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470阅读:1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内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内风扇,所述风扇适用于带铜端环的2极高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高效电机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电机效率的同时降低电机损耗非常重要,特别是风扇的好坏对电机效率的高低和电机的温升、噪音以及振动影响很大,常见的2极高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都采用离心式风扇或轴流式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所述风扇都需要安装于电机转轴上,安装麻烦、部件多,其中离心式风扇效率低、噪音高,轴流式风扇风压低,对电机的散热效果欠佳,这两种风扇都难以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配套风扇存在的安装和散热效果差、工作噪声大,不利于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损耗等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内风扇,所述电机内风扇安装结构简单、风扇损耗小,工作时风压高、噪音低,对电机散热效果好,利于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损耗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电机内风扇,其由两个不同风向风扇配对组成,所述风扇由内风扇板、外风扇板以及若干风叶组成,内风扇板和外风扇板均呈环形并正对设置,若干风叶绕圆周均布固定于内风扇板和外风扇板之间,风叶两端分别与内风扇板及外风扇板焊接固定,所述内风扇板上设有与电机转子端环相匹配的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风扇配对工作,使用时两个风扇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安装在电机转子两端的转子端环上,具体的通过对应内风扇板上的安装通孔将相应风扇用不锈钢螺栓装于电机转子端环上,省去两个不锈钢护环,无需风扇座,安装方便、部件少,降低电机成本;电机内风扇直接由电机转子带动,工作时风扇损耗小、风压高、噪音低,对电机的散热效果也更好,利于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损耗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内风扇板上在安装通孔位置设置和电机转子端环相配的止口面。通过止口面作用,使内风扇板和电子及转子端环具有部分重合,提高内风扇板和电机转子连接可靠性。

所述外风扇板和风叶为钢板制成,内风扇板为非导磁不锈钢板制成。外风扇板和风叶用普通钢板,强度好易焊接,具体可用Q235 钢板;内风扇板需要连接电机转子端环,使用非导磁不锈钢板制作,避免与电机转子端环之间产生涡流损耗。

所述风叶以后倾式位置焊接固接内风扇板和外风扇板,风叶逆向倾斜于对应风扇旋转方向。风叶采用后倾焊接,风阻小,和现有径向风扇比较,效率可以提高10%~15%,并能降低风扇工作噪音5~6分贝,使所述电机内风扇工作时达到高效低噪的效果。

所述风叶倾斜电机内风扇旋转方向的倾斜角α不大于25°。倾斜角控制在所述范围内,以便在工作效率和工作噪音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使电机内风扇具备较佳的工作效率和可接受的较低噪音。

所述外风扇板的外圆凸出于内风扇板的外圆。这样设置的作用是便于形成较高的风压与合理的风速,具体在电机内风扇安装使用时,还可以将外风扇板与电机上绕组定子内部导风环间距控制在10mm,实现更佳的风压和风速。

所述外风扇板上绕圆周均布设置螺孔。螺孔用于安装平衡块,方便转子校动平衡时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内风扇直接安装于电机转子端环上,安装结构简化、风扇损耗小,工作时风压高、噪音低,对电机散热效果好,利于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损耗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一(负载侧电机内风扇)。

图3: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二(非负载侧电机内风扇)。

图5:图4的B-B 向剖视图。

图中:1.外风扇板、2.风叶、3.内风扇板、4.安装通孔、5.螺孔、6.止口面、7.机座、8.导风环、9.负载侧风扇、10.转子端环、11.定子、12.转子、13.非负载侧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4所示,一种电机内风扇,其由两个不同风向风扇配对组成,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负载侧风扇9和非负载侧风扇13,每个风扇均由内风扇板3、外风扇板1以及若干风叶2组成,内风扇板3和外风扇板1均呈环形并正对设置,若干风叶2绕圆周均布固定于内风扇板3和外风扇板1之间,风叶2两端分别与内风扇板3及外风扇板1焊接固定,所述内风扇板3上设有与电机转子端环相匹配的安装通孔4。

使用时如图1所示,电机内风扇安装于电机上,所述电机包括机座7、导风环8、转子端环10以及定子11和转子12,前述电机部分都为常规现有技术,负载侧风扇9和非负载侧风扇13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安装在电机转子两端的转子端环上对应电机负载侧和非负载侧,考虑到电机转速很高,还必须将螺栓头与内风扇板点焊固定,让外风扇板与定子绕组内的导风环留有10mm间隙,既可形成风压,又可以使部分冷气流通过该间隙进入电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以冷却定子铁芯,从机座两侧上端进入电机内的冷气流大部分则通过风扇的叶片,随着电机的旋转,强行进入气隙和定转子通风道,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将热气流从机座中间顶部扇出,实现一个完整的热交换过程。两个风扇直接连接电机转子,省去两个不锈钢护环,无需风扇座,安装方便、部件少,降低电机成本;电机内风扇直接由电机转子带动,工作时风扇损耗小、风压高、噪音低,对电机的散热效果也更好,利于提升电机效率和降低电机损耗降。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风扇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电机的旋转方向任意对调。

所述内风扇板3上在安装通孔位置设置和电机转子端环相配的止口面6。通过止口面作用,使内风扇板和电子及转子端环具有部分重合,提高内风扇板和电机转子连接可靠性。

所述外风扇板1和风叶2为钢板制成,内风扇板3为非导磁不锈钢板制成。外风扇板和风叶用普通钢板,强度好易焊接,具体可用Q235 钢板;内风扇板需要连接电机转子端环,使用非导磁不锈钢板制作,避免与电机转子端环之间产生涡流损耗。

所述风叶2以后倾式位置焊接固接内风扇板3和外风扇板1,风叶2逆向倾斜于对应风扇旋转方向。风叶采用后倾焊接,风阻小,和现有径向风扇比较,效率可以提高10%~15%,并能降低风扇工作噪音5~6分贝,使所述电机内风扇工作时达到高效低噪的效果。

所述风叶2倾斜电机内风扇旋转方向的倾斜角α不大于25°。倾斜角控制在所述范围内,以便在工作效率和工作噪音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使电机内风扇具备较佳的工作效率和可接受的较低噪音。

所述外风扇板1的外圆凸出于内风扇板3的外圆。便于形成较高的风压与合理的风速,具体在电机内风扇安装使用时,还可以将外风扇板与电机上绕组定子内部导风环间距控制在10mm,实现更佳的风压和风速。

所述外风扇板1上绕圆周均布设置螺孔5。螺孔用于安装平衡块,方便转子校动平衡时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