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及其断油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027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及其断油回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传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油回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矿企业中,液压泵站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动力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而随着生产强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其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液压泵站工作过程中,当其供油系统中的供油量较大、油压较高,尤其是系统内配有蓄能器的时候,若其供油管路中出现漏油等事故时,由于无法及时快速有效地切断主油路,导致大量的油品泄漏,造成了油液的严重浪费,并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 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套回路系统,以使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油回路,该断油回路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断油回路,用于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换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相连通,且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的供油泵间连通有第一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连通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具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之间连通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系统的油箱间连通有第二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以及所述第二主路分别与供油系统蓄能器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二主路间连通有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第一主路与油箱间连通有第四支路,且所述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换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路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且所述第一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四支路连接处的上游;所述第二主路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且所述第二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下游;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且所述第三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电磁溢流阀的下游。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以及所述第三止回阀均具体为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具体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油箱、供油泵、蓄能器以及主油路,所述主油路与所述供油泵、所述油箱以及所述蓄能器间连通有断油回路,且所述断油回路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断油回路。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断油回路,用于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换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相连通,且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的供油泵间连通有第一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连通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具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之间连通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系统的油箱间连通有第二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以及所述第二主路分别与供油系统蓄能器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二主路间连通有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第一主路与油箱间连通有第四支路,且所述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换向阀。工作过程中,当供油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处于左端工位,自供油泵输出的一部分高压油液经由所述第一主路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进入供油系统主油路,另一部分高压油液通过所述第一主路进入蓄能器内;当供油系统主油路出现漏油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切断供油管路时,供油泵停止工作,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转换至右端工位,此时高压油液经由所述第一转向阀进入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内,使得所述液控单向阀的阀芯转换工位并切断其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 油路间的连通,蓄能器内的油液以及各管路中的油液分别经由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二主路以及所述第四支路回流至油箱内,从而在保证快速切断油路的同时完成卸荷操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及其断油回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断油回路,该断油回路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及其断油回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断油回路,用于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液控单向阀11和第一换向阀12,液控单向阀11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31相连通,且液控单向阀11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的供油泵32间连通有第一主路21 ;第一主路21与供油系统主油路31间连通有第一支路23,第一换向阀12具体设置于第一支路23上,且第一换向阀12与液控单向阀11的控制腔之间连通有第二支路24 ;第一换向阀12与供油系统的油箱33间连通有第二主路22,第一主路21以及第二主路22分别与供油系统蓄能器34相连通,第一主路21与第二主路22间连通有第三支路25,且第三支路25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13 ;第一主路21与油箱33间连通有第四支路26,且第四支路26上设置有第二换向阀14。工作过程中,当供油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第一换向阀12和第二换向阀14均处于左端工位,自供油泵32输出的一部分高压油液经由第一主路21后分别通过第一支路23和液控单向阀11的供油腔进入供油系统主油路31,另一部分高压油液通过第一主路21进入蓄能器34内;当供油系统主油路31出现漏油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切断供油管路时,供油泵32停止工作,第一换向阀12和第二换向阀14均转换至右端工位,此时高压油液经由第一转向阀12进入液控单向阀11的控制腔内,使得液控单向阀11的阀芯转换工位并切断其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31间的连通,蓄能器34内的油液以及各管路中的油液分别经由第三支路25、第二主路22以及第四支路26回流至油箱33内,从而在保证快速切断油路的同时完成卸荷操作。进一步地,第一主路21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5,且第一止回阀15具体位于第一主路21与第四支路26连接处的上游;第二主路22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6,且第二止回阀16具体位于第一换向阀12的下游;第三支路25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17,且第三止回阀17 具体位于电磁溢流阀13的下游。供油系统运行过程中,第一止回阀15、第二止回阀16以及第三止回阀17能够合理控制管路内的油液流向,有效避免因油液逆流而对管路或液压阀等相关部件造成结构损伤,从而使得整个供油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显著提高。更具体地,第一止回阀15、第二止回阀16以及第三止回阀17均具体为单向阀。该种单向阀的市场供应量大,采购方便,且采购成本较低,能够使得整个断油回路的使用成本得以相应降低。当然,上述第一止回阀15、第二止回阀16以及第三止回阀17均具体为单向阀仅为优选方案,其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单向阀,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断油回路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另一方面,第一换向阀12和第二换向阀14均具体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应当指出,该第一换向阀12和第二换向阀14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断油回路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请继续参考图I。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油箱33、供油泵32、蓄能器34以及主油路31,主油路31与供油泵32、油箱33以及蓄能器34间连通有断油回路,且所述断油回路具体为图I中所示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断油回路。所述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综上可知,本发明中提供的断油回路,用于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换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相连通,且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的供油泵间连通有第一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连通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具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之间连通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系统的油箱间连通有第二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以及所述第二主路分别与供油系统蓄能器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二主路间连通有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第一主路与油箱间连通有第四支路,且所述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换向阀。工作过程中,当供油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处于左端工位,自供油泵输出的一部分高压油液经由所述第一主路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进入供油系统主油路,另一部分高压油液通过所述第一主路进入蓄能器内;当供油系统主油路出现漏油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切断供油管路时,供油泵停止工作,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转换至右端工位,此时高压油液经由所述第一转向阀进入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内,使得所述液控单向阀的阀芯转换工位并切断其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的连通,蓄能器内的油液以及各管路中的油液分别经由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二主路以及所述第四支路回流至油箱内,从而在保证快速切断油路的同时完成卸荷操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了上述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油箱、供油泵、蓄能器以及主油路,所述主油路与所述供油泵、所述油箱以及所述蓄能器间连通有断油回路,且所述断油回路具体为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断油回路。所述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断油回路以及应用了该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断油回路,用于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换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相连通,且所述液控单向阀的供油腔与供油系统的供油泵间连通有第一主路; 所述第一主路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连通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具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之间连通有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系统的油箱间连通有第二主路,所述第一主路以及所述第二主路分别与供油系统蓄能器相连通,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二主路间连通有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 所述第一主路与油箱间连通有第四支路,且所述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换向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且所述第一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第一主路与所述第四支路连接处的上游; 所述第二主路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且所述第二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下游; 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且所述第三止回阀具体位于所述电磁溢流阀的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以及所述第三止回阀均具体为单向阀。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断油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具体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5.一种液压泵站供油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油箱、供油泵、蓄能器以及主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与所述供油泵、所述油箱以及所述蓄能器间连通有断油回路,且所述断油回路具体为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断油回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油回路,当供油系统主油路出现漏油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切断供油管路时,供油泵停止工作,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转换至右端工位,此时高压油液经由所述第一转向阀进入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内,使得所述液控单向阀的阀芯转换工位并切断其供油腔与供油系统主油路间的连通,蓄能器内的油液以及各管路中的油液分别经由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二主路以及所述第四支路回流至油箱内,从而在保证快速切断油路的同时完成卸荷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断油回路的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该液压泵站供油系统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断开。
文档编号F15B21/00GK102829028SQ20121036210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孙时建, 吴晓光, 时元海, 武强, 亓晓涛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