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877发布日期:2018-06-30 04:4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具体涉及一种水泵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水泵均通过设于电机腔腔底或腔壁的排气散热孔来给电机散热,由于散热孔散热效果有限,该类水泵的电机均功率较小,无法在固定尺寸的泵体内设置足够大功率的电机,因此,该类水泵一般都功率较小,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旨在改善现有同类产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泵,包括泵体和设于该泵体顶部的顶盖;顶盖的内顶壁设有涡轮腔、顶部设有与该涡轮腔连通的进水管、侧部设有与该涡轮腔连通的出水管;泵体的顶部纵向地设有与顶盖上的涡轮腔相通的转子筒,该转子筒的筒底封闭并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可旋转地套接有转轴,转轴外壁缠绕有转子绕组、顶部设有可随轴在涡轮腔内旋转的涡轮;泵体内还设有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相距地套接于转子筒外围的定子铁圈、设于该定子铁圈内壁的定子绕组、以及设于该定子铁圈底部的线路板;泵体的底部设有底盖,该底盖从下方将定子组件封闭并固定于泵体内。

泵体顶部高压区设有顶底相通的出水孔,对应地,定子铁圈上纵向地设有顶底相通的过水孔,该过水孔的顶部通过第一接管与出水孔连通、底部通过第二接管与转子筒的筒腔连通,从而构成一个由涡轮腔——出水孔——第一接管——过水孔——第二接管——转子筒——涡轮腔构成的、通过与定子铁圈热交换而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水流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泵体内设置了一个可利用泵内水流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水流回路,该水流回路通过与电机的定子组件进行热量交换而达到给电机降温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水泵,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散热效果更好,因此可在同样尺寸的泵体内采用更大功率的电机,以提高水泵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

一种水泵,包括泵体1和设于该泵体1顶部的顶盖2。

顶盖2的内顶壁设有涡轮腔2-1、顶部设有与该涡轮腔2-1连通的进水管 2-2、侧部设有与该涡轮腔2-1连通的出水管2-3。

泵体1的顶部纵向地设有与顶盖2上的涡轮腔2-1相通的转子筒1-1,该转子筒1-1的筒底封闭并设有固定轴3,固定轴3上可旋转地套接有转轴4,转轴4外壁缠绕有转子绕组5、顶部设有可随轴在涡轮腔2-1内旋转的涡轮6。

泵体1内还设有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相距地套接于转子筒1-1外围的定子铁圈7、设于该定子铁圈7内壁的定子绕组8、以及设于该定子铁圈7 底部的线路板9。

泵体1的底部设有底盖10,该底盖10从下方将定子组件封闭并固定于泵体1内。

泵体1顶部高压区设有顶底相通的出水孔1-2,对应地,定子铁圈7上纵向地设有顶底相通的过水孔7-1,该过水孔7-1的顶部通过第一接管11与出水孔1-2连通、底部通过第二接管12与转子筒1-1的筒腔连通,从而构成一个由涡轮腔2-1——出水孔1-2——第一接管11——过水孔7-1——第二接管 12——转子筒1-1——涡轮腔2-1构成的水流回路。

涡轮6工作时,在涡轮腔2-1内形成涡流,涡流在转子筒1-1的顶口处形成低压区,由于出水孔1-2设在涡轮腔2-1的高压区,涡轮腔2-1内的水可沿出水孔1-2——第一接管11——过水孔7-1——第二接管12——转子筒 1-1回流到涡轮腔2-1内,形成一个水流回路,流经水流回路的水经过定子铁圈7时,通过定子铁圈7与定子组件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对电机进行散热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