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75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泵,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齿轮泵,属于机械工程中的传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通常由两个齿轮、泵体和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目前市面上的齿轮泵大多由前壳外的主动轴直接连接电机来实现动力传输,所以轴封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介质泄露,严重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操作人员损伤,并直接影响到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齿轮泵。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齿轮泵,由底座、电机、磁力传动器和泵头组成;电机、磁力传动器均设置于底座上;电机的右端设置有传动轴,磁力传动器通过传动轴与电机相连接;

磁力传动器包括外磁体、内磁体;外磁体安装在防护罩的中间腔体内,外磁体的左端通过螺丝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外磁体的内部插置有隔离套;隔离套与外磁体呈间隙连接;隔离套的右端向外侧延伸后与防护罩的内壁抵触相接;内磁体安装在隔离套中间的腔体内;

内磁体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右端向前延伸插置在泵头内;泵头包括泵头前盖、泵头后盖;防护罩的右端通过螺丝与泵头后盖固定连接;

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设置于驱动齿轮的下端;从动齿轮的中间插置有固定轴;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泵头前盖和泵头后盖围成的腔体内。

泵头前盖和泵头后盖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防护罩与泵头后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防护罩的左端通过螺丝与电机的右端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右端套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可以实现全密封、无泄漏,将容易泄露的动态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态密封结构,从而彻底消除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传动轴;4、防护罩;5、外磁体;6、隔离套;7、泵头后盖;8、内磁体;9、驱动齿轮;10、驱动轴;11、泵头前盖;12、固定轴;1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电机2、磁力传动器和泵头组成;电机2、磁力传动器均设置于底座1上;电机2的右端设置有传动轴3,磁力传动器通过传动轴3与电机2相连接;

磁力传动器包括外磁体5、内磁体8;外磁体5安装在防护罩4的中间腔体内,外磁体5的左端通过螺丝与传动轴3固定连接;传动轴3的右端套置有轴承。外磁体5的内部插置有不导磁的隔离套6;隔离套6与外磁体5呈间隙连接,不仅具有密封隔离的作用,还对外磁体5和内磁体8具有定位、支撑作用以及控制内磁体8定向运动的作用;隔离套6的右端向外侧延伸后与防护罩4的内壁抵触相接;内磁体8安装在隔离套6中间的腔体内;

内磁体8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驱动轴10;驱动轴10的右端向前延伸插置在泵头内;泵头包括泵头前盖11、泵头后盖7;泵头前盖11和泵头后盖7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防护罩4的右端通过螺丝与泵头后盖7固定连接;防护罩4与泵头后盖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防护罩4的左端通过螺丝与电机2的右端固定连接。

驱动轴10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9;驱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13相啮合;从动齿轮13设置于驱动齿轮9的下端;从动齿轮13的中间插置有固定轴12;驱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3均设置于泵头前盖11和泵头后盖7围成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机2带动外磁体5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和非磁性物质,带动内磁体8作同步旋转;内磁体8进一步通过驱动轴10将工作扭矩传递给驱动齿轮9,驱动齿轮9带动从动齿轮13旋转运行。由于驱动轴10、内磁体8被泵头、隔离套6完全封闭,可以彻底解决“跑、冒、滴、漏”的问题,消除了石油化工等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力传动实现了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可以将容易泄露的动态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态密封结构,在石油、化工、制药、冶炼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