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390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阻挡气缸上的止动装置。
背景技术
阻挡气缸主要用于生产线上托盘的止停,阻挡气缸将前进的某一托盘止停后,就可对该托盘上的工件进行作业。目前传统的本类型的止动装置如图1所示,采用弹簧外露式结构,其通过钢珠a、锁定板b、弹簧c和固定座d等部件联动配合实现摇臂e对托盘的止停,但是由于其关键部件均为外露安装,弹簧易受力飞出,整体抗干扰性较差,安全性也较低,对工作环境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内置式的止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弹簧易受力飞出,整体抗干扰性较差,安全性也较低,对工作环境要求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动装置,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与其水平铰接的摇臂,该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固定座与摇臂之间至少具有一对相对的表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垂直于固定座与摇臂的铰轴,在固定座的基准面上开有定位孔,在摇臂的基准面上的相应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孔内设有钢珠,所述固定座上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定位孔相连通,该安装孔内设有可将钢珠小半个球面挤压进定位槽的挤压装置。该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将钢珠及其挤压装置等重要零部件均置入固定座的安装孔内,避免关键部件外露,当生产线上的托盘触碰到摇臂上时,摇臂转动到定位槽与定位孔对应的位置,挤压装置便会把安装孔内的钢珠的小半个球面挤压进定位槽,就实现了托盘的止停,即锁定状态;对托盘工位的操作完成后,移开挤压装置,钢珠从定位槽中回到定位孔中,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接的弹性复位元件就会把摇臂复位到初始状态,即解锁状态,从而等待下一个托盘的到达,该止动装置消除了弹簧易受力飞出的隐患,增强了整体抗干扰能力,安全性较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降低。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两端大中部小,所述定位孔与安装孔的直径较大一端连通,所述挤压装置包括锁定杆,该锁定杆的直径一端大一端小,且该锁定杆的大小直径交接处通过斜面过渡连接,在锁定杆直径较小端的末端设有螺纹,该锁定杆较大端的直径与安装孔较大端的直径适配,所述锁定杆较小端的直径与安装孔中部较小端的直径适配, 所述锁定杆的直径较小端从安装孔的与定位孔连通的直径较大一端穿过并在锁定杆的直径较小端套有弹簧且配有螺帽,该弹簧一端顶在安装孔的大小直径交接的台阶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在螺帽上。当生产线上的托盘触碰到摇臂上时,摇臂转动到定位槽与定位孔对应的位置,由于锁定杆上的弹簧的张力作用,使锁定杆的直径较大端顶住钢珠,便会把钢珠的小半个球面挤压进定位槽,就实现了托盘的止停;对托盘工位的操作完成后,推动锁定杆,使锁定杆的直径较大端滑离钢珠,钢珠就会从定位槽中回到定位孔中,这时钢珠球面与锁定杆的直径较小端相接触,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接的弹性复位元件就会把摇臂复位到初始状态,从而等待下一个托盘的到达,该挤压装置的设计简单有效,内置于安装孔内,消除了弹簧易受力飞出的隐患。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为球形槽,且其球面小于钢珠的半个球面。定位槽设计为小半个球形槽,则钢珠的进入和脱离都比较顺畅,不会使钢珠卡住。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呈水平方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呈竖直方向,且该安装孔的轴线与定位孔的轴线相交。该止动装置多与气缸活塞杆连接使用,而生产线上使用时,气缸活塞杆位于止动装置的下方,所以把安装孔的设计呈轴线呈竖直方向,依靠活塞杆推动锁定杆的底部,从而实现摇臂的复位。作为优选,所述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油压缓冲器。为了保持摇臂转动的平稳性,所以在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设有油压缓冲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底部开有螺纹盲孔。该螺纹盲孔用于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止动装置消除了弹簧易受力飞出的隐患, 增强了整体抗干扰能力,安全性较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降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止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的锁定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为1.固定座2.摇臂3.扭簧4.油压缓冲器5.定位孔6.定位槽7.钢珠8.安装孔9.锁定杆10.弹簧11.螺帽12.气缸13.