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794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套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



背景技术:

现有多级罗茨真空泵油封处的轴和轴套一般采用QT500-7 球磨铸铁、45 号钢等材料,再对其表面进行高频淬火处理。当多级罗茨真空泵运转时,油封要与轴或轴套磨擦,使用不了多久轴或轴套表面就会被磨出凹槽,使多级罗茨真空泵产生漏油漏气现象,可以说多级罗茨真空泵油封处的轴或轴套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多级罗茨真空泵的使用寿命,而大多普通的轴套结构不易拆卸,导致在需要跟换时只能对整个轴套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整个成本大大提高,从而给使用者造成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包括多级泵体和安装于多级泵体内的轴套外环,所述轴套外环的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设有橡胶锁紧环,所述轴套外环的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套内环,所述连接环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套内环,所述轴套外环上设有连通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的第一安装口,所述橡胶锁紧环的内侧设有锁紧块,所述连接环上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锁紧块穿过第一安装口延伸至限位卡槽内,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轴套内环靠近连接环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轴套内环靠近连接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插设于第二安装口内,且第一卡块上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块的锁紧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环和第二卡块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轴套外环采用球墨铸铁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内环和第二轴套内环与轴套外环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由于多级罗茨真空泵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会对轴套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因而此时为了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果,需要更换,而本轴套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使得真空泵在更换时,仅需更换轴套结构中磨损比较严重的部件,而不需要将整个轴套进行更换,进而使得整个更换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真空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套外环、2第一轴套内环、3第二轴套内环、4橡胶锁紧环、5连接环、6第二卡块、7第一卡块、8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具有可拆卸轴套结构的多级罗茨真空泵,包括包括多级泵体8和安装于多级泵体8内的轴套外环1,轴套外环1采用球墨铸铁材料,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并且这样的轴套结构也更加稳定,轴套外环1的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环形卡槽内设有橡胶锁紧环4,轴套外环1的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环形卡槽内设有连接环5,连接环5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套内环2,连接环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套内环3,第一轴套内环2和第二轴套内环3与轴套外环1的内壁之间均通过密封圈连接,使得多级罗茨真空泵在运转过程中不会造成大量漏气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真空泵的工作效率,轴套外环1上设有连通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的第一安装口,橡胶锁紧环4的内侧设有锁紧块,连接环5上设有限位卡槽,锁紧块穿过第一安装口延伸至限位卡槽内,连接环5上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轴套内环2靠近连接环5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7,连接环5和第二卡块7的内侧表面安装有加强筋,使得轴套结构在与轴的运转配合过程中可以紧密,并且增大了接触的摩擦力,第二轴套内环3靠近连接环5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6,第一卡块6和第二卡块7均插设于第二安装口内,且第一卡块7上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卡块6的锁紧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当轴套结构在长期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可以将橡胶锁紧环4打开,进而可以将第一轴套内环2和第二轴套内环3向两侧打开,继而使得整个轴套结构拆卸开来,进而可以对其中磨损较为严重的结构部分,进行及时的更换,相对以往的全体更换,本次更换仅需要更换其中较为核心的部件即可,实现成本上的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