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570发布日期:2018-06-08 21:2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手动泵,具体涉及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使用反渗透膜制备纯水时,一般通过水泵进行加压,使原水通过反渗透膜产出纯水,将各种杂质隔离。

目前普遍采用液压泵或隔膜泵作为加压水泵,液压泵通量小,而且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隔膜泵通量大,但是压力小,不能满足反渗透膜的产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包括基座和套设于基座外部的外壳,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支撑座和活塞外筒;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基座的底板上端面中部,活塞外筒两端分别与基座的两块立板固定连接;活塞外筒上下端面中部均形成沿其轴线设置的限位孔,两端形成法兰盘,两端法兰盘顶面均设置有出水单向阀,侧面均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摇杆一端与支撑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塞外筒下上的两个限位孔,并伸出外壳上端面;活塞外筒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每个活塞均通过连接杆与摇杆连接。

所述基座由底板和两块垂直与底板上端面的立板组成的“凵”字型结构。

所述活塞外筒为中空的圆柱筒结构,前后侧壁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外壳上端面对应限位孔的位置形成卡孔。

所述连接杆与活塞和摇杆之间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活塞外径与活塞外筒内径间隙配合。

所述出水单向阀和进水单向阀均伸出外壳。

所述出水单向阀通过外丝与出水管连接,进水单向阀通过外丝与进水管连接。

所述摇杆上端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渗透膜手动泵有两套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通过摇杆的作用,两组管路同时工作,一侧吸入原水,一侧排出原水,不但能够满足反渗透膜在制备纯水时所需要的压力,而且通量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去除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去除外壳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去除外壳);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另一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去除外壳)。

其中:

1 基座 2 外壳

3 支撑座 4 活塞外筒

5 摇杆 6 活塞

7 连接杆 8 出水单向阀

9 进水单向阀 10 手柄

11 底板 12 立板

21 卡孔 41 限位孔

42 法兰盘 43 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包括基座1和套设于基座1外部的外壳2,还包括设置于外壳2内部的支撑座3和活塞外筒4;所述支撑座3固定于基座1的底板11上端面中部,活塞外筒4两端分别与基座1的两块立板12固定连接;活塞外筒4上下端面中部均形成沿其轴线设置的限位孔41,两端形成法兰盘42,两端法兰盘42顶面均设置有出水单向阀8,侧面均设置有进水单向阀9;所述摇杆5一端与支撑座3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塞外筒4下上的两个限位孔41,并伸出外壳2上端面;活塞外筒4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6,每个活塞6均通过连接杆7与摇杆5连接。

所述基座1由底板11和两块垂直与底板11上端面的立板12组成的“凵”字型结构。

所述活塞外筒4为中空的圆柱筒结构,前后侧壁设置有通气孔43。

所述外壳2上端面对应限位孔41的位置形成卡孔21

所述连接杆7与活塞6和摇杆5之间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活塞6外径与活塞外筒4内径间隙配合。

所述出水单向阀8和进水单向阀9均伸出外壳2。

所述出水单向阀8通过外丝与出水管连接,进水单向阀9通过外丝与进水管连接。

所述摇杆5上端设置有手柄1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将进水单向阀9通过进水管路连接原水水箱,出水单向阀8通过出水管路连接反渗透膜,最后连接出水水枪,手动推动摇杆5至活塞外筒4的一侧,如图4,此时由于活塞外筒4内部压力的作用,原水通过进水单向阀9吸入到活塞6一侧的活塞外筒4内,同时活塞6一侧的原水经过出水单向阀8排出到反渗透膜中,再手动推动摇杆5至活塞外筒4的另一侧,如图5,此时由于活塞外筒4内部压力的作用,原水通过进水单向阀9吸入到活塞6一侧的活塞外筒4内,同时活塞9一侧原水经过出水单向阀8排出到反渗透膜中,如此往复运动,实现原水的吸入和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通量渗透膜手动泵,渗透膜手动泵有两套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通过摇杆的作用,两组管路同时工作,一侧吸入原水,一侧排出原水,不但能够满足反渗透膜在制备纯水时所需要的压力,而且通量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