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453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泵,主要由泵筒总成、柱塞总成和固定阀总成组成,泵筒总成包括泵筒和泵筒上、下接头,泵筒下接头螺纹连接在泵筒的下端,所述柱塞总成包括柱塞和上、下游动阀,所述固定阀总成以其固定阀罩与所述泵筒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泵筒总成还包括套设在泵筒外部且与泵筒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的泵筒外管,泵筒外管的下端与所述泵筒下接头通过中间管螺纹连接,泵筒外管上端与所述泵筒上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泵筒的上端螺纹连有泵筒导向接头。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泵筒下端固定,上部悬浮,柱塞上部泵筒的内外液体联通,泵筒内外压差为零,上冲程时泵筒不会涨大,下冲程时,泵筒在工作中不承受轴向力作用,改善了泵筒受力状态。
【专利说明】
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开采中,对于深井或超深井,特别是低产低效、低渗透等复杂油井,多采用小栗深抽工艺,以提高抽油栗的沉没度,增大生产压差,提高油井生产效果。
[0003]抽油栗在地下油层工作,有的需要安在井下3000米至4000米深处,工况十分恶劣,如果采用常规整体栗筒管式抽油栗,失效主要表现在:栗挂深,柱塞上下压差很大,在上、下冲程工作过程中栗筒在承受轴向载荷的同时,还承受径向挤压,导致内涨变形,漏失增加,影响栗效;栗挂加深,上出油接头受力变化大;固定阀总成失效,阀座刺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主要由栗筒总成、柱塞总成和固定阀总成组成,所述栗筒总成包括栗筒和栗筒上、下接头,栗筒下接头螺纹连接在栗筒的下端,所述柱塞总成包括柱塞和设置在柱塞上、下两端的上、下游动阀,所述固定阀总成以其固定阀罩与所述栗筒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栗筒总成还包括套设在栗筒外部且与栗筒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的栗筒外管,栗筒外管的下端与所述栗筒下接头通过中间管螺纹连接,栗筒外管上端与所述栗筒上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栗筒的上端螺纹连有栗筒导向接头。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阀总成由第一固定阀总成和第二固定阀总成构成。
[0007]采用上述结构的超深井用抽油栗,由于栗筒下端固定,上部悬浮,柱塞上部栗筒的内外液体联通,栗筒内外压差为零,上冲程时栗筒不会涨大,极大地减少了因栗筒内涨造成的漏失;下冲程时,作用在固定阀副上的液柱重力通过栗筒下接头作用在外管上,栗筒在工作中不承受轴向力作用,改善栗筒受力状态。另外采用双固定阀结构,提高了固定阀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固定阀总成失效及阀座刺漏现象。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从便于看清楚图1中各处结构的角度,沿图1中A-A线、B-B线将图1所示的超深井用抽油栗断裂成三部分后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主要由栗筒总成10、柱塞总成20和固定阀总成30组成,所述栗询总成1包括栗询11和栗询上、下接头12、13,栗询下接头13螺纹连接在栗筒11的下端,所述柱塞总成20包括柱塞21和设置在柱塞上、下两端的上、下游动阀22、23,所述固定阀总成30以其固定阀罩301与所述栗筒下接头13螺纹连接,所述栗筒总成10还包括套设在栗筒11外部且与栗筒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14的栗筒外管15,栗筒外管15的下端与所述栗筒下接头13通过中间管16螺纹连接,栗筒外管15上端与所述栗筒上接头12螺纹连接,所述栗筒11的上端螺纹连有栗筒导向接头17。所述固定阀总成30可以由第一固定阀总成31和第二固定阀总成32构成。
【主权项】
1.一种超深井用抽油栗,主要由栗筒总成(10)、柱塞总成(20)和固定阀总成(30)组成,所述栗筒总成(10)包括栗筒(11)和栗筒上、下接头(12、13),栗筒下接头(13)螺纹连接在栗筒(11)的下端,所述柱塞总成(20)包括柱塞(21)和设置在柱塞上、下两端的上、下游动阀(22、23),所述固定阀总成(30)以其固定阀罩(301)与所述栗筒下接头(13)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栗筒总成(10)还包括套设在栗筒(11)外部且与栗筒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14)的栗筒外管(15),栗筒外管(15)的下端与所述栗筒下接头(13)通过中间管(16)螺纹连接,栗筒外管(15)上端与所述栗筒上接头(12)螺纹连接,所述栗筒(11)的上端螺纹连有栗筒导向接头(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井用抽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阀总成(30)由第一固定阀总成(31)和第二固定阀总成(32)构成。
【文档编号】F04B47/00GK205714695SQ20162040946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发明人】朱建军, 王海峰, 吴燕, 刘连伟, 汤宪民, 杜永前, 齐健, 腾卫军, 王臣, 王文生
【申请人】铁岭中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