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697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饮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



背景技术:

引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引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引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引风机只引空气中自然风,不对引入空气做任何处理,然而在化工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杂质、颗粒尘埃及有害物质,引风机无法对空气中的杂质、颗粒尘埃及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包括底座、电机、风机外壳、联动轴、吸气管和吸附层,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安装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外表壁焊接有扇叶,且联动轴通过联动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一端固定有控制箱,所述风机外壳一端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方沿竖直放下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脱硫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上方卡接有吸气口,且吸气口上方焊接有吸气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箱通过电源线与插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箱外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联动皮带外部设置有保护外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扇叶共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扇叶呈扇形分布等距焊接在联动轴表壁。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在吸气管上方套接有脱硫层和吸附层,在风机运转时,空气从吸气口被吸入,当吸入的空气进入到吸附层时,一些颗粒尘埃会被吸附层吸附掉,经过吸附后的空气经过脱硫层,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被净化,再通过风机排出,其次吸附层和脱硫层是套接在吸气管上方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吸附层和脱硫层进行定期清理,可以有效地保证该引风机的工作效率,且可以大大的增长该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水的吸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插头、2-电源线、3-底座、4-电源开关、5-控制箱、6-保护外壳、7-电机、8-联动皮带、9-风机外壳、10-扇叶、11-联动轴、12-吸气管、13-脱硫层、14-吸附层、15-吸气口、16-吸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化工除尘用引风机,包括底座3、电机7、风机外壳9、联动轴11、吸气管12和吸附层14,底座3上方固定有风机外壳9,风机外壳9内部安装有联动轴11,联动轴11外表壁焊接有扇叶10,且联动轴11通过联动皮带8与电机7连接,电机7一端固定有控制箱5,风机外壳9一端连接有吸气管12,吸气管12上方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脱硫层13、吸附层14,所述吸附层14上方卡接有吸气口15,且吸气口15上方焊接有吸气罩16。

控制箱5过电源线2与插头1通连接,控制箱5外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4,联动皮带8外部设置有保护外壳6,扇叶10共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扇叶10呈扇形分布等距焊接在联动轴11表壁,吸附层14和脱硫层13是套接在吸气管12上方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吸附层14和脱硫层13进行定期清理,可以有效地保证该引风机的工作效率,且可以大大的增长该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该新型化工除尘用引风机使用时,首先通过插头1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4,电机7开始运转,电机7通过联动皮带8带动联动轴11转动,该引风机开始工作,其次空气通过吸气口15进入吸附层14,一些颗粒尘埃会被吸附层14吸附掉,经过吸附后的空气经过脱硫层13,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被净化,再通过吸气管12进入风机,风机将除尘净化后的空气排出,最后当吸附层14和脱硫层13工作时间过长,积累较多杂质和有害物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吸附层14和脱硫层13卸下,进行清理,保证该除尘引风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