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片可调的两相流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46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轮片可调的两相流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轮片可调的两相流泵叶轮。



背景技术:

两相流水泵,是根据两相流理论设计制造的水泵,如渣浆泵。现对渣浆泵进行研究。渣浆泵多用于输送含有悬浮固体、密度较高的两相流体,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交通、水利等行业。由于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输送的固液浆体中含有固体颗粒,使渣浆泵的过流部件容易被磨损,这不仅降低了渣浆泵运行的可靠性,且频繁的检修也对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渣浆泵过流部件的磨蚀破坏,使泵的性能恶化,可靠性、效率降低,耗能增大,寿命缩短,维修费用剧增。因此,对渣浆泵过流部件磨损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的渣浆泵按材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金属渣浆泵2.金属加橡胶内衬渣浆泵3.金属加陶瓷内衬渣浆泵。金属的渣浆泵虽然强度高,刚性和韧性好,但是,存在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差,需要频繁更换过流件,设备维护成本高的问题;金属加橡胶内衬的渣浆泵,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也耐氯离子腐蚀,但是,也存在容易水解、脱落的问题,影响渣浆泵的使用;金属加陶瓷内衬的渣浆泵,尤其是碳化硅陶瓷内衬的渣浆泵,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较好,其性能尤其适合渣浆泵。但是,由于碳化硅陶瓷材料的需要高温烧结,能耗高,而且其硬度高,成型后加工困难,无法保证精度,因此,也无法保证密封性,同时,其脆性也导致了其与金属的连接和固定的困难,其强度低、脆性大的缺陷,也导致其容易产生结构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减少渣浆泵过流部件的磨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减少两相流泵过流部件的磨损,并叶轮片可调,从而提高泵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叶轮片可调的新型两相流泵叶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叶轮片可调的两相流泵叶轮,包括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和若干叶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前盖板、所述叶轮后盖板均为盘状结构,且二者平行布置;所述叶轮片夹在叶轮前盖板与叶轮后盖板之间,叶轮片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叶轮前盖板的下端面、叶轮后端盖的上端面紧密贴靠后固接;

所述叶轮前盖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第一圆台;

所述叶轮片为圆弧状的片状零件,叶轮片的两圆弧曲面布满凹坑,并保持圆弧曲面与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的端面垂直;所述叶轮片前缘进口处设有不规则的光滑曲面,各个叶轮片相应部位和叶轮后盖板的中心轴等距,且所述的叶轮片的弯曲方向排布同为顺时针或同为逆时针;

所述叶轮后盖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第二圆台,所述第二圆台中心设有轴向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与水泵的电机驱动轴键连接的键槽;所述第二圆台表面布满轮毂凹坑。

叶轮后端盖的外圈台阶面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后盖板螺纹固定孔两两一组沿叶轮后端盖径向分布,所述后盖板螺纹固定孔位于同一台阶面上;所述叶轮前端盖设有能与螺纹固定孔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圆弧曲面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设有两个能与同一组后盖板螺纹固定孔对齐的螺纹孔,叶轮片通过相应螺钉与所述叶轮前端盖、叶轮后端盖固接。

所述螺纹固定孔为圆锥孔,其中螺纹固定孔位于台阶面上的孔径大于位于叶轮后端盖下端面上的孔径。

所述叶轮后端盖上设有10个螺纹固定孔。

叶轮片上的同一端面上的螺纹孔分布于叶轮片的圆弧线方向上,并且叶轮片上的同一圆弧线上的2个螺纹孔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新型两相流泵叶轮,其抗磨损性能优于现有两相流渣浆泵叶轮。渣浆泵多用于输送含有悬浮固体、密度较高的两相流体,悬浮固体会附着在叶片上,降低输送效率。因此,在叶轮叶片进口处前缘采用光滑不规则曲面,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叶片前缘段的流体产生旋涡,以扫除表面的粗糙物。叶片表面设有若干个凹坑被输送的流体流经叶片表面的时候,由于凹坑的作用,与光滑表面相比,凹坑非光滑表面上的压差阻力略微增大,但是摩擦阻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凹坑单元能改变边界层的厚度以及边界层内的一些物理量的特性,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故阻力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后盖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片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前盖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叶轮片可调的两相流泵叶轮,包括叶轮前盖板4、叶轮后盖板3和若干叶轮片2,所述叶轮前盖板4、所述叶轮后盖板3均为盘状结构,且二者平行布置;所述叶轮片2夹在叶轮前盖板4与叶轮后盖板3之间,叶轮片2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叶轮前盖板的下端面、叶轮后端盖的上端面紧密贴靠后固接;

所述叶轮前盖板4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第一圆台13;

所述叶轮片2为圆弧状的片状零件,叶轮片2的两圆弧曲面布满凹坑10,并保持圆弧曲面与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的端面垂直;所述叶轮片前缘进口处设有不规则的光滑曲面9,各个叶轮片相应部位和叶轮后盖板3的中心轴等距,且所述的叶轮片2的弯曲方向排布同为顺时针或同为逆时针;

所述叶轮后盖板3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第二圆台7,所述第二圆台中心设有轴向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与水泵的电机驱动轴键连接的键槽5;所述第二圆台7表面布满轮毂凹坑6。

叶轮后盖板3的外圈台阶面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8,后盖板螺纹固定孔8两两一组沿叶轮后盖板径向分布,所述螺纹固定孔位于同一台阶面上;所述叶轮前端盖4设有能与螺纹固定孔一一对应的沉孔1;所述叶轮片2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设有两个能与同一组后盖板螺纹固定孔对齐的螺纹孔11,叶轮片2通过相应螺钉与所述叶轮前盖板4、叶轮后盖板3固接。

所述螺纹固定孔8为圆锥孔,其中螺纹固定孔位于台阶面上的孔径大于位于叶轮后盖板下端面上的孔径。

所述叶轮后盖板3上设有10个螺纹固定孔。

叶轮片上的同一端面上的螺纹孔分布于叶轮片的圆弧线方向上,并且叶轮片上的同一圆弧线上的2个螺纹孔间距相同。

所述第二圆台7表面布满轮毂凹坑6。

具体的,叶轮片个数为5片。

由于进口前缘处粗糙敏感性的作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叶片前缘段的流体产生旋涡,以扫除表面的粗糙物,叶片2表面设有若干个凹坑10,被输送的流体流经叶片表面的时候,由于凹坑10的作用,与光滑表面相比,凹坑10非光滑表面上的压差阻力略微增大,但是摩擦阻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凹坑10单元能改变边界层的厚度以及边界层内的一些物理量的特性,达到减小阻力的作用,故阻力降低。所述叶轮片2的螺纹孔11位于叶片上下两个端面,螺纹孔11可以保证叶轮片2分别与叶轮前盖板4和叶轮后盖板3之间的可靠连接。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