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0684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气动式多位置变距式结构一般要采用多个气缸才能共同完成,即各个变距分机构都是由各个气缸独立完成动作。不难看出,整个结构虽布置简单,但由于采用了多个气缸,每个气缸自身都或多或少存在伸缩误差及气压和连接管道等外部环境影响,势必使多位置变距式结构的分距精度降低,影响准确性。鉴于上述情况,亟待一种新型的多位置的变距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多气缸产生的精度不足,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支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平台上设置有滑轨,该滑轨上分布有多个分距连接块,相邻的分距连接块之间通过分距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与分距连接块的其中一个相连接。所述分距连接结构包括一第一牵引部和一第二牵引部,其中,第一牵引部设置在相邻分距连接块中一分距连接块上,第二牵引部设置在另一分距连接块,第一牵引部与第二牵引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架平台上设有一第一导轨和一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一导轨上滑动地设置有一第一分距连接块和一第二分距连接块,支架平台于第一导轨靠近第一分距连接块端设有一固定部,于第一导轨靠近第二分距端连接块端设有一调整限位机构;第一分距连接块上的第一牵引部与固定部相配合,第二分距连接块上的第一牵引部与第一分距连接块的第二牵引部相配合;第二导轨上滑动地设置有一第三分距连接块和固定地一第四分距连接块,第三分距连接块的第一牵引部与第四分距连接块的第二牵引部相配合;第二分距连接块通过一连接组件与第三分距连接块连接,所述伸缩气缸与第二分距连接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化结构,减少动力元件气缸数量,减轻原有多气缸带多机构的相互不稳定性,大大提高分距的精度,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分距)。图2是
图1的仰视图。图3是
图1的俯视图。[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合距)。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
图1,图中所示了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其包括一支架平台支架,在平台支架的左端区域放置有一伸缩气缸,平台支架的中间区域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左右方向的滑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前后布置)。第一导轨上活动地设置有一第一分距连接块和一第二分距连接块(第一分距连接块靠左,第二分距连接块靠右),即第一分距连接块和第二分距连接块可以沿第一导轨上自由来回滑动。平台于第一导轨右端设有一固定部,第一分距连接块上横向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右端部都为钩状,该固定部也为钩状结构,其左端部钩状结构与固定部的钩状结构相对设置。当第一分距连接块向右移动时,第一连接杆的左端钩状结构会与固定部钩状结构相扣,从而限制第一分距连接块继续向右移位。第二分距连接块上横向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为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与第一连接杆的右端钩状结构相对设置。当第二分距连接块向右移动时,第二分距连接块慢慢移位,待第二连接杆的钩状结构与第一连接杆右端的钩状结构相扣后,带动第一分距连接块向右移位;第二导轨上活动地设置有一第三分距连接块和固定地一第四分距连接块(第三分距连接块靠左,第四分距连接块靠右),即第三分距连接块可沿第二导轨左右来回移动,第四分距连接块的位置固定死,不可移动。第三分距连接块上横向设置有一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为钩状结构,第四连接杆的右端也为钩状结构,第三连接杆左端的钩状结构与第四连接杆的钩状结构相对设置。当第三分距连接块向右移动时,第三分距连接块慢慢移位,待第三连接杆左端的钩状结构与第四连接杆右端的钩状结构相扣后,即第三分距连接块停止移位。又,第二分距连接块上还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向后延伸,在所述连接件于第三分距连接块处垂直空嵌有一螺纹段且该螺纹段的左端与第三分距连接块连接,螺纹套的右端为连接杆的抵靠端;一调整限位螺母套设在螺纹段的中间,可来回调整。当连接杆向右移动时,待连接杆抵靠连接杆的抵靠端,带动螺纹段及第三分距连接块一起移动。当连接杆向左移动时,待连接杆抵靠调整限位螺母,带动螺纹段及第三分距连接块一起移动。