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46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根据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等。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这个封闭的容腔开始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加大。封闭腔容积的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并致使机件受到额外的负载;而封闭腔容积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分离,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若困油现象无法及时解决,当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两侧盖板上开圆形的卸荷槽,使封闭腔容积减小时通过左边的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容积增大时通过右边的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但在实际运行时,齿轮运转的速率快,原本相互啮合的齿轮可供卸荷的空间本就不够,圆形的卸荷槽卸荷效果非常不理想,困油现象仍旧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够解决困油现象的齿轮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齿轮泵,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导油管、泵体、泵盖、相互啮合的齿轮组、第二导油管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导油管、泵体、第二导油管、第二连接件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泵体与泵盖相配合形成封闭空间,相互啮合的齿轮组设置于封闭空间内;

所述泵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所述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驱动轴,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从动轴,从动齿轮安装在从动轴上;

所述泵体和泵盖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沙漏型的卸荷槽,卸荷槽设置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处,卸荷槽的一端朝向第一腔体,另一端朝向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泵体和第二导油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槽上还设置有沿驱动齿轮旋转方向开口的导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上的啮合齿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从齿面工作区以外向齿轮副节圆方向延伸至齿轮副啮合的重叠系数等于1的位置,使凹槽处的齿轮副啮合重叠系数等于1,齿轮副啮合重叠系数大于1。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体和泵盖上各设置至少一个沙漏型的卸荷槽,充分利用齿轮副啮合的间隙,使卸荷量达到最大,解决了现有齿轮泵设备常用的圆形卸荷槽卸荷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解决困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泵未安装相互啮合的齿轮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沙型卸荷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泵安装相互啮合的齿轮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凹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b;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齿轮泵泵体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1、第一连接件,

102、第一导油管,

201、泵体,

202、泵盖,

203、驱动轴,

204、驱动齿轮,

205、从动轴,

206、从动齿轮,

207、卸荷槽,

208、导油槽,

209、凹槽,

301、第二连接件,

302、第二导油管,

401、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泵,包括第一连接件101、第一导油管102、泵体201、泵盖202、相互啮合的齿轮组、第二导油管301和第二连接件301,所述第一连接件101、第一导油管102、泵体301、第二导油管302、第二连接件301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泵体201与泵盖202相配合形成封闭空间,相互啮合的齿轮组设置于封闭空间内;

所述泵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互连通;

所述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驱动轴,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从动轴,从动齿轮安装在从动轴上;

所述泵体和泵盖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沙漏型的卸荷槽,卸荷槽设置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处,卸荷槽的一端朝向第一腔体,另一端朝向第二腔体。

油液从低压区被压入,经过第一连接件101、第一导油管102到达泵体201,然后经第二导油管302、第二连接件301从高压区导出,在泵体内由于泵体201与泵盖202相配合形成封闭空间,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产生困油现象。通过在泵体和泵盖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沙漏型的卸荷槽,使被困油液可以在齿轮副啮合的间隙通过沙漏型的卸荷槽排出。

在此,我们对实施例中使用的沙漏型这一描述形状的用语进行界定。如图3所示,所述沙漏型的卸荷槽207为两端近圆,连接处为直线且连通两端,整个槽体近似沙漏。

在本实施例中,卸荷槽设置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处,卸荷槽的一端朝向第一腔体,另一端朝向第二腔体。除了卸荷槽的形状外,卸荷槽的位置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对象,只有当卸荷槽的一端朝向第一腔体,另一端朝向第二腔体,才能将卸荷槽的形状与位置的特点结合,达到充分利用齿轮副啮合、分离的间隙,实现最大的卸荷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泵体和第二导油管连接。第三连接件用于固定泵体和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使泵体能够稳定地工作。

如图3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荷槽上还设置有沿驱动齿轮旋转方向开口的导油槽208。驱动齿轮在旋转时,驱动齿轮和油料之间会产生一个沿驱动齿轮旋转方向的切向的力,此时在卸荷槽上增设一个沿驱动齿轮旋转方向开口的导油槽,可以借这个力将油料送到卸荷槽中,达到更为理想的卸荷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上的啮合齿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从齿面工作区以外向齿轮副节圆方向延伸至齿轮副啮合的重叠系数等于1的位置,使凹槽处的齿轮副啮合重叠系数等于1,齿轮副啮合重叠系数大于1。该凹槽209可设置在齿顶位置,也可设置在齿根位置,原理上是在齿高降至重叠系数为1后,再将齿高加高,但加高部分设置凹槽,目的是在不困油前提下增加重叠系数,即满足齿轮机械传动重叠系数大于1的要求,同时满足液压齿轮泵无困油条件。凹槽从齿面工作区以外向齿轮副节圆方向延伸至齿轮副啮合的重叠系数等于1的位置,使凹槽处的齿轮副啮合重叠系数等于1,即图6中啮合线B的长度。图6中啮合线A的长度是啮合线的总长度,A除B为重叠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