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消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48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消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低风衰的噪音消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机消噪装置。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表明,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因此,对超标噪声进行治理,可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保证身心健康。

风机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排气噪声和气流流经机体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从机体表面辐射噪声及管道等刚性传声;加压机件运行时冲击、摩擦而产生的机械噪声;加压机进出风管道的气流撞击、从机体及管道表面等处辐射出来的噪声;由电机冷却风扇的气流噪声、定转子之间磁场脉动引起的电磁噪声,以及轴承高速旋转产生的机械噪声。

风机传统降噪措施包括:1、风机本体外围加装隔声罩,留有检修通道和散热空间,平均降噪量≥20dB(A);2、电动机本体外围加装隔声罩,留有检修通道和散热空间,平均降噪量≥20dB(A);3、风道的气流噪声和管道传声,在风道表面包扎厚度要到100-300mm吸音材料,最外层用0.75-1mm镀锌钢板包扎。平均降噪量≥10dB(A)。

然而,风机传统降噪存在以下缺点:隔噪效果不佳;风机本体和电动机部分采用隔声罩,给检修维护带来不便;隔声罩拆卸不方便;占用了大量现场空间;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影响现场美观。

现有技术降噪是以增加风阻,大幅度减少风量来实现。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风机消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幅度降低风机噪音又最小风衰的风机消噪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机消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风机连接口,所述壳体的内壁粘贴有吸音层,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微孔过风层,所述风机连接口的下部连接风机,所述风机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直径小于风机连接口的直径。

优选地,两个所述微孔过风层均采用若干个条形分布的多孔透气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吸音层采用软质吸音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形状圆锥台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连接口的内壁粘贴有吸音层,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微孔过风层,可大幅度降低噪音,而保持大的出风量,结构简单,消噪效果显著。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风机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风机消噪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形成有出风口2,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风机连接口3,所述壳体1的内壁粘贴有吸音层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微孔过风层5,所述风机连接口的下部连接风机6,所述风机6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7。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2的直径小于风机连接口3的直径,两个所述微孔过风层5均采用若干个条形分布的多孔透气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层4采用软质吸音材料制成,所述壳体1的形状圆锥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连接口的内壁粘贴有吸音层,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微孔过风层,可大幅度降低噪音,而保持大的出风量,结构简单,消噪效果显著。

工作时:风机消噪装置安装在风机上,当风机工作,气流通过风机消噪装置,风机产生的噪音在风机消噪装置中减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