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271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城市河道景观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是一种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起升坝,通常采用单缸多节式的液压装置支撑坝板的升降,以达到一定的顶升行程,具有这种结构液压缸的液压装置在起升过程中油压逐节递减,对坝板支撑力度不足,升降响应缓慢;结构不合理,支撑不牢靠,抗洪水冲击能力弱,安全性能差,事故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油压力度足,升降响应迅速,抗洪水冲击力强,安全性高的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包括液压泵,回油箱及支撑连接在活动坝板背水侧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设于中间的主油缸及两侧的副油缸且各油缸均为单节缸,所述主油缸与所述副油缸反向布置,各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相互连接;主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两个副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主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两个副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

各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板;两所述支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开有圆孔,所述圆杆穿过活塞杆端部的圆孔。

其进一步是: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活塞杆内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相对应的进油通道及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及出油通道均与主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各所述缸体在相接处面焊接连接。

所述连接管为耐高压无缝钢管。

本发明采用多个单节液压缸保证足够的顶升油压,主缸副缸同时伸缩,起升降落响应快;多液压缸反向布置增大顶升行程;采用三缸布置结构,借用三角形的支撑稳定性,可使得起升坝的结构更加牢靠,使用滑板、圆杆、支板形成的导向支撑结构,进一步保证了,顶升油压的可靠性;油路通道布置在主油缸的活塞杆内,简化外部管路结构,避免软管的使用,管路不会随着液压缸的伸缩来回运动,避免管路老化而产生漏油渗油的风险,更安全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是:实现了在保证顶升行程的同时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升降力度足,抗洪水冲击力强,安全性高,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坝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坝板,2、主油缸,3、副油缸、4、下支座,5、上支座,6、滑板,7、连接管,8、圆杆;9、支板;10、缸体,20、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泵,液压缸及回油箱。液压缸支撑连接在活动坝板1背水侧,液压缸包括设于中间的主油缸2及两侧的副油缸3,主油缸2与副油缸3反向布置,各液压缸的缸体10在相接处面焊接连接。主油缸2的有杆腔与两个副油缸3的有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7连通,主油缸2的无杆腔与两个副油缸3的无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7连通。

各液压缸的缸体10上滑动连接有滑板6,滑板6的两端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板9;两支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8;主油缸2的活塞杆20端部开有圆孔,圆杆8穿过活塞杆20端部的圆孔。圆杆8与下支座4通过铰链轴连接,两侧副油缸3的活塞杆20与活动坝板1对应位置上的上支座5通过铰链轴连接。借用三角形的支撑稳定性,可使得整个起升坝的结构更加牢靠,支撑更稳定。这样的布置方式不仅可得到很稳定的支撑效果而且反向布置可增大液压缸的顶升行程,从而保证活动坝板1的活动范围较大。

主油缸2的活塞杆20端部设有进油孔及出油孔,在活塞杆20内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孔连通,出油通道和出油孔连通,各油路通道均与主油缸2的有杆腔端与无杆腔端连通,通过进出油的配合完成各油缸的同伸同缩。将油路通道设在活塞杆20内,通过活塞杆20端部的进出油口分别连接置于活塞杆20内的进出油道,缩短了外部油管的长度,简化外部管路结构,管路相对固定不动,不会随油缸伸缩来回运动,从而更稳定,安全可靠。连接管7采用耐高压无缝钢管,摒弃了软油管的使用,避免因管路老化引起的漏油渗油的风险,保证管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根据河道实际宽度可将活动坝板设计成单扇坝板或多扇坝板,各扇坝板之间以橡胶止水带或其它密封件密封以达到防漏水效果。对于这种较长的活动坝板1,采用将液压装置均匀间隔排列支撑在活动坝板1背水侧,每扇坝板可根据其实际宽度或水压大小布置二组、三组、四组或更多组液压缸组件。间隔大小、排列密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保证起升坝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一种液压起升坝的液压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城市河道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液压泵,回油箱及支撑连接在活动坝板背水侧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设于中间的主油缸及两侧的副油缸且各油缸均为单节缸,所述主油缸与所述副油缸反向布置,各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相互连接;主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两个副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主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两个副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顶升行程的同时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升降力度足,抗洪水冲击力强,安全性高,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永佳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