活塞杆1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止动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摇臂2,所述固定座 1底面开有螺纹盲孔,所述固定座1和摇臂2为铰接,其铰轴为水平方向,该摇臂2与固定座1之间固定有扭簧3,该扭簧3的转动平面与固定座1和摇臂2的铰轴垂直,为了保持摇臂2摆动的平稳性,在固定座1和摇臂2之间连接有油压缓冲器4,选取固定座1与摇臂2 之间一对相贴合的表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垂直于固定座1与摇臂的铰轴2,在固定座 1的基准面上顶部开有呈水平方向的定位孔5,在摇臂2的基准面上的相应位置开有定位槽 6,所述定位孔5内设有钢珠7,钢珠7的直径与定位孔5的直径适配,所述定位槽6为球形槽,且其球面大小为钢珠7球面的三分之一,所述固定座1上开有安装孔8,该安装孔8呈竖直方向,该安装孔8与定位孔5相连通并且安装孔8与定位孔5的轴线相交,所述安装孔 8中部的直径较小,两端的直径较大,并且安装孔8上部较大直径自上而下一直延伸到定位孔5,所述安装孔8内设有锁定杆9,该锁定杆9的直径上部较大下部较小,且该锁定杆9的大小直径交接处通过斜面过渡连接,在锁定杆9直径较小端的末端杆部设有外螺纹,该锁定杆9较大端的直径与安装孔8上部较大端的直径适配,所述锁定杆9较小端的直径与安装孔8直径较小的中部适配,所述锁定杆9的直径较小端从安装孔8的顶端穿过并在锁定杆9较小端的杆部套有弹簧10且在杆端配上螺帽11,该弹簧10上端顶在安装孔8的大小直径交接的台阶面上,所述弹簧10的下端顶在螺帽11上,所述锁定杆9的底端伸出固定座 1的下表面。使用时,先把该止动装置利用固定座1底部的螺纹孔与气缸12的活塞杆13连接在一起,生产线工作时,如图6所示,活塞杆13将止动装置举升起来后,当生产线上的托盘 14触碰到摇臂2上时,摇臂2转动到定位槽6与定位孔5对应的位置,由于锁定杆9上的弹簧10的张力作用,使锁定杆9的直径较大端顶住钢珠7,便会把钢珠7的球面部分挤压进定位槽6,就实现了托盘14的止停,即锁定状态;对托盘14工位的操作完成后,活塞杆13带动止动装置下移,螺帽11触碰到气缸12上表面,从而推动锁定杆9上移,使锁定杆9的直径较大端滑离钢珠7,钢珠7就会从定位槽6中回到定位孔5中,摇臂2与固定座1之间连接的扭簧3就会把摇臂2复位到初始状态,从而等待下一个托盘14的到达。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止动装置,包括固定座(1),该固定座(1)上设有与其水平铰接的摇臂(2),该摇臂(2)与固定座(1)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与摇臂(2) 之间至少具有一对相对的表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垂直于固定座(1)与摇臂(2)的铰轴,在固定座(1)的基准面上开有定位孔(5),在摇臂(2)的基准面上的相应位置开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孔(5)内设有钢珠(7),所述固定座(1)上开有安装孔(8),该安装孔(8)与定位孔(5)相连通,该安装孔(8)内设有可将钢珠(7)小半个球面挤压进定位槽(6)的挤压直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8)的直径两端大中部小,所述定位孔(5 )与安装孔(8 )的直径较大一端连通,所述挤压装置包括锁定杆(9 ),该锁定杆(9)的直径一端大一端小,且该锁定杆(9)的大小直径交接处通过斜面过渡连接,在锁定杆(9)直径较小端的末端设有螺纹,该锁定杆(9)较大端的直径与安装孔(8)较大端的直径适配,所述锁定杆(9)较小端的直径与安装孔(8)中部较小端的直径适配,所述锁定杆 (9)的直径较小端从安装孔(8)的与定位孔(5)连通的直径较大一端穿过并在锁定杆(9)的直径较小端套有弹簧(10)且配有螺帽(11),该弹簧(10) —端顶在安装孔(8)的大小直径交接的台阶面上,所述弹簧(10 )的另一端顶在螺帽(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6)为球形槽,且其球面小于钢珠(7)的半个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5)的轴线呈水平方向,所述安装孔(8)的轴线呈竖直方向,且该安装孔(8)的轴线与定位孔(5)的轴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与固定座(1)之间连接有油压缓冲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底部开有螺纹盲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动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内置式的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与其水平铰接的摇臂,该摇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固定座与摇臂之间至少具有一对相对的表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垂直于固定座与摇臂的铰轴,在固定座的基准面上开有定位孔,在摇臂的基准面上的相应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孔内设有钢珠,所述固定座上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定位孔相连通,该安装孔内设有可将钢珠小半个球面挤压进定位槽的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止动装置消除了弹簧易受力飞出的隐患,增强了整体抗干扰能力,安全性较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降低,可广泛应用于流水线的阻挡气缸上。
文档编号F15B15/20GK202176577SQ2011202760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刘湘, 王世忠, 袁浩迪, 谭勋, 鲍徽 申请人: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