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清扫车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991发布日期:2018-10-02 17:4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卫清扫车,具体涉及一种环卫清扫车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简单的说就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改装道路清扫、喷水功能的车型,车辆除底盘发动机外,另外加装一个副发动机,扫刷由液压马达带动工作,带风机、垃圾箱、水箱等多种配套设备。这种全新的车型可一次完成地面清扫、马路道牙边清扫、马路道牙清洗及清扫后对地面的洒水等工作,适用于各种气候和不同干燥路面的清扫作业。现有的环卫道路清扫车的液压系统较为复杂,产品整体控制模块设计加工麻烦,而且加工后的液压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进回油节流调速执行机构多余的流量是通过主溢流阀溢流损失掉,能量损失大。旁路节流调速对于定量泵系统而言,虽没有进回油调速能量损耗多,但是系统刚度小,执行机构的速度易受负载的影响;2、各执行机构不能同时动作,总是负载小的机构先动作;3、由于系统原理不同,集成阀块不能实现模块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清扫车系统能量损耗大,结构复杂,同步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卫清扫车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卫清扫车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进油口、回油口、控制阀组和多个工作阀组,所述的控制阀组上设有主溢流阀和分流阀,所述的主溢流阀和分流阀并联设置于主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所述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小于主溢流阀弹簧腔的压力,每个工作阀组包括阀体、阀杆和压力补偿器,所述的阀体上设有工作口,所述的阀杆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工作时使得主进油口与工作口、工作口与回油口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压力补偿器设于阀杆和工作口之间,所述的压力补偿器用于接受从主进油口经阀杆后的压力油并分别输出压力油至工作口和分流阀的反馈油口,所述的分流阀在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接受压力补偿器的压力油并与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相互配合平衡主进油口的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工作口包括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所述的阀杆在第二状态时具有使得主进油口的压力油依次通过阀杆、压力补偿器、阀杆后与第一工作口相连接且第二工作口通过阀杆与回油口相连接的第一位置和主进油口的压力油依次通过阀杆、压力补偿器、阀杆后与第二工作口相连接且第一工作口通过阀杆与回油口相连接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与分流阀的反馈油口之间设有止回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补偿器具有在阀杆处于第一状态时压力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断开的第一位置和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接受阀杆出油口的压力油克服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弹簧压力使得压力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口与阀杆之间设有液压锁,所述的液压锁包括活动滑块、与第一工作口对应设置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工作口对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的活动滑块设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的活动滑块在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由压力油驱动滑动顶推第一单向阀或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口处还设有回油溢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阀组上设有换向阀,所述的换向阀具有常闭的第一位置和紧急时换向使得主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反馈阀组,所述的反馈阀组上设有定流量阀和防冲击孔,每个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通过防冲击孔与分流阀的反馈油口相连通,所述定流量阀的进油口与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连通,定流量阀的出油口与回油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阀组和多个工作阀组通过片式组装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杆由手动控制、液控控制、电液控制或/和电磁阀驱动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分流阀和压力补偿器,分流阀的开启压力小,多余的流量是可以通过分流阀、回油口回油箱,能量损失小,同时执行机构的速度被调节后更平稳,设置了阀后压力补偿器,能保证多执行机构同时动作。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控制阀组1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中反馈阀组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中工作阀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阀组;11、主溢流阀;12、分流阀;13、换向阀;2、工作阀组;21、阀体;22、阀杆;23、压力补偿器;24、工作口;3、止回阀;4、液压锁;41、第一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43、活动滑块;5、回油溢流阀;6、反馈阀组;61、定流量阀;62、防冲击孔;p、主进油口;t、回油口;a、第一工作口;b、第二工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5所示,一种环卫清扫车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进油口p、回油口t、控制阀组1和多个工作阀组2,所述的控制阀组1上设有主溢流阀11和分流阀12,所述的主溢流阀和分流阀并联设置于主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所述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小于主溢流阀弹簧腔的压力,具体的说,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远小于主溢流阀弹簧腔的压力,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通常只有几巴,而主溢流阀主要是起安全作用,即保证系统压力。主溢流阀采用直动式,抗污染能力强。每个工作阀组包括阀体21、阀杆22和压力补偿器23,所述的阀体21上设有工作口24,所述的阀杆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工作时使得主进油口与工作口、工作口与回油口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所述压力补偿器23设于阀杆22和工作口24之间,所述的压力补偿器用于接受从主进油口经阀杆后的压力油并分别输出压力油至工作口和分流阀的反馈油口,所述的分流阀在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接受压力补偿器的压力油并与分流阀弹簧腔的压力相互配合平衡主进油口的压力。本发明设置了分流阀和压力补偿器,分流阀的开启压力小,多余的流量是可以通过分流阀、回油口回油箱,能量损失小,同时执行机构的速度被调节后更平稳,设置了阀后压力补偿器,能保证多执行机构同时动作。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所述的工作口24包括第一工作口a和第二工作口b,所述的阀杆22在第二状态时具有使得主进油口的压力油依次通过阀杆、压力补偿器、阀杆后与第一工作口相连接且第二工作口通过阀杆与回油口相连接的第一位置和主进油口的压力油依次通过阀杆、压力补偿器、阀杆后与第二工作口相连接且第一工作口通过阀杆与回油口相连接的第二位置。工作口的压力油先经过压力补偿器,从而使得不同工作阀组之间的压力油能被分流阀更精确控制,从而能保证多执行机构同时动作。具体的说,所述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与分流阀的反馈油口之间设有止回阀3。止回阀的设置使得压力补偿器的出油更精确,避免回流。

