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高压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3178发布日期:2018-07-20 20:31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壳高压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蜗壳高压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

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蜗壳风机作为风机的一种,蜗壳的作用是将离开叶轮的气体导向蜗壳出口,并将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蜗壳的结构是复杂的空间曲面体,理论上为螺旋线形。

现有技术的蜗壳风机,就自身形状、装配结构而言,容易受自身运行震动引起零件脱落、构件磨碎严重的问题,因此追求蜗壳风机整体的重量均衡和紧固严实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高压风机,结实稳固,机身平衡,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壳高压风机,包括蜗壳体、底座、电机和转轮,所述蜗壳体自身螺旋、且由内至外口径递增,所述蜗壳体的上方竖直伸出有风口,所述蜗壳体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呈四棱台、且底座的底部设有贴地的固定框,所述底座的上方伸出有贴合蜗壳体端面的H形架,所述底座的上部横置有一对承载杠,一对所述承载杠上螺栓固定有电机和转轮,所述转轮的转轴伸入蜗壳体、且电机通过传送带连接转轮。

作为优选,所述蜗壳体的端面中部设有固定内置叶轮的固定圆盖。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上于固定圆盖的一侧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一对所述承载杠和固定框间均连接有加强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

有益效果:

1.结实稳固,通过固定框、承载杠、加强杆和固定圆盖等设置,保证了各部件的固定牢靠,减少机身工作自身震动带来的脱落故障和过度磨损,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2.结构合理,设计简洁,易于实现,装配快捷,生产难度低;

3.承载杠的设置可以灵活调节电机位置,更通过配重块灵活调节机身平衡,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蜗壳体;2、底座;3、电机;4、转轮;5、风口;6、固定框;7、H形架;8、承载杠;9、传送带;10、固定圆盖;11、配重块;1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是一种蜗壳高压风机,包括蜗壳体1、底座2、电机3和转轮4,蜗壳体1自身螺旋、且由内至外口径递增,蜗壳体1的上方竖直伸出有风口5,蜗壳体1置于底座2上,底座2呈四棱台、且底座2的底部设有贴地的固定框6,底座2的上方伸出有贴合蜗壳体1端面的H形架7,蜗壳体1的端面中部设有固定内置叶轮的固定圆盖10,一对承载杠8和固定框6间均连接有加强杆12。

结合图2和图3,底座2的上部横置有一对承载杠8,一对承载杠8上螺栓固定有电机3和转轮4,转轮4的转轴伸入蜗壳体1、且电机3通过传送带9连接转轮4,固定框6上于固定圆盖10的一侧设有配重块1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6和配重块11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自身前后平衡,电机3和转轮4搭配承载杠8,能够使得电机3位置灵活调整,用于自身平衡两边重量,也方便了传送带9的更换,同时也避免地面较多扬尘进入电机3。

本实施的创新之处是:结实稳固,通过固定框6、承载杠8、加强杆12和固定圆盖10等设置,保证了各部件的固定牢靠,减少机身工作自身震动带来的脱落故障和过度磨损,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合理,设计简洁,易于实现,装配快捷,生产难度低;承载杠8的设置可以灵活调节电机3位置,更通过配重块11灵活调节机身平衡,实用性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