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32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

背景技术:
气缸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例如,运用于新能源无轨储能式充电车型,现有的气缸结构主要由缸筒、端盖、活塞、Y形圈以及活塞杆等组成,通过活塞杆推动活塞使活塞在缸筒内往复运动。阀缸机构是由单作用储能气缸和电磁阀组合为一个整体,由控制单元板进行连接,由电磁阀来控制气缸的运动。现有的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移动快靠近气缸后端时,由于只能通过弹簧进行缓冲,无法形成有效的缓冲,并不能控制缓冲速度,从而影响气缸活塞杆的运动功能及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其能对气缸活塞运动进行有效缓冲制动,且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包括:连通有气源的缸筒、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上的活塞杆,所述缸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活塞杆另一端由前端盖伸出缸筒,所述活塞与后端盖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后端盖的内侧设有缓冲阀,所述阀缸结构还包括一电磁阀及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单元板,所述控制单元板通过电磁阀控制气源分别通过前端盖及后端盖输入缸筒及缓冲阀,以推动活塞抵压弹性组件朝向缓冲阀运动并使得活塞杆接触打开缓冲阀;当所述活塞接近运行到预设行程时,所述控制单元板通过电磁阀控制气源停止输入缸筒,所述活塞在弹性组件回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阀缸结构还包括连通于气源的第一调压阀及第二调压阀,所述第一调压阀还通过电磁阀气路连通于前端盖,所述第二调压阀通过控制单元板气路连通于后端盖。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第一调压阀及第二调压阀安装在控制单元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调压阀及第二调压阀分别与电磁阀及气源的输入口的工作口连通。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前端盖上设有进气腔,所述电磁阀气路与前端盖的进气腔之间用低温管路进行连接。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控制单元板连通,所述出气腔与气缸后腔连通。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后端盖上还设有制动供气腔,所述制动供气腔与缓冲阀连通。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均抵接于活塞与后端盖之间,所述缓冲阀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内。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之间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固定于后端盖上且所述导向件沿缸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弹簧部分收容于所述导向件中。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导向件为圆筒。进一步,在上述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中,所述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均沿缸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能对气缸活塞运动进行有效缓冲制动,且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的缓冲阀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中的缓冲阀的另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包括:连通有气源的缸筒1、设于所述缸筒1内的活塞2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2上的活塞杆3,所述缸筒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4及后端盖5,所述活塞杆3另一端由前端盖4伸出缸筒1,所述活塞2与后端盖5之间设有弹性组件6,所述后端盖5的内侧设有缓冲阀7,所述阀缸结构还包括一电磁阀8及连接于所述电磁阀8的控制单元板9,所述控制单元板9通过电磁阀8控制气源分别通过前端盖4及后端盖5输入缸筒1及缓冲阀7,以推动活塞2抵压弹性组件6朝向缓冲阀7运动并使得活塞杆3接触打开缓冲阀7;当所述活塞2接近运行到预设行程时,所述控制单元板9通过电磁阀8控制气源停止输入缸筒1,所述活塞2在弹性组件6回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其中,所述阀缸结构还包括连通于气源的第一调压阀11及第二调压阀12,所述第一调压阀11还通过电磁阀8气路连通于前端盖4,所述第二调压阀12通过控制单元板9气路连通于后端盖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压阀11及第二调压阀12安装在控制单元板9的两侧,所述第一调压阀11与气源输入口100和电磁阀8连通;第二调压阀12分别与气源输入口100和缓冲阀7连通。所述活塞2将缸筒1分成气缸前腔及气缸后腔,一路气源由第一调压阀11稳定压力后通过电磁阀12进入气缸前腔,另一路气源经过控制单元板9、第二调压阀12稳定压力后通过后端盖5进入缓冲阀7。所述缓冲阀7包含控制阀芯和阀套,通过阀套将缓冲阀分为2个腔体,当活塞杆3运动到预设位置后,控制阀芯往后运动,缓冲阀7内部的2个腔体连通,气体通过制动压力输出口16进入气缸后腔,从而使气缸前腔和后腔压差减少,产生制动缓冲效果。所述后端盖5上设有进气腔51、出气腔52及制动供气腔53;所述进气腔51为气源输入口100且其与控制单元板9连通;所述出气腔52为气缸后端盖排气口,与气缸后腔连通;所述制动供气腔53为气缸后端盖进气口,且所述制动供气腔53与缓冲阀7连通。所述前端盖4上设有进气腔41,所述电磁阀8气路与前端盖4的进气腔41之间用低温管路进行连接,即所述前端盖4的进气腔41通过电磁阀8进行分流,一部分通过第一调压阀11后进行电磁阀8,另一部分通过第二调压阀12进入制动供气腔53,进入缓冲阀7。当电磁阀8通电时,所述电磁阀8的气体通过前端盖4的进气腔41进入气缸前腔。所述弹性组件6包括第一弹簧61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61内的第二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均抵接于活塞2与后端盖3之间,所述缓冲阀7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6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均沿缸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了保证弹性组件6的运行方向与活塞2运动方向的一致,所述第一弹簧61与第二弹簧62之间还设有导向件13,所述导向件13的一端固定于后端盖5上且所述导向件13沿缸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弹簧62部分收容于所述导向件13中。这样,使得活塞2运动过程中,第一弹簧61与第二弹簧62能沿缸筒1的长度方向压缩或拉升。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13为圆筒。本发明的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将阀缸机构供给气源,当所述控制单元板9控制电磁阀8得电时,气源由进气口分两路进入缸筒1,一路由第一调压阀11稳定压力后通过电磁阀8进入气缸前腔,另一路气源经过控制单元板9、第二调压阀12稳定压力后通过后端盖5进入缓冲阀7;通过设定调第二调压阀12的压力值小于第一调压阀11的压力,使得活塞2两侧存在压力差,即气缸前腔的气压大于气缸后腔中的压力,这样,在气压差动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2克服所述第一弹簧61及第二弹簧62的弹簧力后推动活塞杆3朝向后运动,当活塞杆3与缓冲阀7接触后将缓冲阀7打开,所述缓冲阀7内的压力通过制动阀排气口16进入气缸后腔,使得气缸前腔与气缸后腔形成压差,通过设定制动阀的压力大小来控制气缸前后腔的压差,从而调节阀缸结构的缓冲速度,达到缓冲制动效果;当所述活塞2接近运行到预设行程时,所述缓冲阀7关闭,此时,气缸后腔压力消失,所述活塞2快速运动到位。最后,所述控制单元板9控制电磁阀8失电,此时气缸前腔压力减少,所述活塞2及活塞杆3通过弹性组件6的弹簧力进行复位,因气缸前腔存有一腔气体,当气缸复位时,前腔气体压缩,形成缓冲,通过节流阀芯调节气缸前腔的排气量来控制气缸的回程时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实现了气缸活塞杆运动到设定行程范围时能产生缓冲制动功能,并可自动释放制动功能的阀缸机构;本发明的阀缸机构,使用寿命长,安装空间小,适用环境温度广,活塞杆往返运动速度可以自由调节,活塞杆收缩过程可按设定行程进行缓冲制动,气缸性能稳定。综上,本发明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储能式阀缸结构能对气缸活塞运动进行有效缓冲制动,且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