再,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第一分距连接块与第二分距连接块连接,即伸缩气缸工作时,可来回拉推第二分距连接块。为了可以调整第一分距连接块和第二分距连接块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支架平台的右端设置一分距调整机构,即在支架平台右侧的立板上穿设一螺纹段,螺纹段的左端指向第二分距连接块,螺纹段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左右移位。当第一分距连接块和第二分距连接块之间的设定距离要变小时,则该螺纹段向左移位,通过螺纹段与第二分距连接的抵靠来限制第二分距连接块的移位,以达到调整距离的目的。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下一,分距过程气缸通气先动作,如附
图1,推动第二分距连接块,同时与第二分距连接块连接的第二连接杆9带动第一连接杆7,即可以带动与连接杆7连接的第一分距连接块一起向右运动;直到第一连接杆7与固定部的连接杆6卡勾严密贴合状态为止;在进行以上动作的同时,前后分距结构连接件5带动第三分距连接块及其相连接的第三连接杆4同时向右运动,直到第三连接杆4与固定的第四连接杆6卡勾严密贴合状态为止,从而完成分距过程。二,闭合过程气缸通气反方向动作,拉动第二分距连接块向气缸方向动作,当接触到第一分距连接块时,两连接块沿滑轨一起向左运动,直至到与固定的第四连接杆6顶死的位置。与此同时,前后分距结构连接件5也会随着第二分距连接块一起向左运动,直至推到调整限位螺帽位置,将会通过螺杆推动第三分距连接块及其相连接的第三连接杆4同时向左运动,直至第四分距连接块与固定的第三分距连接块顶死状态为止,从而完成分距机构的闭合过程。三,分距换算关系(仅以三组分距为例)如
图1,2所示;现定义第一至第四分距连接块的相对于底面固定板的分距距离分别为Ax,Bx, Cx, Dx;由于分距连接块2C与底板结构固定,不可以相对运动,所以分距连接块2C分局距离Cx=O,亦可认为第一、第二、第四分距连接块的分距是偏离第三分距连接块的距离。所示现Ax,Bx, Dx的关系可表达如下Ax=a+bBx=a+b+c+dCx=ODx=e+f其中a,b, c, d, e, f分别代表分距连接块参考基准面与自身相连接卡勾的距离,此即可作为各个分距结构的理论依据。分距换算举例若某一结构需设计三组分距,每组变距距离为10mm,根据公式及计算;设计时保证Ax=a+b=10 ;Dx=e+f=20 ;Bx= a+b+c+d=30即可。其中Bx公式中a+b用Ax代替,可得到以下表达式a+b=IOe+f=20c+d=20设计时保证以上表达式即可保证分距距离。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支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平台上设置有滑轨,该滑轨上分布有多个分距连接块,相邻的分距连接块之间通过分距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与分距连接块的其中一个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距连接结构包括一第一牵引部和一第二牵引部,其中,第一牵引部设置在相邻分距连接块中一分距连接块上,第二牵引部设置在另一分距连接块,第一牵引部与第二牵引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平台上设有一第一导轨和一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一导轨上滑动地设置有一第一分距连接块和一第二分距连接块,支架平台于第一导轨靠近第一分距连接块端设有一固定部,于第一导轨靠近第二分距端连接块端设有一调整限位机构;第一分距连接块上的第一牵引部与固定部相配合,第二分距连接块上的第一牵引部与第一分距连接块的第二牵引部相配合;第二导轨上滑动地设置有一第三分距连接块和固定地一第四分距连接块,第三分距连接块的第一牵引部与第四分距连接块的第二牵引部相配合;第二分距连接块通过一连接组件与第三分距连接块连接,所述伸缩气缸与第二分距连接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气动式可多位置变距式结构,包括伸缩气缸、支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平台上设置有滑轨,该滑轨上分布有多个分距连接块,相邻的分距连接块之间都设有分距连接结构,所述伸缩气缸与分距连接块的其中一个相连接。藉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化结构,减少了动力元件气缸数量,减少了原有多气缸带多机构的相互不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分距的精度,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15B15/00GK202833394SQ2012204937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梁世春, 顾春亮 申请人:权星精机(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