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12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压机一体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全称“空气压缩机”)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产品,常说的电气与自动化里就有全气动的含义;而空压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传统应用的技术主要有:主电机和风机均采用工频控制、控制系统采用PLC或者专用控制器,控制单元应用大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组成电气柜。比较明显的缺陷在于工频控制无法做到对于压力的精确控制同时耗费大量的电力,系统的工作过程无法清晰地呈现,多机控制难以实现并且体积较大。后来行业内进行变频改造,通常是PLC/控制器+变频器+显示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变频节能技术和集成度较高的控制和显示技术,但总体来说只是多种设备的简单增加和互联;对于风机的处理往往继续使用工频电源,风机变频方案需要增加一台变频器,成本压力增加,节能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压机一体机,其降低成本,提高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空压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人机界面接口、扩展功能板、接口板、通讯模块、风机主板、风机驱动板、风机逆变器、主机主板、主机驱动板、主机逆变器、变压器、整流器、直流电抗器、电源板,人机界面接口与接口板之间通过串口线信号线连接,扩展功能板与接口板之间通过屏蔽信号线连接,接口板通过信号线连接通讯模块、风机主板和主机主板接口板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板和变压器,变压器、整流器都与一根电源进线连接,整流器与直流电抗器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直流电抗器通过电源线连接风机逆变器、主机逆变器和电源板,主机驱动板通过信号线和电源线连接主机主板,主机驱动板通过电源线连接主机逆变器,风机驱动板通过信号线连接风机主板,风机驱动板通过电源线连接风机逆变器。

优选地,所述风机主板、风机驱动板和风机逆变器组成风机变频器;主机主板、主机驱动板、主机逆变器器组成主机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综合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和数字控制或调节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空压机一体化、自动化控制和节能环保的设备。本空压机一体机集成度高,有利于紧凑的结构设计和便捷的安装,双变频共直流方案的设计不仅降低成本,而且对于系统的节能降耗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率先应用人机界面和当前最有前景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空压机多机自动化全方位实时动态控制、检测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压机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空压机一体机包括人机界面接口1、扩展功能板2、接口板3、通讯模块4、风机主板5、风机驱动板6、风机逆变器7、主机主板8、主机驱动板9、主机逆变器10、变压器11、整流器12、直流电抗器13、电源板14,人机界面接口1与接口板3之间通过串口线信号线连接,扩展功能板2与接口板3之间通过屏蔽信号线连接,接口板3通过信号线连接通讯模块4、风机主板5和主机主板8,接口板3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板14和变压器11,变压器11、整流器12都与一根电源进线连接,整流器12与直流电抗器13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直流电抗器13通过电源线连接风机逆变器7、主机逆变器10和电源板14,主机驱动板9通过信号线和电源线连接主机主板8,主机驱动板9通过电源线连接主机逆变器10,风机驱动板6通过信号线连接风机主板5,风机驱动板6通过电源线连接风机逆变器7。通讯模块可以是WIFI/GPRS模块。

风机主板、风机驱动板和风机逆变器组成风机变频器;主机主板、主机驱动板、主机逆变器器组成主机变频器。整流器将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抗器串联在此电源内,提高电源的功率因素并降低干扰),风机逆变器、主机逆变器和电源板共用此电源,即双变频共直流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空压机主机和风机的变频控制,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空压机主要耗能设备的节能环保;共直流方案为风机变频节约整流器和电源线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主机/风机变频采用高性能矢量变频技术和PID数字控制或调节技术,其中主机变频根据压力反馈值实时调节变频器的转速,响应速度快控制进度高,实现压力的精确控制;风机变频根据温度反馈值实时控制风机的转速,最大程度做到节能降耗。通讯模块利用局部网络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空压机、空压机一体机、人员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本实用新型通过人机界面接口实现对于整个系统(主机变频、风机变频、压力、温度等)的集成显示和控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