所述的压力补偿器具有在阀杆处于第一状态时压力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断开的第一位置和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接受阀杆出油口的压力油克服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弹簧压力使得压力补偿器的进油口和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二位置。这样的结构使得压力补偿器能具有受压力油控制换向功能,从而使得压力调节及转换可靠。本发明中对于重力下降载荷,可设计阀杆保证下降速度及不失速。

所述的工作口24与阀杆22之间设有液压锁4,所述的液压锁4包括活动滑块43、与第一工作口a对应设置的第一单向阀41、与第二工作口b对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42,所述的活动滑块设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的活动滑块在阀杆处于第二状态时由压力油驱动滑动顶推第一单向阀或第二单向阀。在工作阀组上设置液压锁,使得执行机构油压不会突然掉落,影响系统安全。当工作中进油时,主进油口通过阀杆给一个工作口进油,此时该压力油顶开该工作口对应的单向阀并给执行机构进油,同时通过活动滑块解锁另外一个单向阀,使得另一个工作口能可靠回油,从而系统响应平稳快速,

所述的工作口处还设有回油溢流阀5。回油溢流阀的设置进一步保障执行机构的安全,避免特殊状况下能可靠回油。

所述的控制阀组1上设有换向阀13,所述的换向阀13具有常闭的第一位置和紧急时换向使得主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的第二位置。换向阀的设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中为常闭,当出现系统故障等紧急状况时,可以快速换向,使得主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迅速降压,避免系统中压力过大而损坏零部件。该换向阀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该换向阀主要起卸荷功能,流量大,压损小。

本发明还设有反馈阀组6,所述的反馈阀组上设有定流量阀61和防冲击孔62,每个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通过防冲击孔与分流阀的反馈油口相连通,所述定流量阀的进油口与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相连通,定流量阀的出油口与回油口相连通。由于压力补偿器的出油口压力只略低于主进油口压力,防冲击孔的设置可以减少系统压力冲击,从而使得分流阀反馈油口的压力平稳。定流量阀的设置使得反馈口ls的油压能被反复利用,使得本发明可以与定量泵组成负载敏感系统,也可以与变量泵组成负载敏感系统。

所述的控制阀组和多个工作阀组通过片式组装成型。本发明采用片式结构,控制阀组、工作阀组、反馈阀组都可以快速、规模化生产加工,便于组织生产,便于装配,同时,增加工作阀组也便于拓展液压系统的功能。

所述的阀杆由手动控制、液控控制、电液控制或/和电磁阀驱动控制。为了控制方便,阀本发明的阀杆由电磁铁直接驱动,具有成本低优势。具体的说,电磁铁既可以是开关电磁铁,也可以是比例电磁铁,比例电磁铁驱动可实现流量连续变化为本发明的优先方式。本发明中扫地车马达转速也可用比例电磁铁来控制转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