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631发布日期:2018-06-08 21:2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刹车助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刹车助力系统中使用的真空泵,目前市面大多为低速活塞式真空泵或者高速叶片式真空泵,低速活塞式真空泵无法满足容积较大的刹车助力器,而高速叶片式真空泵又存在叶片易坏的隐患。鉴于两者的有点结合,我们研发了高速活塞式真空泵,既有高速泵的效率优势,又具备活塞泵的寿命优势,并且在汽车工业追求轻量化的需求下,将产品的体积以及质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它是专门为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而设计的,能够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更好的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能够解决连杆结构不牢固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以及高速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嗓音比较大的问题,还能有效减小电动真空泵的体积,使它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活塞主体密封座,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装配连接面,所述装配连接面与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底面垂直,所述装配连接面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连接固定孔,所述连接固定孔中心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固定孔中心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上端面的距离,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上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活塞连接杆,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上端面上设有贯穿整个零件并且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活塞连接杆的外侧,所述通气孔的中心在同一直径的圆上,所述活塞连接杆的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整个零件的中心装配孔,所述活塞连接杆上端与所述中心装配孔之间设有圆柱形第一密封槽,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下端与所述中心装配孔之间设有圆柱形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截面均为尺寸相同的三角形结构,所述活塞连接杆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加速排气孔,所述加速排气孔未贯穿所述活塞连接杆的侧壁,3个所述加速排气孔的中心分布在同一螺旋线上,3个所述加速排气孔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上端面的距离依次增加,所述活塞连接杆的外圆柱面的左右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到所述活塞连接杆顶部的距离小于最上端所述加速排气孔到所述活塞连接杆顶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6个。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一个备用螺纹孔,所述备用螺纹孔的深度未穿透所述中心装配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连接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高,配合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使用能够使它的抽真空效果更好,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抽真空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活塞主体密封座,2、装配连接面,3、活塞连接杆,4、连接固定孔,5、通气孔,6、中心装配孔,7、加速排气孔,8、第一密封槽,9、第二密封槽,10、连接螺纹孔,11、备用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活塞结构,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针对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而专门设计的,确保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更好,能够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的体积更小,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并且在装配时零件之间的配合更紧密,并且通过在底座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再配合连接杆上的螺旋分布的排气孔,能够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抽真空效果更高,效率更高,使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在使用时性能更稳定。它包括圆柱形活塞主体密封座1,在使用时需要将橡胶垫及活塞环与活塞主体密封座1装配在一起,这样能够使它在微型高速活塞式电动真空泵内的活塞腔室内更好的活动,从而能够使抽真空效果更好,过程更稳定。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装配连接面2,所述装配连接面2与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底面垂直,在进行装配连接时更加方便。所述装配连接面2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连接固定孔4,所述连接固定孔4中心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固定孔4中心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上端面的距离,通过连接固定孔4对橡胶垫等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上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活塞连接杆3,它也是零件的主体连接柱在使用时起重要的连接作用。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上端面上设有贯穿整个零件并且圆周均匀分布的通气孔5,通过通气孔5对抽入的气体进行转移,再通过真空泵的壳体结构将气体排出。所述通气孔5位于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外侧,所述通气孔5的中心在同一直径的圆上,能够使抽气过程更流畅。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整个零件的中心装配孔6,在进行装配连接时使用。所述活塞连接杆3上端与所述中心装配孔6之间设有圆柱形第一密封槽8,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下端与所述中心装配孔6之间设有圆柱形第二密封槽9,通过这两个密封槽确保两端位置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使抽真空过程更有保障。所述第一密封槽8和所述第二密封槽9的截面均为尺寸相同的三角形结构,密封效果更好。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加速排气孔7,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加速排气,提高抽真空效率。所述加速排气孔7未贯穿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侧壁,3个所述加速排气孔7的中心分布在同一螺旋线上,3个所述加速排气孔7到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上端面的距离依次增加。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外圆柱面的左右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连接螺纹孔10,在固定顶部位置时通过连接螺纹孔10来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纹孔10到所述活塞连接杆3顶部的距离小于最上端所述加速排气孔7到所述活塞连接杆3顶部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孔5的数量为6个,在使用时效果更佳,并且零件的强度也比较好,使零件的稳定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一个备用螺纹孔11,所述备用螺纹孔11的深度未穿透所述中心装配孔6,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此螺纹孔。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连接杆3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塞主体密封座1的半径,使零件的结构强度更可靠,在使用时安全性更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