了轴承和密封装置,不仅可大大降低阀芯与阀芯孔的加工精度、降低成本,而且阀的内泄将非常的小。
[0030]本实用新型换向阀主要针对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阀要求而提出的改进,并满足大流量、高压力系统中2路主油路在4个工作油路进行切换的需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上具有一个阀芯孔,还具有流体第一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流体第二出/入通道以及它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两对流体工作通道以及它们在阀体外壳和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具有一些孔道和连通开口的阀芯被安装在阀体的阀芯孔内且能绕自身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旋转位置,能将选定的一对流体工作通道按选定的顺序分别与流体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实现两两相互连通,另一对工作通道之间实现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孔之间为圆柱面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流体工作通道在阀芯孔上对应的开口两两对称呈圆周状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与所述工作通道进行连通的开口呈圆周状均布在阀芯外圆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能将第一、第二出/入通道分别与选定的一对工作通道实现连通的两个连通开口(ka、kb)关于所述阀芯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上能将同一对工作通道口之间实现连通的两个连通开口(kt、kx)关于所述阀芯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阀芯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旋转密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连通开口密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高低压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能驱动所述阀芯运动的阀芯驱动装置,具体包括减速电机或者旋转液压缸或者手动驱动装置。
【文档编号】F16K11/085GK203532863SQ20132054451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宋久林 申请人:宋久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