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02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内混式自吸泵,是自吸泵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除安装后第一次启动需灌水外,以后的启动则不需灌水,经短时间运转,靠自吸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比起普通离心泵操作更方便、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城市环保、建筑、消防、化工、制药、染料、印染、酿造、电力、电镀、造纸、石油、矿山、设备冷却、油轮卸油等。

内混式自吸泵主要由叶轮转子、泵体、后盖、回流阀、悬架体等几大部分组成,现有技术中内混式自吸泵体内设置的吸入室多采用S形吸入弯管式吸入室,如附图1所示,这种吸入室水流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两次90度的方向改变,不利于液体的流动,会对泵体造成较大冲击,液体流动紊乱,导致冲击损失严重,泵效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在保证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同时有效的改善了泵的水力性能,大幅度减小了流体介质在吸入室中的流动损失,具有高扬程、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主要包括进水管接头(1),泵体(2),回流喷嘴(3),回流阀(4),准螺旋形吸入室(5),储液室(6),气液分离室(7),蜗室(8),叶轮转子(9),后盖(10),悬架体组件(11),出水管接头(12),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内设置有一侧向进口的准螺旋形吸入室(5),所述准螺旋形吸入室(5)的窝心与回流喷嘴(3)的出口相连,所述泵体(2)由外壳体、准螺旋形吸入室(5)与回流喷嘴(3)一体浇铸而成。

优选地,所述准螺旋形吸入室(5)设置有分流隔板(13)与吸入室隔舌(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同时有效的改善了泵的水力性能,大幅度减小了流体介质在吸入室中的流动损失,具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并且由于侧向吸入的准螺旋形吸入室的应用相对传统的S形吸入室冲击振动小,运行平稳,有利于整机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所述准螺旋形吸入室(5)内设置有分流隔板(13)和吸入室隔舌(14),对液流有较好的导流作用,利于液体的稳定均匀流动。

本实用新型经用户试用,反应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自吸泵的S形吸入弯管式吸入室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一实施例的准螺旋型吸入室平面图;

图中,1.进水管接头;2.泵体;3.回流喷嘴;4.回流阀;5.准螺旋形吸入室;6.储液室;7.气液分离室;8.蜗室;9.叶轮转子;10.后盖;11.悬架体组件;12.出水管接头;13.分流隔板;14.吸入室隔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一实施例的准螺旋型吸入室平面图,图中示出了液体的流向;

一种侧向进口内混式自吸泵,主要包括进水管接头1,泵体2,回流喷嘴3,回流阀4,准螺旋形吸入室5,储液室6,气液分离室7,蜗室8,叶轮转子9,后盖10,悬架体组件11,出水管接头12,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内设置有一侧向进口的准螺旋形吸入室5,所述准螺旋形吸入室5的窝心与回流喷嘴3相连,所述泵体2由外壳体、准螺旋形吸入室)与回流喷嘴3一体浇铸而成。

优选地,所述准螺旋形吸入室5设置有分流隔板13与吸入室隔舌14。

应当理解的是,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